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寒害过后对橡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8-03-27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716

作者:徐瑞坤   

     2008年初,一场50年一遇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给海南农垦的橡胶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实际损失可能要比初步评估的大得多。因为寒害的受损不象风害那样即显型,而是渐显型的,比如说,推迟割胶的损失可以计算,但因枯枝造成的叶量少、叶质差以及爆皮流胶形成的内伤影响的损失比推迟割胶的损失要大,而且也难于估算。就和岭农场来说,橡胶受害率100%,其中中小苗3级以上受害率高达43%,开割树因寒害要比上年减产20%以上,减产干胶至少400吨,当年直接经济损失900多万元。一个农场如此,全局的损失之大可想而知了。对这场寒害影响的严重性,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和清醒的认识。面对灾害,我们在奋起抗击的同时,还应对这场寒害进行一次思考。
  思考之一:优良品种应具有抗寒性。
  在此次寒害之前,大家对橡胶优良品种的认识,大都停留在速生、高产、耐刺激、抗风和抗病五大性能上。通过这次寒害笔者认为,优良品种还应具有抗寒性能。因为橡胶是野外栽培生长,耐寒应是基本要求。虽说海南地处亚热带地区,寒害并不多见,但随着近年来拉妮娜现象活跃,气候异常,破坏性寒害时有发生不是不可能的。从这点上说,培育、推广具有抗寒性能的优良品种,对海南垦区橡胶产业的安全发展是必需的。值得欣喜的是,在这次50年一遇的寒害中,我们原来推广的一些品种经受住了考验,如大丰95、热研7—33—97的表现就比较好。我场五队职工姚亚胡2002年在大皇岭北坡半山腰混种了800株橡胶,2007年部分开割,其中大丰95品系占60%,PRl07品系占40%,据灾后调查,大丰95的受害率为40%,都是一级,而PR107的受害率为100%,其中二级受害率50%,三级受害率40%,四级受害率10%。目前不少单位从改制割胶的角度出发,倾向于种植PR107这个老品种,因为它高产和耐刺激,但它的缺点是苗期长得慢,前期产量低,且抗病和抗寒性能差。相比之下,大丰95、热研7—33—97则要好得多。建议各单位,要根据立地环境选择品种,增强胶园的抗寒性。
  思考之二:橡胶生产要落实抗寒栽培管理措施。
  据观察,在这次寒害中,普遍出现这样几种现象:一是立地环境好的比立地环境差的受害要轻;二是防护林体系建设好的比没有防护林的受害要轻;三是早春定植的比下半年定植的受害要轻;四是秋末冬初施钾肥的比施氮肥造成冬梢过旺的受害要轻。典型的例子是我场十九队2006年9月在白石岭台地上定植的174亩小苗,由于处在北坡迎风面,寒流侵袭后又被白石岭挡住排路不畅,且防护林体系建设不好,造成寒害受损严重,受害率100%,其中三级以上受害率高达79%。以上现象和例子说明,抗寒栽培管理措施在橡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海南垦区在橡胶产业的发展中,要把抗寒栽培管理措施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种植橡胶要遵循客观规律,选择避寒环境。即使是实施橡胶向中西部转移的发展战略的今天,中西部地区也要注重走“低风险、高效益”的发展路子,不能为追求数量而不顾发展的质量。要按照《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的要求,做好宜胶地的规划,对于不宜植胶的,则坚决不种。二是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目前,不少单位存在着老胶园的防护林被侵占改种,新植胶园防护林又不规划或规划不好的现象,造成胶园抗风抗寒能力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加大。建议总局根据各单位的橡胶面积,下达防护林保有量的硬指标,并当做一项考核内容加以检查和考核。三是橡胶定植以早春定植为主,减少秋后种植。争取当年苗达到5—7蓬叶稳定,增强苗木抗寒耐冻能力。四是橡胶中小苗要改变最后一次施化肥的品种和时间。橡胶中小苗,尤其是2年内小苗,由于茎围小、韧度差,往往抗寒能力最弱,所以,每年最后一次施化肥的品种和时间相当重要。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中小苗最后一次施化肥的时间在11月初以前为好,品种以施钾肥最好,这样有利于橡胶树角质层厚,树皮木栓化程度高,且冬梢不旺,增强胶树对寒害的抵抗力。
  思考之三:加强重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的建设。
  如果说有必要对这场50年一遇的对垦区橡胶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寒害总结点教训的话,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建设严重滞后。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春天垦区的人们有点天真,甚至天真得有点傻。春节前后,大陆的南方已是千里雪飘,万里冰封,外出回家过年的人们走不了,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往北望,却对悄然而至的严重灾害准备不足。如果当年苗及时套上袋,苗圃及时围栏搭棚,损失可以减少许多,况且这样做是可行的,成本又低,可全局没有几个单位这样做。痛定思痛,亡羊补牢。我认为:海南垦区自上至下都要加强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建设。一是农垦这么大,又是农业企业,应该有自己的气象组织。建议恢复和完善局场两级气象网络组织,在局一级设立气象站或气象服务中心,在场一级恢复或设立气象组(可挂靠,也可兼职),加强气象情况的收集、分析、预测和发布,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警。二是结合实际,专题制定和完善垦区橡胶树抗风、抗寒、抗病等应急预案,有必要时组织演练。三是制定垦区重大自然灾害人为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在自然灾害中预警延误,响应不力,落实挂空的责任人,追究其领导或岗位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有所作为。
  思考之四:橡胶树防病重要,防虫也不能忽视。
  俗话说:祸不单行。这次寒害在对垦区橡胶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又引发了垦区橡胶树大面积爆发小蠹虫害。3月12日《海南农垦报》曾报道说,“据初步估算,垦区此次遭受虫害的橡胶面积占10%左右”。我认为,这个初步估算是比较保守的。据和岭农场调查统计,90%的林段都出现小蠹虫为害的现象,折合受害面积接近40%,目前正在进行治与防,预计至少投入10万元。就算是10%,全局的损失也是很大的。据有关专家介绍说,有寒害就必有小蠹虫害。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我们应对这次小蠹虫的为害是被动的。如果我们在寒害之前、之初或者寒害刚结束就进行防与治,小蠹虫危害的面积就没有这么大。究其根本原因,是几十年都没有发生这么严重的寒害了,也就对小蠹虫害的防治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坏事可以变为好事,这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橡胶树防虫与防病一样重要。来源:海南农垦报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