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热作新闻

广东化州:“农业+”把产业留在乡村,把人才吸引回村

时间:2021-03-10 作者: 来源:南方+ 点击次数:8510

广东省茂名化州市,因盛产化橘红被命名为“中国化橘红之乡”,也是广东省南菜北运基地之一。近年来,化州市聚焦化橘红等特色产业,拓宽产业链条,加强产销对接,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不断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高效发展。

目前,化州市农业产业经营创新模式显现,农产品电商、乡村旅游、产销一体化成为热点。依托农业产业现代化,化州市不仅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同期还建设了化橘红现代化产业园,打造了一批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线路。

完善创业创新服务

近年来,化州市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不断为返乡创业创新人员提供政策、金融、培训等方面的扶持。

为发挥23个镇级公共服务平台支撑点的作用,化州市通过入村入户、市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普及就业创业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租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红利,扶持该类人员创办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依托化州市创业孵化基地,化州市全年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班,培训乡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1500多人,培训新型职业250多人次,培训农村电子商务4713人。截止2020年,该创业孵化基地已有28家企业入驻。

化州市举办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培训会议培训

此外,化州市积极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选聘基层农业技术指导员101名,遴选和培育科技示范主体324户;全面建立“专家+农技人员+试验示范基地+示范户+辐射带动户”农技推广模式,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促进制度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助推电商产业发展

近年来,化州市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以农产品电商为切入点,通过强化电商公共服务,加强产销对接,推动本地品牌建设。

目前,化州市已构建起“县-镇-村”三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并形成全覆盖式网络通信布局;建立名优农特产基地联盟,建成电商孵化中心,孵化出月营业额逾百万的本地电商企业;同时加快推进化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双创)创业园建设,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品牌打响,农村电商品牌建设与协同创新成效显著。

潘虹妃是化州“80后”创业者,2017年她创立“剪壹碗”品牌,同年加入化州市电子商务协会。在化州市电子商务协会的帮助下,潘虹妃经常参加多种社会活动,进一步打响了“剪壹碗”知名度。在电商协会支持下,她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让“剪壹碗化州清汤牛杂”走出化州,走向全国。

潘虹妃等人在“剪壹碗”活动上剪彩

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目前,依托化橘红现代化产业园,化州市已建成平定、文楼、河西、官桥、林尘等9个化橘红专业镇,1000亩以上高标准生产示范区5个,化橘红种原复壮育苗基地25个,化橘红种植面积8万多亩,年产鲜果5万吨,带动30多万人参与。平定镇积田村委会大岭村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领村民种植化橘红,该村被中华文化促进会授予“中华化橘红第一村”。

化州市在发展以化橘红为主的南药产业外,利用南药种植的优势,辐射其他特色种养业。2019年全市引进泰国青柚、澳洲小龙虾、水稻新品种35个、甜玉米新品种5个、花生新品种2个、蔬菜新品种28个,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作为推进农业高产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独特的历史优势、文化优势和自然景观优势,让化州市乡村旅游别具魅力。化州市建立了大岭村、湖艳村、蒲山村、高志塘、莞塘、博带等一批美丽乡村;举办化橘红赏花节、化橘红文化节、水果文化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实现了农产品产销有效对接。

化橘红赏花节

化州市通过举办2017、2018、2019年三届水果文化节,吸引游客日均超过4万人次,现场销售水果达60多万公斤,销售额达500多万元,贫困户参与的展位占80%以上。

责任编辑:热作发展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