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论价代替统购买断,消除早采抢市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柚果经分选流水线分成不同品级。
自9月3日广东梅州柚·大埔蜜柚正式采摘以来,多个柚果渠道商发布的采购公告引发不小热议。公告称,应用全自动无损测糖分选设备筛选,品质达到相应要求的,保底不低于2.5元/斤。这一价格比市场价高出1元/斤左右。
在统果收购价普遍1.5元/斤时,为何利用全自动无损测糖分选设备筛选的价格能高出一截?
果品分级不只是按大小
核心是品质,关键是果品分级,价格差距不必大惊小怪。全自动无损测糖分选设备不再是机械分级只顾“大小”,也做到了无损伤检测糖度和水分。
一个个柚果放在分选流水线上过一遍“X光”,测量糖度、水分等指标,然后选择达标的统一装箱,消费者开箱以后吃到的每一个水果,它不仅大小一致,口味也一致,果品分选分级后的直接效果显而易见。
从广义上讲,果品分级,就是在销售时综合考虑果子成熟度、品质、市场行情等因素,同时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摘成熟果子、主动接受分级按质论价的销售方式。果品分级是市场经济下果品销售的重要一环,是主动与市场接轨、走向市场的第一步。同时,借助专用设备的分选分级,让广东梅州柚可以满足不同客户消费者需求,实现优质优价。
果品分级是提升品质的抓手
实践证明,分级越严,效益就越好。最典型就是进口车厘子,它按照大小、糖酸度、硬度等分了9个等级,普通价格在30-40元/斤,最高价格100多元/斤。不同等级精准对接不同消费市场,让不同等级的车厘子都能卖出合适的价钱,实现最大效益。
阿里巴巴今年在多个省份密集设立产地仓,目的就是利用数字化分选设备提高果品分级水平,仅在云南帮助包括沃柑、百香果等18种农产品制定了品质分级标准。阿里巴巴等带头进行果品分级的做法不仅反映了当前我国果品分级的严重不足,也直接反映了果品消费市场的需求。
随着市场消费群体细分,农产品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分级销售,才能“嫁得好”,卖得俏。
记者认为,果品分级意义重大:一是将不同品质的水果区分开来,把价格档次拉开,实现优质优价;二是利于水果生产、流通等环节的标准化,减少损耗,降低成本;三是保证供需双方的利益,让消费者不再盲购,上游不再盲种;四是增强国内水果国际竞争力,加大国外水果的进口门槛。
梅州推行柚果分级正当时
不是每一个柚子都叫梅州柚,也不是每个产自梅州柚子都能叫“梅州柚”。合理的采收期是品质的重要保障,也是做好市场的关键一步,严禁“早采早摘”行为,是设置采摘日的初衷所在。为了抵制早摘,梅州还实行了柚产业红黑名单制度,2019年全市被授信为红名单的柚企仅30余家,“严进”成为一种常态。
现在梅州大埔等地蜜柚虽已上市,但各果园和基地长势不同、成熟度各异。各地果农仍应加强自律,做到“不熟不摘、非熟不卖”,确保上市梅州柚品质。
同时,果农应该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适时改变“混装统卖”“一口价卖断果园”的交易方法,把好坏档次拉开,让好水果卖出好价,让良币驱逐劣币,才能让“销售路子越走越宽。”
不管是果品分级“高价收购”还是黑名单制度“杜绝早摘”,核心都是为保障品质,规范企业行为,树立标杆示范,推动标准化生产,以榜样力量带动产业提质发展,维护梅州柚金字招牌。对果品进行分级不仅是商品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对农产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是产地解决“早采早摘”难题的“后手”。推行梅州柚果分级售卖,优质优价,正当其时。
责任编辑:热作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