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安徽农垦茶区茶叶经济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03-12-09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5488

让 市 场 走 进 千 家 万 户
安徽农垦茶区共有茶园5.2万亩,集中分布在皖南宣州、郎溪、广德、芜湖四县(区)的十字铺、敬亭山、周王、麻姑山、九连山、祠山岗等六个茶场,其中十字铺茶场集中连片茶园超过2万亩,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有茶场。 农垦经济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特殊产物。茶场多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从六十年代开始播种茶籽,发展茶园,品种以祁门槠叶种为主。进入八十年代后,一些场开始栽植福鼎大白毫、龙井43等优质品种,开始发展良种茶园。目前,良种茶园的比例达到20%,其中麻姑山茶场的良种园比例达到60%以上。 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茶叶是国家统购统销的二类物资,茶场长期只承担茶园管理、生产加工的任务,不涉足经营流通领域。改革开放以后,各茶场于1984年普遍兴办了职工家庭农场,实行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这种情况下,茶叶由“二类”物资改为“三类物资”。从而茶叶经济也逐步形成了“五统两分”的经营机制。即:鲜叶统一验收、统一价格、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统一兑现,分户管理、分户采摘。 这种体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取消了固定等级工资制,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 饭”,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其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弊端越来越突出。比如:①“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大农场经营什么?小农场经营什么?形成经营主体责权利不清;②大农场“套”小农场,如何“套”法?是行政的,还是经济的?是法律的,还是感情的?出现管理难、管理乱。③初、精制茶厂的管理体制怎么办?普遍负盈不负亏,成本增加,费用上升。这些弊端的日趋严重,最终导致企业效益滑坡、亏损增加。1995年农垦茶区亏损高达500多万元,这就迫使各茶场从改革中寻找新的出路。 1996年,祠山岗茶场提出了“四到户、两自理”的改革方案,随后敬亭山茶场确立了“资产经营、生产服务、茶业产业化、场区文明化”的改革思路,得到了安徽省农垦集团公司的充分肯定。从而拉开了农垦新一轮茶叶经济转型的序幕。 一、以“四到户、两自理”为核心推进茶园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茶区的主要做法有:(1)“四到户、两自理”:茶园、核算、风险、盈亏到户,生产费用、生活费用自理;(2)放开“三个市场”:鲜叶市场、毛茶市场、生产资料供应市场;(3)坚持“三个消化”:各分场(队)自行消化茶园、职工、标的;(4)坚持“三统一定”:统一茶叶管理技术规程、统一基肥投入标准、统一停止机采时间,定额上交农林特产税(农业税);(5)坚持“四个确保”:确保茶园租赁费上交,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初制厂“龙头”作用的发挥,确保农场自身优势发挥;(6)大农场搞好“三项服务”:植保、机采等专业化服务,税收、劳资等政策服务,信息、公平交易等市场服务。 这一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将资产经营权与生产经营权分离。大农场从传统的生产经营转向资产经营,通过承包、租赁、转让等方式经营茶园、茶厂等国有资产。各场茶园租赁标的(年上交)均在260-300元/亩,良种茶园的年上交则高达600元/亩。小农场(职工家庭农场)则由传统的生产管理转向生产经营,家庭农场直接走向市场,不仅负责茶园管理、鲜叶采摘,而且还负责鲜叶加工和销售。这样,双层经营的主体就明确了。“套”靠的是市场,是合同,是信誉。 二、以培育“产业化龙头”为重点,深化初、精制茶厂的改革 初(精)制厂即茶叶初(精)制加工厂,主产品为毛茶(精制茶),是茶业生产链上的关键一环。农垦茶区原有82座初制茶厂和11座精制茶厂,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厂房陈旧、设备老化。 初制厂的转型分为四个阶段。“两自理”之前是分场(队)集体承包阶段,主要弊端是负盈不负亏,最终的亏损还得由大农场承担。 1997年以后,茶厂体制进入“资产租赁”阶段。各场将茶厂的厂房、设备等资产面向场内外招租,实行公开竞标,茶厂租赁率均在95%以上,开始时期每个茶厂的年租赁费用在5-10万元左右。但由于租赁经营不可避免地带来短期行为等一些弊端,租赁费逐年下降,到2000年,大多数厂租赁费下降了50%,有的厂下降了75%,个别初制厂租不出去,只得关停。 2000年底,农垦茶区普遍推行了以“能卖不租、能租不股、宁停不统”为基本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从而使初(精)制厂改革进入产权转让的新阶段。各场将初(精)制厂厂房、设备等资产一次性卖断,对茶厂占用的土地实行使用权有偿转让,逐年收取土地使用费。仅用两年时间,祠山岗、周王茶场就将原有的12座、7座初制厂全部转让,十字铺茶场也转让过半。其中周王茶场的7座初制厂净值为64.45万元,厂房设备变现收入为133.58万元,是资产净值的2. 07倍。“产权转让”的实质是“国退民进”,新的体制适应了现阶段茶场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容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生产经营的要求,因此也就较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内部活力。一是茶叶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初制厂通过分立、新立、改建,加工能力成倍增加。二是经营形式灵活多样,既有股份合作的,又有合伙经营的;既有个体经营的,也有转租经营的。三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各初制厂从银行、社会、民间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厂房维修和设备的添置与改造。 发挥初制厂的“茶业产业化龙头”作用是各场改革的新目标、新阶段。仅以周王茶场为例,近年来,他们着重抓了以下“三个延伸”。首先,引导初制厂向茶山(茶园) 延伸。该场现有正采茶园5633亩,职工家庭农场317个。他们的主要做法有:(1)鼓励家庭农场以茶园(鲜叶)向初制厂入股,建立紧密型联系,这种形式的有61户1566亩,分别占家庭农场总数和茶园总面积的19.3%和27.8%。(2)通过机采手的“中介”作用相对固定茶园和茶厂,建立松散型联系,这种形式的有132户2455亩,分别占41.6%和43.6%。(3)引导茶园向种茶能手集中,适度规模经营,目前该场承包50亩以上的大户有11个,承包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15%。(4)鼓励初制厂直接承租茶园。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农场直接向茶厂发包,二是一些管理水平低、经营能力差的家庭农场,把茶园转租给茶厂,由茶厂管理和上交费用,自己则长年在茶厂打工或外出经商,以获得劳务等其它收入。其次,引导初制厂向精制茶加工延伸。2001年,有3家初制厂添置了精制设备,实行初精制一条龙生产,当年加工精制茶600吨,超过了过去场办精制厂的实际生产水平。今年又有2家初制厂上了精制生产线,这样本场茶园所生产的全部干毛茶(约1200吨)均可实现场内精制,就地增值。再者,引导初制厂向茶叶销售网点延伸。由于名优茶交易的零售性和价格的时效性,导致鲜叶原料千山万水,茶叶加工千家万户,经销人员千军万马,茶叶价格千差万别,茶叶市场千变万化。同等质量的名优茶都会由于品牌的不同、时间的不同、地点的不同或顾客的不同而出现价格的不同。但这也为名优茶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更大更灵活的空间。因此,大量茶工走出茶场搞推销,仅十字铺茶场在上海、南京等地的茶叶销售网点就有1000多家。初制厂也直接进军城市里的大街小巷。每到茶季,一些初制厂请茶叶销售网点回场介绍市场信息,请江浙一带的制茶师傅来厂根据市场需求指导生产,真正做到了以销定产、适销对路。 通过“三个延伸”,初制厂的龙头带动作用在茶叶生产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一是名优茶生产开园提前、产量提高、销售加快,且经营风险小,资金回笼快。二是大宗茶生产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家庭农场的“卖叶难”问题,而且由于竞争机制的形成,鲜叶价格升高,家庭农场增加了收入。三是生产潜力进一步被挖掘,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周边农村的鲜叶大量涌进(约占总加工量的15%左右),不仅给茶场个私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活力,而且使茶场成为茶叶加工的区域中心,农垦的辐射作用相应增强。四是总场、分场、初制厂、家庭农场的市场经济关系进一步理顺,矛盾减少,运作规范。 三、以打造“敬亭绿雪”品牌为核心,推进茶叶质量体系建设 历史名茶“敬亭绿雪”自1976年恢复生产以来,一直是农垦茶区引以为荣的知名品牌,它既是农垦系统构筑茶叶产业化框架的拳头产品,又是我省农垦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名牌战略的首选品牌。 实施品牌战略,首先是打响“敬亭绿雪”牌。敬亭绿雪1997被评为安徽省首批名牌农产品,并获得绿色食品使用标志,现正在申报“有机食品”。另外,十字铺建成为绿色食品基地,其它各场也都通过了无公害茶园的评审。2000年在茶叶领域率先建立了“敬亭绿雪质量标准”,在加工工序、操作规程、分等定级、产品质检等方面都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同时,产品包装大为改进,宣传促销有声有色。 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是推出敬亭绿雪系列茶。敬亭山茶场除了确保绿雪精品、极品的生产,还开发出“雪芽、翠芽、毛尖”等系列名优茶。此外,十字铺茶场试制的“百杯香芽、绿霜”、祠山岗茶场的“祠山翠毫”、麻姑山茶场的“姑山玉芽”、周王茶场的“云绿”以及九连山茶场的“九山翠剑”等名优茶,也都为“敬亭绿雪”系列增光添彩。 实施品牌战略,关键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科技兴场是农垦茶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茶区的科技工作面向生产第一线,以应用为主,以推广为主,以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主。十字铺茶场以场部“植保中心”为依托,植保工作统防统治,统一防治茶园面积超过12000亩,有力地杜绝了“农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鲜叶品质。茶区各场均能利用新技术,改进加工工艺,对名优茶统一保鲜、统一质量、统一定价,力求提高规模效益。 实施品牌战略,还必须加强营销服务。在鲜叶、毛茶和生产资料供应“三个市场”放开以后,茶区各场着重抓了场内小市场的培育,通过引导、规范,使之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积极研究场外大市场,及时为家庭农场和初制厂提供市场信息,指导其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四、以开发良种茶园为新起点,确保垦区茶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垦茶区的茶园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种植的祁门槠叶种,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很不平衡,麻姑山茶场超过60%,周王茶场不足10%,而且随着机械化采摘的广泛应用,茶树衰老严重,茶业效益难以提高。因此,要从根本上增加职工经营茶叶的收入,就必须解决四大矛盾:一是名优茶对“质”的追求与大宗茶对“量”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二是名优茶手工采摘与大宗茶机械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三是茶叶作为多年生经济植物要求兼顾长远利益与职工只注重眼前效益带来投工投肥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四是茶叶消费高品质、多样化、保健化的趋势与现有茶园品种单一、品性差、品质低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适度发展良种茶园,使名优茶基地与大宗茶基地相对分开、比例合理,优势互补就势在必行。 麻姑山茶场于1996年利用原皖南农学院的茶叶基地率先大面积栽植无性系良种茶,安徽省农垦集团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又在垦区成功培育茶树新品种--茶农1号、2号、3号、5号。这都为各场发展良种茶园提供了极好的示范和条件。“十五”以来,茶区各场以每年200-400亩的速度改植换种,淘汰劣质衰老品种,引进农抗早、乌牛早、舒茶早、福鼎、银霜、茶农系列等良种,预计到“十五”末,农垦茶区的良种茶园比例将超过35%。 树龄在20年以上的衰老茶园,由于产量下降,效益降低,职工对茶园的投入也明显减少,就会导致生产的不良循环。因此,茶区各场加大其更新改造的力度。近三年,共改造茶园3.7万亩,占茶区茶园面积的66%,其中十字铺茶场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改造茶园1.6万亩,树势恢复良好,经营效益明显回升。 发展良种茶园与更新衰老茶园,还必须扩大名优茶的生产能力。茶区现有的生产规模不平衡。大多数场大宗茶加工能力过剩,精制茶加工能力饱和,名优茶加工能力不足。因此,应本着“民营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重点扶持名优茶加工基地,做大做强名优茶的生产与销售。 五、关于垦区茶叶经济转型后的几点思考 通过8年多来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安徽农垦茶叶经济转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新的管理体制、经济运行机制逐步确立,茶区面貌焕然一新。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任务,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仍然是我们必须优先解决的新课题,如何继续深化改革、推进茶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不断实践。 1.如何确定家庭农场比较合理的经营模式。茶区现有户均承包20亩茶园是难以达到小康社会目标的。设想:每户(双职工)3-4亩的良种茶园和15-20亩(大户为50-80亩)的大宗茶园。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现阶段的茶叶生产实际,既能较快较大地提高亩均效益(一般良种茶园的效益是大宗茶园的8-10倍),增加职工收入,而且对职工当期的效益影响不大,又能较好地解决茶叶生产中的一些矛盾。 2.如何提高茶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垦茶区各场地处皖南丘陵,茶叶生产基本上是“靠天收”。每逢高温干旱季节,茶场束手无策,有的场人畜用水都很紧张。特别是新植的良种茶园,每年仅“伏旱”造成的茶苗枯死约占20%。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切实改善茶场的生存发展条件。 3.如何提升茶叶效益,充分挖掘资源的市场潜力。目前,茶区各场的产品,名优茶直接面向市场,大宗茶均以精制茶通过外贸渠道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因此,茶区各场一方面应创造条件,引进人才,尽快实现自营出口,另一方面应拓宽茶叶加工新领域,在茶叶深度开发上做出新文章。 4.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茶场经济的整体实力。茶区经济结构单一,均以农业为主,尤以茶叶为重。各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很弱,加之,农垦经济的特殊性,企业办社会,历史负担重,农场经济实力较差,少数场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亏损的局面。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茶场经济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必须解决的新课题。(李卓民 李运涛 张国祥)

责任编辑:中国农垦信息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