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思考

时间:2006-04-18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56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这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全面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而构造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拓展农业和农产品的功能、效益、品牌和研发,则无疑是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激活核心动力构建完整体系农业的国际竞争已不是单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农业体系的竞争,更确切地说是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企业的竞争。这就要求构建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行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生产。

一是围绕加工和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已经从被动发展的“工业依附型”,开始向主动发展的“市场主导型”转变,即围绕市场消费需求组织加工生产,围绕加工需要再安排专用农产品的种养,形成需求什么———加工什么———种养什么的“反弹琵琶”新格局。这一新格局的成形与完善将有效引领农产品的生产品种、区域、规模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从而全面提升农业的产业层次。

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我国有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7.1万个。这些企业向前延伸,就可能把2.4亿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向后延伸,建立市场营销网络,可打通一二三产业,把构成农业产业的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逐步把小规模集合成大产业,把小生产连接到大市场,化解千万家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矛盾。

三是切实激活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加快培养市场网络,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的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发展各种中介服务组织、行业协会和商会,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育多种市场主体。

拓展功能树立新理念根据国际经验和规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市场对农产品的消费开始由直接消费向间接加工消费转变,我国正处在这个阶段,因此要以发展加工业为契机和切入点,全面拓展农业和农产品的功能。

一是把传统的、主要供应鲜食的“单元农业”发展为食用、饲用、加工用和能源用的“四元农业”,并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厨房农业、餐桌农业和超市农业等。

二是拓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功能,把农产品内部存在的各种功能开发出来,分别进行加工处理,满足人民对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多样化、方便化、营养化、安全化、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开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质量和附加值。

三是创新思路,可用六个字来概括,即“安全、营养、便捷”。尤其是安全。由于农产品面临动植物疾病疫情、周边环境污染、投入品污染和流通加工过程中污染等“四大风险”,要求政府、企业和农户“三管齐下”,建立企业全过程质量控制、检测部门终端检测和市场可回溯制度,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拓展农业产业效益提升农业产业优势如何提高效益,最基本的有如下途径:一条是产业延伸。目前农业的产业链条太短,必须向加工、储藏、运输、保鲜、包装等方面延伸。建立起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市场营销在内的新的产业体系,就会推动农业萌生新的亮点、新的发展空间。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产地,一头连销地;一头连农民,一头连市民;一头连农村,一头连城市,留利给农民,留就业岗位给农民,留税收给产区,不但是农业结构调整的“转化器”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器”,而且成为农业大户的“孵化器”。据测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每增加0.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230万人就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93元。

再一条是转变增长方式,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按照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营销、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全面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条是优化布局,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使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发展有优势和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带,实行上下游产品衔接,提高产业化生产规模。

第四条是发挥比较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永立潮头,步步领先。不仅要研究消费需求,还要研究竞争对手;不但要考虑国内市场的拓展,还要考虑国际市场的扩大,有比较优势的要“走出去”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竞争能力首先,要树立牢固的名牌意识。名牌意识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市场意识、信誉意识、质量意识、科技意识、宣传意识、革新意识和保护意识等内容。没有正确的名牌意识,就不可能创出农业名牌产品。

其次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不断开发新产品。并把好产品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制造和销售等环节的质量,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质量过硬,从而维护名牌、发展名牌。

同时做好宣传保护工作,增加品牌的价值,放大品牌效应。

加强科技研发提升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竞争力。

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在产中领域,80%以上的科技经费和研究力量投入在产中,对产后领域的科研工作重视不够,造成了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科技储备,特别是基础性的技术储备严重缺乏,使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动力不足,技术水平落后,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推动。

政府增加财政性研发投入是关键,尽快整合全国科技资源很重要。要“产学研”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造政府行为、科技行为、企业行为、农户行为“四位一体”的格局,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制、创新机制和推广机制。BACK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