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垦国企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15-11-02作者:刘建民 来源:《中国农垦》2015年第4期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天津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生态城市步伐,2013年4月起,在天津市国资委的具体部署下,以市管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为主要对象,开展了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要求围绕“三个着力”、“三个一批”开展工作,即着力推动国企调整重组与资源优化配置;着力推动国企产权多元化与资产证券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与企业管理。调整重组一批,支持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国有企业实施加快重组整合,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放开搞活一批,大胆地让国有中小企业走向社会,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改制,使企业股权结构更加合理、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市场竞争力更强;清理退出一批,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无经营的劣势企业和低效企业,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有序退出,对高污染、高耗能、高危险企业依法依规实施关闭清算。
    在2013年完成天津农垦集团总公司向天津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的改制工作后,2014年初,集团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集团董事会发挥确定战略规划、决策重大事项的作用,并把集团国企改革作为重要举措来抓,使天津农垦改革改制工作全面部署、严格落实、取得实效。

一、改革的内容与成效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天津农垦2014年国企改革改制,主要围绕“三个一批”开展工作。
    (一)整合重组,优化集团资源配置
    在农垦集团内部进行资源整合、产业重组,是理顺产权关系,挖掘自身优势,打造产业链,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这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确定核心骨干企业。集团董事会确定了11家二级企业为核心骨干企业,作为重点培育目标和资源集中目标,有重点地安排了增资,同时将部分企业产权划转到其中;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5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实施了公司制改革,使集团核心骨干企业全部成为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以“新三会”为标志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压减二级企业数量。将9家产业相近,或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原二级企业划转给集团核心骨干企业,或由其托管,减少了集团管理幅度,同时达到向优势企业注入资源、以强扶弱的目的。
    (二)开放搞活,改善国企体制机制
    对企业进行多元化改革,引进资金、技术、渠道、管理,是形成优势互补、改善国企体制机制、增加国有资本带动力、促进国企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集团资本从非主业领域退出,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这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2014年完成2家、在谈3家企业,合作伙伴包括国企、民企、上市公司、境外资本,实际到位外部资金2048万元。二是增资扩股加大总量。对壳牌、博大汇升这类集团主业、效益良好的企业增资,是提高集团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股东同比例增资和增资扩股,2014年引进资金1.97亿元。三是启动新三板挂牌试点。国资委要求,到2017年各集团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0%以上。为此集团将广大纸业公司作为试点,投入140多万元启动新三板挂牌程序。四是国有股权审慎退出。全年共计从3个非主业企业退出集团及所属企业所持股权,其中既有国资系统企业之间的无偿划转,也有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公开挂牌出让。通过向社会公开转让国有股权,集团收回资金1717万元。
    (三)清理退出,盘活低效、不良资产
    改革开放初期,天津农垦建立了许多投入少、涉及诸多产业的小型企业。随着时间推移,其中相当一部分已不再具备竞争力,但还占用着资产、人员。对这部分企业进行清退,是盘活资源、提质增效的必然手段。
    这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启动了29家低效企业的清理退出工作,全年完成其中16家的工商注销,分流安置员工117人,清理账面资产总额1.77亿元,盘活归属集团净资产5433.7万元;二是制定了清退企业职工安置办法,为依法依规开展企业清退工作提供了充分依据;三是组建了资产管理公司,筹建了托管中心,为盘活退出企业的存量资产、妥善安置职工提供了组织准备。
    通过以上改革,天津农垦集团资源更加集中于主业发展,资产收益率得以提高;企业体制机制进一步向规范化、科学化转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拉动力进一步增强;集团管理幅度逐步收窄,使得集团管理层能把更多精力放在解决大事要事、谋划长远发展上来。

二、主要经验与做法

    天津农垦改革改制之所以能取得实效,主要经验有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组织,落实责任
    为切实做好全系统改革工作,天津农垦集团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由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确定改革的重要思路、方针、内容、步骤;成立了由一名班子成员为主任、集合机关多个部(室)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改革改制的协调、推进工作;在机关部室调整中,组建了资产管理部,设立专职专岗,具体负责改革的对下指导、督促检查、程序性操作等。
    集团直属各企业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并确定专人负责落实、沟通上下、协调内外、具体操办。
    (二)顶层设计,全盘考虑
    根据上级部署,天津农垦集团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年初拟定了2014年全系统改革计划,并经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同时还制定了农垦集团2014-2017年深化企业改革方案,立足长远,通盘设计集团改革总体任务目标。
    随着内外形势变化、各直属企业经营者思路转换,改革领导小组也不断听取基层意见,在确保总体思路、最终目标不变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具体计划内容,使得改革工作既能符合总体要求,也切合企业实际。
    (三)统一政策,具体指导
    改革是一项政策性、程序性要求很强的工作,集团改革办编写了《农垦集团企业改制更名工作指引》、《农垦集团所属企业清理退出工作指导》、《国企改革请示与方案》、《集团所属二级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工作指南》、《农垦集团所属国有独资公司章程指引》、《国有企业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天津农垦集团清理退出企业职工安置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材料,用以规范和指导。
    国企改革是一项涉及改制、更名、增资、产权交易、资产划转、兼并重组、破产、注销、上市等诸多事项,涉及工商、税务、银行、券商、审计机构、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产权交易中心、社保机构、人社局、国资委等诸多机构和部门的复杂工作。在企业遇到实际问题时,集团改革办及时查找文件和政策依据、咨询上级、请示领导、交流经验,给予解决或帮助。
    (四)严格程序,加强督办
    改革属于企业“三重一大”范畴,在操作中,首先要求所涉下属各级企业领导班子必须确定方案、形成决议,必要时要召集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进行审议。所有事项均由集团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重大事项由集团董事会审议。全部内容都要有集团批复,重要事项上报市国资委进行审定。
    在部署改革任务时,既确定负责的直属单位,也从集团层面确定分管领导、分管部室、具体责任人,确定进度计划。改革办成员有分工、有责任,定期了解、督促工作进度,集团董事会办公室依照既定计划多次下发“督办通知单”,及时掌握工作进展。集团经营者业绩考核工作小组还把部分改革任务纳入考核指标,形成激励与约束。
    通过以上方式,确保了改革工作稳妥、有序、规范进行,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天津农垦2014年国企改革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遇到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值得加以重视,予以有效应对。
    一是企业遗留、积累问题较多。全集团160余家企业中,有近100家没有办理国有产权登记证,也有部分企业股权出让、受让后,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长期账实不符,或是企业名称变更后,房地证权属人、下属企业的投资人不变更等,导致整合重组无法进行;部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有的不能有效运行,有的法定代表人退休、调离甚至死亡也没有及时变更登记,导致各种改革决策程序、审批要件难以履行、获取;部分企业多年拖欠税款,或是债权债务长期搁置,给本届管理者带来负担,给改革工作带来不可预计的成本;有的企业用工制度不严谨,生产停滞还进人,长期亏损还加薪,不在岗上不少拿,甚至找不到名册上的人,从员工意识上、实际操作上给分流安置职工带来阻碍。
    二是部分企业对改革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其作为重点工作及时决策、推进,或配备人员不得力、授权不充分,导致工作拖延,影响了集团整体改革工作进程;不重视改革的程序要求,应上会不上会,该请示不请示,必要的材料缺失,导致文件流转时间延长;在工作中,对集团下发的材料、通知不及时接收,对文件、指南学习理解不认真,有问题不汇报,有进展不反馈,需要反复督办、重复指导,从而增加整体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
    三是的确存在外部客观原因。有些同一系统的不同区县管理部门政策掌握不一,对相同的改革内容有不同的要件、程序要求。比如更名改制时,对注册资金标准要求不一致,或是对新公司法的注册资本认缴制落实不充分;在兼并重组中,对被兼并企业的性质有要求先改为公司的,也有不需要的,还有要求被划转母体必须也是公司的;对清退企业资产、房地产转移时税收认定标准也有差异。许多政策本身也不够完善,比如对低效企业中超过50岁管理岗女工的安置办法就没有规定,人社局与社保机构政策不衔接;扶持政策中,有些地方说明含混,存在“适度减免”、“适度补贴”等说法;部分优惠政策所提改革方式不能全覆盖,使执法部门不能确认实施对象。

四、关于进一步做好改革工作的思考

    改革与创新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永恒课题,改革改制是天津农垦集团的一项长期任务。为切实搞好这项事关当前、涉及长远的重要工作,我们应该从多方面投入力量,改善工作方法。
    一是重视战略规划。每个所属核心骨干企业都应制订科学合理的中长期战略规划,认清自身优势,明确与集团整体一致又各具特色的主业定位,并依此来确定资源集聚方向,确定投资项目、清退对象、整合目标;认清自身短板,从而有针对性地引进具备相关资源的战略投资者。
    二是严格项目建设论证。既要考虑短期效益,也要认清新的科技、政策要求,认清竞争态势、竞争对手;新建企业既要考虑自身的规模效益,也要注重产业链配套需求;对外合作,必须对合作伙伴做尽职调查。
    三是加强基础管理。要完善产权登记,及时变更;房地要办理两证合一,产权人要与企业名称相符;要及时调整高管人员、法定代表人登记信息,与实际情况、与工商注册保持一致;要及时清理债权债务,照章纳税,补发拖欠职工工资;要清理财产损失,盘活存量资产,清退低效资产;要重视档案管理,基础资料要齐备,历史沿革要清晰。
    四是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从制度入手,确保办事程序、水平、态度、效率;凡事要落实到人,责任要清,加强考核;重要而复杂的工作要确定路线图、时间表,要加强督察督办,重视反馈、总结。
    五是继续加大改革力度。要破除本位主义,防控短期行为,通过整合重组提高资源集中度,通过清理低效企业提高资产收益率,通过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招商引资、股权转让、增资扩股提高国有资本带动力,通过上市、新三板挂牌提高资本证券化率和资产流动性,通过三项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等,最终实现各企业核心竞争力、经济增长率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天津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资产管理部)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