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寻根溯源,我们农垦究竟从哪里来,农垦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农垦精神又是如何培育和锤炼出来的?我们不妨从广西农垦的历史长河中撷取几个片断,从中寻找答案。
报国为民,誓当“孺子牛”
翻开广西农垦的历史,我们不能不提到他们——广西大学农林专业的70多名大学生。1951年10月,他们还没完成学业,国家一声号召,3天内就从桂林全部奔赴到垦荒第一线,没有人讲价钱、提条件,更没有人临阵退缩当逃兵。首站来到桂南的荒山野岭,开始大规模勘测土地、规划设计、选址建点。会同一批解放军转业官兵、南下干部和地方政府动员的两万多民工,自带工具粮食和行装,展开了大规模的垦荒植胶运动。不到两年时间,就组建了合浦、钦州、浦北、灵山、陆川、龙州等6个垦殖所和106个垦殖场,种植橡胶24.1万亩,培育橡胶苗木1500万株,造林6.8万多亩,建立了广西第一代胶园。这批大学生不仅是广西农垦的开拓者、奠基者,而且其中的大部分人后来都留在农垦,“献了青春献子孙”,成为农垦事业的领导骨干和中坚力量。
笔者在前几年编纂农垦志时,曾专门走访过当年广西大学农学院林业专科班班长、后来成为广西农垦局副局长的陆骏坊同志。我问陆老:“那时刚解放不久,你们还没有学完大学课程,连橡胶树是啥样也不知道,为什么每个同学就能响应政府的号召,毅然放弃学业奔赴垦荒第一线呢?”陆老告诉我,这些同学都是从旧中国走过来的热血青年,目睹了列强的残暴,经历过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和压迫,对新中国新社会充满了无限期待和热爱。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妄图扼杀的图谋和国家建设对橡胶的迫切需要,岂能坐视不管、无动于衷?“国家哪里需要哪里去,报国为民舍弃一切而无怨无悔——就是当时我们每个人的誓言和初心!”陆老深情地说。
黄大成是1934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老革命,参加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又参加了伟大的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诞生和人民的翻身解放出生入死,立下不少战功。1951年,他响应党的号召,转业到广西农垦工作,历任广西浦北垦殖所新田子垦殖场场长、国营东方农场副场长。创建初期的国营农场,生产和生活都非常艰苦,他拖着在战争年代多次负过伤的身子,始终坚持与干部职工一起餐风宿露,开山劈岭,挥锄垦荒,从来不摆架子,更不搞特殊。当时农场交通很不方便,从场部到生产队都要翻山越岭,走很远的山路。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每次下生产队检查工作特意安排马匹或车辆给他,总是被他婉言谢绝。他还教育大家说:“比起战争年代,这点困难算什么?搞建设和干革命一样,就是要坚持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黄老还时刻把职工的利益放在心上,不管大事小事他都会管,哪家的房子漏水了,哪家小孩子生病发烧了,哪家两口子又闹矛盾了……他都亲自过问,深入到职工家里与职工促膝谈心,嘘寒问暖,帮助职工排忧解难。在职工群众眼里,他不是什么“大功臣”,更不是什么“大官”,而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长辈,被职工群众誉为“知心场长”。经常挂在他嘴边上的话就是“共产党人就是要‘心里装着群众’,当好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坚守报国为民的初心不动摇”。
开拓奋进,勇当“拓荒牛”
陈修文是解放前毕业的大学生,后留校任教。1954年3月响应上级号召,主动要求到规划建设万头猪场的国营西江农场负责畜牧兽医技术工作。他刚到农场就提出“建立自己的种猪群”,实行自繁自养。在他的带领下,经过畜牧人员的精心选育、提纯改良,1960年终于选育出一种本地良种猪——“陆川猪”。每头可养到200多斤,比选育前增加体重七八十斤,成为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猪,被列入《中国养猪品种志》,介绍到国内外。以后,他又利用国外良种公猪和陆川猪杂交改良,培育出约陆、长陆等优良品种,产肉率提高20%。为了改变传统的种猪配种方法,经过反复试验摸索,总结出用人工授精给母猪配种的成熟办法,并在玉林地区和全广西普遍推广。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一直畅销香港市场的“西江白猪”,由于“肥多瘦少”开始受到冷落。1973年,年满60岁的陈修文,又开始了培育广西瘦肉型猪种的攻坚战。经过13个寒暑的辛勤耕耘,陈修文和他的助手们采用长白、约克、陆川三个品种杂交法进行繁育,终于培育出具有体高身长、肌肉丰满、繁殖力强、生长发育快、瘦肉率高等特点的广西第一号瘦肉型猪种——“广西白猪”,并推广到广西区内外18个地、市、县饲养,为农垦及广西畜牧业的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科技人员决不能老驴拉磨原地转,而要敢为人先,争做不断创新奋进的‘拓荒牛’。”陈修文也多次被评为“广西先进科学技术工作者”、“广西先进工作(生产)者”,1988年还被农业部授予 “发展瘦肉型猪生产技术先进个人”。
冯宝虎1952年7月从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毕业后,来到东方农场从事橡胶生产技术及企业管理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副场长、场长,带领职工勇闯种植橡胶的“无人区”和“禁区”,敢当“吃螃蟹”的探路者,先后在场里成功种植橡胶树2.5万亩,为国家提供了数千吨干胶。20世纪60年代初与广东粤西试验站合作,在东方农场培育出橡胶抗寒品系93-114,成为广西垦区橡胶生产推广的主要当家品系。1973年他又先后参加或主持橡胶抗寒新品种选育、多信体诱变,橡胶树矿物营养诊断指导施肥、割胶制度、加工工艺改进等技术研究,培育出桂研73-165、74-1等抗寒品系,创造出乙烯利、电石刺激短割线割胶办法,在各橡胶农场普遍推广。1982年由广西等四省(区)从事橡胶的全体人员和全国橡胶科研协作组共同完成的科研项目《橡胶树在北纬18~24度大面积种植技术》获国家颁发的一等发明奖,冯宝虎在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已到退休年龄的他不仅接过《广西热作科技》主编的重任,担任了广西热作学会理事长、中国热作学会常务理事,还坚持主持《芒果高接换种及丰产栽培技术综合措施试验》研究项目,带领年青科技人员克难攻坚。历时5年的研究和实验,终于总结出一套效果显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改造劣质低产果园的综合技术。1991年10月,冯宝虎被国务院授予广西首批67名对国家有突出贡献人物称号,成为广西农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第一人。
无私奉献,甘当“老黄牛”
长春农场退休干部庞祖玉,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满怀“感党恩、跟党走”的朴素情感和信念,成为农垦首批垦荒者。他最早参加五星农场工作,仅几年时间就6次被评为生产优胜者,3次被评为劳动功臣。1956年被授予广西国营农场垦殖场先进生产者称号,1957年光荣出席了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并作为广西农垦积极分子的代表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观礼,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4年退休后不到1个月,本来可以安享晚年的他耐不住清闲,向农场申请承包了5个山头管护650株老橡胶树。胶树遭寒害后又种上了果树,为了便于看护和管理,他不顾家人劝阻和反对,在山上建起了简易小屋,在没水没电没邻居的环境下独居山林近30年。2009年农场产业结构调整,果树换上了速丰桉,85岁的庞祖玉又自愿成为周边100公顷林地的义务守林人。每天坚持步行巡山护林,连春节都不舍得离开山林一步。从青春芳华到夕阳岁月,庞祖玉倾尽毕生精力默默坚守,“守山如命、生命如山”,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2012年5月,88岁的庞祖玉以高票当选“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和“广西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2016年又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用自已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革命的“老黄牛”,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什么是我们毕生坚守的农垦精神。
张镜崑是从印尼回来的归侨,1961年从华南农学院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来到新光农场,从技术员到总农艺师、从农场副场长到柑桔研究所副所长,为发展农垦的柑橘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攻克了柑橘生产上的一个个技术难关, 1987年全场柑橘总面积达到11941亩,总产量16953吨,居全广西之首。新光农场成为农垦和全区最大的柑橘生产基地,开创了大面积柑橙上山高产丰产的典型经验,对广西垦区和广大农村水果种植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还为农垦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水果生产及管理的优秀人才。由于长年坚守在生产第一线,超负荷工作已成为常态,张镜崑以致积劳成疾,双腿髋关节坏死,留下了终身“半残废”。 但他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甘当“老黄牛”。面对外单位的高薪聘请、亲友的海外定居等各种“诱惑”,始终矢志不移,一直到退休都没有离开过农场这块黄土地。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种“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的坚持与定力。
回望广西农垦七十年的奋斗历程,通过这些人和事,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农垦人的初心就是一心报效祖国,一切为了人民;体现在他们身上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农垦精神的真实写照。农垦人的“初心”和“精神”像一条红线贯穿在农垦发展的始终,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今天,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我们更要坚守农垦人的初心,大力弘扬农垦精神,为开启新征程,加快推进农垦高质量发展奋然前行,再续新篇!
(作者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农垦经济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