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热作新闻

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简报2012年第6期

时间:2012-05-10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3264

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简报

第6期

农业部农垦局(南亚办)                                               2012年5月10日


媒体看热作标准化生产(一)

  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大力加强天然橡胶、木薯、香蕉、荔枝、芒果等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推动热作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创建工作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在热区农民中反响强烈,同时也引起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的高度关注。今后我们将在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专刊中陆续摘录部分媒体的相关报道,为示范园创建工作持续推进扬帆助力。

  经济日报2012年3月16日讯 (记者 瞿长福)。标准化生产是提升热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广西金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标准化种植已达到13万亩,记者走进金穗蕉园,这里已全部实行水肥一体化滴灌方式,从种子、肥料到收割全程实现标准化生产。公司董事长卢义贞说,通过标准化作业,蕉农收入成倍提高,公司效益大幅提升。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认为,当前推进标准化生产需要创新,突破生产经营规模狭小分散、生产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的制约,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或专业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使热作生产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经济日报2012年4月5日讯 (记者 瞿长福)。规模化、标准化、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几个必然环节,不仅紧密相连,而且互为影响,尤其在目前我国农村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背景下,提倡规模化、推动标准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手段。

  在实践中如何推动这三者顺利发展?记者日前到广西金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见证了生动的一幕。金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香蕉龙头企业。它靠什么做到最大,首先是规模。2010年金穗农业香蕉种植面积为1.5万亩,2011年发展到3.6万亩,2012年猛增到近12万亩,涉及1万多农户、6万多农民。南宁市农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金穗只要想扩大面积,农民都愿意把土地流转过来。金穗基地周边的一些蕉农告诉记者,很希望像金穗这样的龙头企业来承包他们的香蕉地。

  金穗为什么对农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金穗公司董事长卢义贞说,因为金穗不仅不赚农民的钱,还让农民跟着赚更多的钱。那么金穗靠什么赚钱?卢义贞回答,看上去赚的是规模钱,其实赚的是标准化钱,赚的是由标准化带来的品牌钱。

  金穗很讲究标准。卢义贞说,道理很简单,规模上来了,标准也必须上来,否则规模化就成为一盘散沙,很难长久维持。金穗的标准化从水肥种一体化入手,有自己的有机肥厂、培种苗场,并引进了以色列电脑滴灌全套设备,各个地块由操作员通过电脑统一控制,产出的香蕉大小颜色基本一致,还能根据市场行情控制香蕉产出季节。

    规模化促进了标准化,标准化又催生了职业农民。在金穗,记者见到了两个“职业人”。一个是专司田间种植管理的农民黄明艳,黄明艳是隆安县的农民,也是金穗公司的员工。他一个人负责照看60亩香蕉地,工作就是除草、喷药、套袋、除芽,这些活什么时候干,由公司技术员统一安排,他照章办事就行。忙的时候,他自己还可以从周边村里雇人,他负责技术指导。他在金穗干了12年,完全成了“职业蕉农”,每年收入6万元左右。金穗像他这样的职业蕉农有300多人。

    在金穗公司,把现代农业所需要的规模化、标准化、职业化统一起来,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如何发展现代农业,采取什么样的思路、手段和步骤推动现代农业,没有统一的路径。金穗的成功在于它牢牢抓住了规模化、标准化、职业化三个环节。有了规模化,才能产生规模效益,才能实行标准化;有了标准化,才能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实施现代化生产;有了现代化生产,才能促进职业农民产生,才能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