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完春节大假后,新疆农垦科学院水土所副研究员周建伟就下到服务单位了。这是他下基层参与“星火科技”活动、从事科技服务的第4个年头。像周建伟这样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基层服务的科技人员,在新疆农垦科学院有20多人。他们成为推动基层经济发展、帮助职工致富的“智囊”“财神”。
星火科技源于1985年国家制定的针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星火计划。20多年来,农垦科学院始终致力于兵团的科技扶贫服务,取得了非凡的成绩。2006年10月,新疆农垦科学院被评为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单位,这是该院受到的第10次各级对其科技扶贫服务成绩的表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垦科学院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人才、科技优势,按照兵团的统一部署,坚持走“造血式扶贫开发道路”,通过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团场及师发展经济,为贫困团场贫困职工的脱贫致富提供了大量有益的技术支持。进入21世纪,尤其是“十五”期间,农垦科学院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科技扶贫服务机制和形式,使科技扶贫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实施有效管理
农垦科学院高度重视科技服务工作,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坚持每年召开1至2次扶贫服务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科技扶贫工作,在基层服务的科技人员专题汇报扶贫工作情况。
农垦科学院将科技扶贫工作作为院重点工作之一,制订了科技扶贫服务工作管理规定和科技扶贫、服务人员奖励办法及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并把科技人员在基层工作的表现作为干部考评和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动员和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投身扶贫服务事业。如:规定科技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取得的合法收入,50%归科技人员所有;设立科技扶贫项目基金,用于科技扶贫人员在团场开展项目研究活动开支;加大奖励力度,每年将兵团科技局下拨的科技特派活动费的40%用于对科技特派员的奖励。
探索有效方式
农垦科学院积极探索资源型、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不断创新扶贫服务模式,根据服务单位经济发展特点“号脉”“开方”。该院科研人员建议农十师抓住北屯小城镇建设和奎北铁路建设机遇,建成物流、开发、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发挥该师特种鱼类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将特种鱼类推向疆外市场;发展肉羊、肉牛、奶牛等养殖业,为产品加工提供支撑,促进农产品深加工、营销的有机结合等。目前,该师已利用农垦科学院智力、物力资源在一八八团开办了奶酪和稠酒加工厂,并初见成效。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农垦科学院创造性地将项目与生产进行一体化运作,推动科技与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针对农十师一八四团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土地资源及潜在的经济增长力,农垦科学院将棉花产业作为团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扶贫开发项目实施3年来,该团棉花单产、总产翻了近3番。经过20多年的科技扶贫,农垦科学院总结出了适应新时期科技扶贫的组织形式,即:双向选择、合同管理、利益共享,科技为依托、产业龙头为主体、广大职工共同参与的扶贫组织形式。目前,农垦科学院已和农六师、农七师、农十师达成协议开展联合攻关。
今年,农垦科学院还将扶贫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地方,与裕民县合作开展打瓜滴灌攻关,成为扶贫服务的亮点。
科技服务效果喜人
“十五”期间,围绕兵团棉花、畜牧和林果等支柱产业开发,农垦科学院共为团场提供先进实用技术和新产品60个,培育并推广优良作物品种10个、畜禽品种(系)4个、农机具新品种8个,引进推广动物新品种6个,累计推广各种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面积达530万亩,推广动物优良品种1.76万头(只),杂交改良低产品种241万头(只);科技活动已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7.23亿元;通过实施项目累计新增总产3万吨,新增总产值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兵团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产业化进程,增加了职工收入。农垦科学院通过科技扶贫服务活动,取得了明显社会效益,不少贫困团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牧业生产走上了高产和高效之路,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经过科技培训和生产实践,企业有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员;团场的科技意识大大增强,职工学技术、用技术蔚然成风;团场创新能力增强,能够利用现有条件开发和引进新的技术或品种。
责任编辑:袁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