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948”计划实施8年硕果累累之三

时间:2003-09-05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3573

警钟长鸣 御疯牛于国门之外
  2002年4月,国际兽医局总干事Vallad博士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在参观完国家疯牛病检测中心实验室后,惊叹地说:“我现在相信,中国真的没有疯牛病”。   疯牛病的学名叫牛海绵状脑病(BSE),是一种极具威胁性的人畜共患病。于1986年在英国首次发现,到1992—1993年间达到最高峰。疯牛病临床表现为对触摸、声音、光照过度敏感,病牛消瘦、体况不良,植物性神经调节失常,步态呈“鹅步”状,共济失调,四肢伸展过度,有时倒地难以站立。调查显示,国外所有疯牛病的唯一共同特征是给健康牛饲喂的配合饲料中含有被羊痒病病原因子污染的肉骨粉或油脂。由于奶牛通常比肉牛接受更多含有肉骨粉的辅料,所以奶牛发病率比肉牛高。   自从英国发生疯牛病后,我国政府积极行动,采取了有效措施,1990年即禁止从英国及有BSE的国家进口反刍动物肉食品及其肉骨粉;1996年农业部又以《关于重申严防牛海绵状脑病传入我国的通知》部令形式禁止发病国家牛和牛源产品及其肉骨粉进入我国;1999年再次通过,在全国禁止给反刍动物饲喂一切反刍动物源性蛋白饲料及饲用油脂。禁令颁布后,1990年以来,中国一直未从有疯牛病的国家进口牛源、羊源性生物制品,已基本停止从欧洲国家进口骨粉及肉骨粉,再没有从英国及其它有疯牛病的国家进口过反刍动物、牛胚胎/卵、牛精液,并对已进口的牛、牛精液、牛胚胎进行了妥善处理,对已进口动物的后代进行了疯牛病长期监测。   在国家疯牛病检测中心实验室里,王志亮博士告诉记者,一个国家的疯牛病预防的水平,既要看政策、制度和执行的情况,还要看检测技术的水平。从1998年开始,在“948”计划的支持下,由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承担了“牛海绵状脑病检测技术引进”项目,开展了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工作。研究人员本着凡是国外先进技术,能引进的、能合作的,都要采取积极的合作态度之理念,从国际上检测技术最先进的瑞士引进了疯牛病检测技术,其中包括引进疯牛病致病因子PrP基因敲除小鼠。为了保证仪器设备、检测技术、人员层次的先进性以及经过检测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先后有4个硕士,2个博士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检测人员都已获得国际培训的证书,并一直保持着与国际同类实验室的不断交流。目前我国的硬件水平和研究人员的基本状况在国际上都是先进的,检测技术始终居于世界最先进的水平,检测数据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技术引进后还制订一系列应急计划,起草了国家和行业的标准,使我国在疯牛病监测和预防方面有法可依,填补了空白。   国家疯牛病检测中心实验室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辅以常规病理组织检查、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三种方法,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牛脑样品4000多份进行了检测,对照由国际兽医局瑞士疯牛病检测中心提供的阳性对照,检测结果表明,阳性对照均为阳性,被检测的样品全部为阴性。为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国家流行病学中心所作“中国疯牛病风险因素定性分析与评估”报告得出的“中国没有疯牛病,也不存在疯牛病发生流行的基本要素,并且疯牛病从国外传入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我国向国际动物卫生组织申报“中国无疯牛病认证”积累了科学数据。   专家告诫,我国至今尚未发现疯牛病,但传入我国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疯牛病监测工作任重道远,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诊断实验室和兽医有关院校工作人员、兽医、屠宰场工作人员、动物饲养员应警钟长鸣,团结一心,御疯牛于国门之外,共同守护中国这片没有疯牛病的净土。   2002年4月,国际兽医局总干事Vallad博士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在参观完国家疯牛病检测中心实验室后,惊叹地说:“我现在相信,中国真的没有疯牛病”。   疯牛病的学名叫牛海绵状脑病(BSE),是一种极具威胁性的人畜共患病。于1986年在英国首次发现,到1992—1993年间达到最高峰。疯牛病临床表现为对触摸、声音、光照过度敏感,病牛消瘦、体况不良,植物性神经调节失常,步态呈“鹅步”状,共济失调,四肢伸展过度,有时倒地难以站立。调查显示,国外所有疯牛病的唯一共同特征是给健康牛饲喂的配合饲料中含有被羊痒病病原因子污染的肉骨粉或油脂。由于奶牛通常比肉牛接受更多含有肉骨粉的辅料,所以奶牛发病率比肉牛高。   自从英国发生疯牛病后,我国政府积极行动,采取了有效措施,1990年即禁止从英国及有BSE的国家进口反刍动物肉食品及其肉骨粉;1996年农业部又以《关于重申严防牛海绵状脑病传入我国的通知》部令形式禁止发病国家牛和牛源产品及其肉骨粉进入我国;1999年再次通过,在全国禁止给反刍动物饲喂一切反刍动物源性蛋白饲料及饲用油脂。禁令颁布后,1990年以来,中国一直未从有疯牛病的国家进口牛源、羊源性生物制品,已基本停止从欧洲国家进口骨粉及肉骨粉,再没有从英国及其它有疯牛病的国家进口过反刍动物、牛胚胎/卵、牛精液,并对已进口的牛、牛精液、牛胚胎进行了妥善处理,对已进口动物的后代进行了疯牛病长期监测。   在国家疯牛病检测中心实验室里,王志亮博士告诉记者,一个国家的疯牛病预防的水平,既要看政策、制度和执行的情况,还要看检测技术的水平。从1998年开始,在“948”计划的支持下,由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承担了“牛海绵状脑病检测技术引进”项目,开展了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工作。研究人员本着凡是国外先进技术,能引进的、能合作的,都要采取积极的合作态度之理念,从国际上检测技术最先进的瑞士引进了疯牛病检测技术,其中包括引进疯牛病致病因子PrP基因敲除小鼠。为了保证仪器设备、检测技术、人员层次的先进性以及经过检测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先后有4个硕士,2个博士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检测人员都已获得国际培训的证书,并一直保持着与国际同类实验室的不断交流。目前我国的硬件水平和研究人员的基本状况在国际上都是先进的,检测技术始终居于世界最先进的水平,检测数据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技术引进后还制订一系列应急计划,起草了国家和行业的标准,使我国在疯牛病监测和预防方面有法可依,填补了空白。   国家疯牛病检测中心实验室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辅以常规病理组织检查、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三种方法,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牛脑样品4000多份进行了检测,对照由国际兽医局瑞士疯牛病检测中心提供的阳性对照,检测结果表明,阳性对照均为阳性,被检测的样品全部为阴性。为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国家流行病学中心所作“中国疯牛病风险因素定性分析与评估”报告得出的“中国没有疯牛病,也不存在疯牛病发生流行的基本要素,并且疯牛病从国外传入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我国向国际动物卫生组织申报“中国无疯牛病认证”积累了科学数据。   专家告诫,我国至今尚未发现疯牛病,但传入我国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疯牛病监测工作任重道远,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诊断实验室和兽医有关院校工作人员、兽医、屠宰场工作人员、动物饲养员应警钟长鸣,团结一心,御疯牛于国门之外,共同守护中国这片没有疯牛病的净土。                               来源:农业部   题图图片为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国家疯牛病检测中心 相关链接:
“疯牛病”知多少
  欧洲疯牛病的流行使全世界都在关注“克罗伊茨菲尔德——雅可布氏病”脑病,它是致命的海绵形脑病的一种,使患者脑组织的某些部位出现空洞。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全球范围内都发现过克雅氏症患者,平均每100万人中每年出现一个病例。这种病一般有几十年的潜伏期,患者最终发病的年龄往往在50-60岁。一旦发病,病情发展极快,患者的思维、视觉、语言和行动能力都急剧下降,肌肉抽搐、变硬并出现痉挛,平衡能力完全丧失。更为严重的是,现有医疗技术在患者生前无法确诊该病,只有在患者死后用显微镜观察其脑组织切片才能找到死因。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10%的克雅氏症是遗传的,它的病因是第20号染色体上的某种基因发生变异,带有这种变异基因的儿童将来患克雅氏症的可能性为50%。饮食和生活环境等因素是否会促使发病现在还不得而知。另一种已经确定的传染途径是组织交换,如已经发现多个因注射脑垂体而感染该病的病例。   科学家们认为,海绵形脑病与存在于神经细胞表面上的一种劣等蛋白质发生变异有关,这种劣等蛋白不包含核糖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但它如何导致这类致使脑病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科学家们指出,由于引发海绵形脑病的物质在人体内不会激发任何免疫反应,所以还无法检测人或动物是否已经感染该病。更为严重的是,引发海绵形脑病的物质对于加热、紫外线、辐射和许多化学消毒剂有极强的抵抗能力,所以常用的食品加工工艺如烹调、巴氏灭菌法、冷冻、曝晒和腌渍都不能消灭它。
疯牛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疯牛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组织化学、常规病理组织检查、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四种方法。常规病理组织检查是最原始的疯牛病检测方法,但该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判断的准确性为80—90%;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具有快速的优点,但其过程复杂,抗原处理方法稳定性较差,因此欧盟将这两种方法列为筛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因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宜长久保存,而被欧盟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标准方法,用于疯牛病的确诊,其它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都要以此作为参比标准。

责任编辑:中国农垦信息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