红色易贡(一)“生的伟大”——在红色火焰中诞生的易贡军垦

时间:2021-08-05 作者: 来源:易贡茶场杂志 点击次数:6269

易贡茶场始建于1960年,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进藏的军部所在地,是西藏第一座茶场,为西藏首批军垦农场,红色茶文化底蕴深厚。在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易贡茶场以场史教育促生产,在广东援藏的帮助下,完成了茶场场志编撰。现推出“红色易贡”栏目,聚焦弘扬易贡红色传统,追忆光荣奋斗岁月,学史明志,激励干部职工担当作为,奋力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1  解放军在波密开垦

1951年6月,18军53师副政委苗丕一着手筹建波密分工委,主要开展波密、工布、珞渝等地工作,苗丕一担任波密分工委书记。波密分工委的大本营设在倾多宗(现波密县倾多乡一带)。53师教导大队政委连有祥被指派担任珞渝工作组组长,先期考察珞渝地区,为解放军进入西藏做准备。

1953年,波密地区获得粮食大丰收。人均收粮583斤,大大超过了西藏工委规定的161斤。波密分工委将这个数据报至拉萨,张国华将军在经过思考后拍板在大波密地区选址建军垦农场。出于进藏时18军军部曾留驻易贡河谷约10个月,18军军领导对易贡感情深厚,张国华将军特别指示,波密地区军垦农场重点考虑易贡。

易贡军垦时代开始。

倾多现貌


02    易贡农场的建立

1960年,根据西藏军区生产部指示,西藏军区原十八军和后续部队一批干部战士复原到易贡建设军垦农场。1961年,波密县境内以易贡河谷为中心,十八军建立了野贡农场,又称易贡农场。易贡地区处在川藏线的中段,虽有通麦天险,但离核心地区拉萨与印度边境地区都不远,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且易贡地区人口少,部队在波密已展开政治工作多年,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易贡海拔较低,进藏部队可免受高原反应之苦,水土条件优越,无疑是理想的屯垦驻兵地点。农场由原十八军和后续进藏部队一批干部战士根据西藏军区生产部指示,复员到易贡建设军垦农场。


03    茶叶在易贡试种成功, 易贡农场开出西藏史上首块茶田

西藏试种茶树开始于1956年。当时驻在察隅的人民解放军部队从云南带进茶种,在察隅乡日马村日卡地方首次试种,成活2000多株。经过几年生长,以中叶种较好,长势较强,枝叶茂盛,发育正常。其中一百多丛云南大叶种适应性差一些,长势较弱,冬季有落叶现象。察隅试种茶树获得成功,在西藏茶叶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在合并前后,易贡农场在屯垦中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试种茶叶成功。


1963年、1964年,各地又继续试种茶叶,察隅农场、易贡农场获得成功。1964年3月,部队从四川带入群体茶种,采用茶籽育苗,成活率高达85%,平均苗高30厘米。1964年,原中共西藏工委在林芝会议上作出了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决定。由于察隅农场海拔只有1500米,降水丰厚,种植水稻产量有保证。西藏工委觉得察隅农场优先保证粮食生产,高原茶叶种植集中在易贡进行,易贡茶时代开始。


易贡茶叶的诞生标志着高原进入了自产茶叶时代。在1949年之前,尽管英国人、达赖喇嘛都尝试在高原这片土壤移植茶叶,都未获得成功。易贡高原茶是中国共产党人屯垦边疆、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的象征。


景观化改造后的西藏史上首块茶田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