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云南橡胶树高产高效栽培的几个关键环节

时间:2006-12-04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638

周艳飞     云南省热带农业工程学校 
 
摘要:总结云南植胶成功,橡胶单产达世界先进水平的经验,要实现云南植胶高产高效,生产上应做到:1、选地种植;2、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配置对口品种(系);3、抓好开垦质量,施足基肥;4、无性系壮苗上山,适时早植;5、加强植后管理,做到环境-品系-措施“三对口”;6、适时开割,科学割胶
关键词:橡胶树、栽培、高产高效、环节、云南
 
       云南是我国第二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全省植胶面积和干胶产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据统计:2002年云南橡胶种植面积达22万hm2,投产总面积近12万hm2,产值16.5亿元,极大地促进了热区地方经济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该产业将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获得更大的发展,继续发挥它在云南热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近五十年来,云南在被称为“植胶禁区”的热带北缘高海拔地区植胶成功,天然橡胶种植突破了世界传统植胶区,创造了世界植胶史上的奇迹。目前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在技术水平、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总结多年来云南植胶成功,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经验,要实现橡胶树高产高效栽培,生产上应抓好以下的几个关键环节:
       1 选地种植
      这是橡胶种植业成败的关键。橡胶树是典型的多年生热带作物,按现行的新割胶制度,其经济寿命可达四十余年。由于云南植胶区纬度、海拔偏高,热量偏低(是云南植胶的限制因素),寒害严重,加之地形复杂,若选地不当,不仅影响橡胶树的正常生长,更主要的是影响到植后林地的管理、产量和综合效益等。选地时应根据橡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热量条件好(年均温>19℃,哀牢山以东>21℃)、地势开阔、地形平缓(坡度<35°)、土层深厚(土层厚度80>cm)、土壤肥沃的林地。
       2 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配置对口品种(系)
      这是橡胶树高产高效栽培的基础。云南植胶区地形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同一座山,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坡向、坡位处,其热量条件均不同。为了保证橡胶树速生、高产、稳产,且便于开垦、种植、管理和割胶,在开垦种植前必须搞好林段、排洪设施、道路网、种植形式和密度、品种(系)的规划。对于不宜植胶的碎部(山项、凹地、沟菁等)应合理安排,尽量保持原生植被,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排洪主要是利用自然沟菁,但要注意修筑引洪设施;规划道路时要兼顾地形,方便交通、管理、割胶和运胶;种植形式适合采用宽行密株的形式,即株距为2~3m,行距为8~10m,这种形式有利于胶树生长,还能提高开垦工效、便于胶园管理,减少割胶耗工,提高胶园抗御寒害、病害的能力。实践证明:种植形式为10m×2m,每公顷种植450~550株最为理想;品系规划(品系配置)是云南植胶成功并获得高产的重要经验之一。品系规划是指根据林地环境条件配置抗性、产量与之相应的品系,以外,还应考虑品种的速生性、立木材积量、耐化学刺激性等,以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这在当前尤为显得重要。当前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有PR107、云研77-2、77-4、GT1、云研73-46、PR302、IAN873等。在云南东、西部植胶区应根据实际合理配置。品系配置时可参考云南垦区2002~2005年橡胶树优良品种推荐方案。
       3 抓好开垦质量,施足基肥
        植胶林地多为丘陵山地,山高坡大,若开垦不当,雨季易发生水土流失,且影响后期各项工作。开垦时间应在定植前1个月,以利土壤熟化。开垦工序为:林地踏勘规划→斩  →清  →修林间道路→开基线、定行标→筑梯田、留表土→定株标、挖大穴→施基肥、回表土。开垦时一定要做到等高开垦,修筑梯田,保证台面内倾,搞好水土保持工;坚持做到心土、表土分开堆放,回土时先回表土,并重施有机肥、磷肥,为胶树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4 无性系壮苗上山,适时早植
      橡胶树是异花授粉作物,个体间差异大。因此无性系壮苗上山是橡胶树速生、高产稳产的保证。生产上常用的苗木有芽接桩、芽接苗。育苗时,为防止寒害产生烂脚,应该选用GT1品系的种子培育砧木。不论用袋装芽接苗、芽接桩均应选苗龄在1.5年以上的才好。当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种苗混乱、质量差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否则后果是严重的。定植时要根据品系规划方案对口种植品系。定植时间可根据条件或采取措施,如用袋装苗、使用高吸水树脂等适当提高(由7~8月提早到3~4月),让胶树在定植当年就可获得较大的生长量,待橡胶树安全越冬后加速生长,实现速生、提早投产,缩短非生产期。
       5 加强植后管理,做到环境-品系-措施“三对口”
      环境-品系-措施“三对口”是云南植胶区橡胶树高产栽培的重要经验。植后初期是管理的重点。生产上要认真做好补换苗、抹芽、除草控萌、维修梯田、施肥、防病虫害等日常管理工作,以保证苗全、苗齐、林相整齐,此外还应认真搞好地面覆盖,尤其是种植豆科覆盖作物,以保持水土,培肥地力,促进胶树生长;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间套种其它经济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以短养长。
      6 适时开割,科学割胶
      6.1 适时开割
     适时开割是指在对胶树生长影响较小,产量和劳动生长率也高时开始割胶。经验表明,实生树在离地50cm、芽接树在离地100cm处,树围达到50cm,单位面积上有50%的胶树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开割。
      6.2 科学割胶
      科学割胶能实现橡胶树高产、安全、高效,还能延长胶树的经济寿命。科学割胶包括科学的割面规划设计、科学的割胶制度、养树割胶和较高的割胶技术等。
      割面规划是根据树皮中的乳管分布、每年割胶的耗皮量和树皮的再生速度及当地的环境条件等,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经济合理地利用树皮。割面规划包括树利用规划、割线方向规划和割面方向规划等。这些工作是否科学、合理、到位,关系到整个割胶生产能否顺利、高效运作,生产上综合考虑,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割胶制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割线数目、割线长度、割线类型、割胶频率和化学刺激与否这几个因素相互结合而成的一种割胶方式。科学的割胶制度应该具有高产稳产、高效、安全、省皮的效果。常规割胶制度s/2,d/2(1条1/2螺旋割线,两天一刀)产量较低,耗皮量大,劳动生产率低,已不再适应当前生产要求。生产上应该根据品系特性、树龄、季节物候和环境条件积极采用新的割胶制度,如s/2 d/3+Et(0.5%~2.5%)、s/2 d/4+Et(0.5%~3.0%)、(s/2+s/4↑)d/3+Et(2.0%~4.5%)等,执行时要合理选择,并落到实处。此外,还可采用一些新割胶技术如气刺割胶、全阴刀割胶等,提高工效、产量,减少死皮。
      养树割胶是在长期的割胶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它指的是在割胶生产中把挖掘产胶潜力和保护产胶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管、养、割”三结合,使橡胶树在整个经济寿命期间获得高产、稳产。“管”是指采取良好的栽培管理措施,为胶树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培养和提高产胶潜力。管理上除要做好常规工作外,要重视施肥工作,尤其是采取新割胶制度后。要进行营养诊断指导施肥,平衡营养,保持地力,才能实现高产稳产。“养”是采取调控措施,保持产胶与生长、排胶与产胶潜力的平衡,保证高产和稳产;“割”是采取适宜的割胶方法、割胶制度和熟练的割胶操作技术,合理挖掘产胶潜力,夺取高产。割中有养,养是为了割,正确生理二者的关系,归纳总结为“三看”割胶、防病割胶等。“三看”割胶是指看季节物候、看天气、看树情(品种、树龄、生势)等与其产排胶规律的关系,合理安排割胶次数、割胶深度、割胶刀法、割胶路线、割胶时间等综合技术措施,调节排胶强度与产胶潜力平稳。根据云南橡胶树产排胶呈双峰曲线的规律(3月下旬到5月上旬和9月到10月出现两个高产期),采取在两个高产期适当增加割次和深度,挖掘产胶潜力,争取多拿胶乳;而在每年开割初期第一蓬叶未完全稳定老化以前、5~8月的低产期和10月下旬以后的冬季割胶期,又采取适当减少割次和放浅深度的养树措施,能达到减轻病害、寒害和割胶生理病害——褐皮病的目的,取得高产稳产的效果。防病割胶是指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做好橡胶树死皮病、白粉病、割面条溃疡、根病等多种病害的防治,保证胶树高产稳产。
      割胶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割胶技术的好坏对产量和养树影响很大。割胶技术要求伤树少、耗皮少、割面均匀、深度适当、割线斜度平顺、下收刀整齐、行刀轻快、死皮和病害少、高产稳产。要做到这些,应该严格胶工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并认真抓好割胶生产检查工作。
      要实现橡胶树高产高效,生产上要认真贯彻落实《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抓好上述几个关键环节,搞好每项具体工作。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