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把握每一次的脉动--山圩农场抢抓机遇做好和谐发展大文章

时间:2013-08-27 作者:唐立群 来源:广西农垦报 点击次数:4232

    这里, 有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创造的“ 剑麻亩均单产世界第一”的神奇;这里,有大面积剑麻亩均单产纤维550 公斤(是国内亩均单产纤维的两倍、世界亩均单产纤维的四倍) 的骄人业绩; 这里,是农业部认定的“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南亚热带作物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这里, 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 广西剑麻之乡”; 这里,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全区乃至全国首个剑麻—木材循环经济园区……

    这里, 就是广西农垦国有山圩农场,一次又一次围绕着剑麻书写着神奇,并抢抓机遇围绕着剑麻做好和谐发展的大文章。

    推进剑麻循环产业,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效路子

    “我们的单产要第一,我们的质量要最好,我们的产业加工程度应该更深入”。山圩农场场长黄道勇把剑麻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付诸于行动。
    山圩农场拥有万亩高产剑麻园,是农业部认定的“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剑麻)”、“南亚热带作物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剑麻) ”,且农场采取“ 联产计酬”的生产管理模式,对剑麻具有绝对的控制权,生产统一管理,产品集中加工,这为农场剑麻产业延伸提供了非常优越的产业基础。2007年,山圩农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呼声中,建成了年加工4万吨麻片的全自动加工厂, 效益大增的同时,创立的“桂垦牌”纤维享誉国内外。

    “十一五”期间,山圩农场把剑麻产业作为招商引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同时,坚持科技创新,集约集聚的发展思路, 结合剑麻特色产业链建设,围绕剑麻废渣、废水的综合利用,引进生产企业,发展剑麻产业循环经济。2009 年,农场引进广西南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剑麻废水、废渣综合利用深加工项目,利用剑麻废水、废渣提取剑麻果胶、皂素。随后,将经过提取的麻渣废液排放到沼气池中进行发酵产生沼气并用于发电供各生产环节使用,同时将沼渣沼液作为剑麻有复合肥的生产原料生产剑麻专用复合肥回施麻田。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有效回收、综合利用剑麻废弃物,一举多得,不仅可以减少多周围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高农场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剑麻产业链雏形初见。

    提起果胶, 或许很多人对此认知匮乏。果胶属于高级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具有良好的增稠性能和凝胶性能,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广西南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从事剑麻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由于山圩农场在剑麻生产方面享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且有着较多的麻渣作为生产果胶的原料,该公司果断地将两条年产果胶300 吨的生产线建在了山圩农场。整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280 万元人民币; 一期投资3000 万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 每年可生产600
吨的果胶,产值近5700 万元,利税2400 万元, 可安排180 人就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但使麻渣变废为宝,成为一本万利的走俏货,还进一步解决了麻渣的环保问题,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发,进一步从麻渣和剑麻废水中提取出经济价值和医药价值更高的皂素,届时,剑麻加工下脚料变废为宝的的神奇还将续写。

    提起剑麻深加工产品, 广西南剑生物科技公司的黄振翠总经理一脸自豪:我们带着公司生产的果胶产品刚参加完在深圳举办的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全国评选出仅有的8 家“2013 年最具投资创新科技奖” 中, 我们就占据了其中一席。要知道,从剑麻中提取果胶比从传统的水果中提取果胶,其品质和稳定度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剑麻作为自身无菌作物,本身就不含农药等化学毒素残留,从源头上就保证了果胶产品的绿色有机性。我们选择山圩农场,也正是看中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下一步,我们还将新上马皂素提取生产线,届时,工厂几十人便可创造出上亿的产值,那才真叫人期待呢……

    从黄总经理的笑颜中, 我们不难看出,山圩农场致力推进的剑麻循环产业,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效路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建设现代化小城镇,拓一条农垦辐射地方的城镇化路子

    2010-2012年,在广西农垦三年“ 民生建设年” 间, 山圩农场用活用足政策,成为列入垦区首批四个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的试点农场之一。山圩农场是农垦管区唯一一个实现场部危旧房百分之百改造的农场,这个“百分百”实打实的看得见摸得着----

    走进山圩农场场部, 一幢幢崭新漂亮的楼房映入眼帘,职工生活区内文化广场、小花园、球场、健身设施一应俱全,以前的瓦房、平房全部消失不见。随着场部15 栋公寓楼的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山圩农场的城镇化建设俨然已成规模。看到另一旁仍在热火朝天建设中即将封顶的几栋公租房工地,记者不禁赞叹,好一个脱胎换骨的危旧房改造工程!

    早在国家危房改造政策下达之前,山圩农场就积极引导和鼓励职工参与危房改造。为切实改善农场职工的居住环境, 农场因地制宜,按照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实施以拆旧建新为主的建设模式。场部拆除原有旧房以建公寓楼为主, 撤销四、六、九队三个人口相对较少的居民点,将离场部较远的一队、五队、七队、八队则作为集中居住点, 统一规划, 以建占地8×10 米的联排式小楼房为主。并采取在场部建公租房的形式,妥善解决困难职工的住房问题。通过撤点、合并的方式,鼓励、引导人口较少的四队、六队、九队到场部居住,聚集场部人气。目前场部基本消灭旧瓦房,一千多名职工住进新房。

   实施危旧房改造工程外,山圩农场还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设, 积极筹措资金, 将公租房建设作为惠及民生的着力点扎实推进。经过全场的共同努力,山圩农场公租房于2012 年9 月底正式动工。共建3 栋90 套公租房,总投资650 万元。对于公租房的建设, 许多职工都认为这是真正惠及民心的民生工程。不仅能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而且公租房建设政策将真正惠及所有应保人群,为和谐山圩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配合危旧房改造, 山圩农场还投资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各项配套设施,2010 年,农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的要求, 投资180 多万元修建了10000 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购置音响设备,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2011年农场投资60 多万元实施湖岸景观绿化工程及场部主干道和职工住宅区间的道路亮化工程, 打造了农场绿色、生态、宜居的良好环境,农场场部小城镇功能逐渐完善,职工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在民生得到保障的同时,山圩农场正谋划着利用土地增减调整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此举不仅能提升农场自有房产的市场价值,也进一步拓展了农场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目前,房地产开发项目已获批立项,并成功拿到第一期45 亩用地红线图,动工建设指日可待。据悉,该项目主要建设商铺、农贸市场、超市、商品房等, 使之成为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中心,从而优化农场场部的空间布局,增强场部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以农场辐射地方,具有农垦特色的现代化农场小城镇建设将会实现新的跨越。

    打造工业集中区,掘一条新的经济增长路子

    本着依托工业园区, 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产业特别是工业综合竞争力,是实现农场经济跨越式发展重要途径的理念,近年来,山圩农场围绕自身剑麻产业及周边木材集散的地域经济优势, 积极打造剑麻——木材特色工业集中区。

    山圩农场与春江木业公司合作开发的春江木业园,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当年投资、当年投产、当年产生效益的投资项目。目前,该园成功引进旋切单板加工入园企业116家,其中99 家顺利投产。山圩农场的此次项目合作, 从本质上来说,有效开启了农场与招商企业之间新型的合作模式——由农场以土地入股与引进企业合作成立开发公司,并派驻一名管理及财务人员,再由引进企业启动下级招商引资工作,合作开发公司做好相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服务,各木材入园企业自行办理公司启动的相关手续。农场每年不仅能从土地收益中提取租金(租金逐年递加),还能从合作开发公司盈利中获取收益,在实现双层收益的同时,更掘出了一条农场长期性的经济来源渠道。

    尝到了春江木材园合作开发的甜头,山圩农场把眼光瞄向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农场计划利用剑麻、土地两个优势资源开发建设剑麻——木材循环经济园区,进一步推进具有山圩农场特色而又融入地域经济的工业化建设。

    今年3 月13 日, 扶绥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广西农垦(扶绥) 山圩剑麻—木业循环经济区总体规划》。按照可持续发展、集约化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延伸、产出高效的要求,山圩农场积极做好循环经济区项目的引进落地工作,在前期引进的旋切单板加工的基础上, 争取引入投资能力达3000 万元以上木材深加工企业3—5家, 做好100 亩标准厂房建设。同时,完成园区总规审批及1300 亩控制性详细规划, 加快对园区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进度,做好两条园区大道的建设工作。按高标准、高规格推进园区建设,打造生态文明的工业园区。

    “我们立足剑麻这个优势产业,致力于广西剑麻—木业循环经济区建设,园区至今引进了剑麻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项目3 个,林产加工商145 家,100 亩标准厂房建设已经启动,已与投资3000 万以上的三家木业公司签订投资意向,两家正在洽谈入园事宜,今年我们还要重点推进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 形成“一、二、三产”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格局, 推动农场经济的加速发展,增强农场的经济实力后,要把剑麻产业取得的利润全部让利给农业岗位职工, 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到2020 年,人均纯收入要达到4.27 万元!实现倍增计划!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山圩农场场长黄道勇掷地有声的话语,让记者仿佛看到又有一条脉动正被山圩人紧紧握在手中。

    这条脉动蓬勃、有力, 充满着无限生机!

责任编辑:姚远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