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矶农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潜江市,是湖北垦区的一个小型城郊农场,现有国土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1.1万人。近年来,农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标准化生产,通过树立“一个理念”、建立健全“五个体系”,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了农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统一思想 树立“工业化”理念
充分利用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008年,农场与中国园林业领军企业浙江滕头园林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引入资金3.5亿元,建成花卉苗木园4400亩,成为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和辐射带动效应的苗木基地。从浙江引进“一种四收”西瓜种植模式,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种植面积达5000亩,亩平纯收入达1.2万元。农场注册的“四季逗”牌西瓜成为全国农垦首家有“身份证”的绿色食品。建起了全省一流的“回民村”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年出栏肉牛2000多头,农工户均增收3万元,农场被省民委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先进单位。
农场在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建设的同时,积极依托农业产业化企业,实行工农结合,促进农产品转化,实现了工农双赢发展。湖北尝香思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辣牛肉酱被认证为“绿色食品”,生产的豆制品被列为潜江市“放心豆制品工程”;湖北功明长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长格”牌系列熟食和休闲食品被誉为“中国卤制品”,销售区域覆盖华中地区各大城市;潜江市绿海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植物食用色素提取生产厂家,是农场唯一出口创汇企业。
强化基础?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技术体系
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农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标准为基础,制定了西甜瓜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还组织技术人员结合农场栽培特点编制了棉花、油菜、蔬菜、葡萄等主要农作物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每年发放各类资料3万余份到农户手中,效果显著。
严格落实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根据生产环节到生产队、农户进行检查指导,严格监督生产全过程,避免违反操作规程。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从生产环节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至2013年全场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6100亩、推广西甜瓜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3200亩等,有效控制了农业污染源,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收益。
推进项目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大棚西瓜自引进种植后,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农场农工增收的主导产业。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产业发展,2009年,经农场申报成为农产品质量追溯创建单位。经过两年创建,农场西瓜生产在2011年纳入农业部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成为全国农垦唯一一家西瓜产品质量追溯的建设单位。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的要求,充分发挥质量追溯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独特作用,把追溯制度与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和市场推广有机结合,把握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在生产流程上实行从选种、育苗、移栽、管理、收获、销售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在生产管理上坚持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在食品安全上做好日常农药残留检测和随机抽样送检。各个信息点精确到每个环节,全程记录投入品的使用,所有数据录入专用系统中,通过互联网上传到农业部数据库,追溯标签和生产代码可电话、短信、网络随时查询。
通过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农工质量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西瓜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了加强,“四季逗”西瓜品牌得到提升,西瓜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畅销省内及湖南、河南、江西、四川、重庆等地,成为潜江乃至湖北农垦的一张名片。
推广标准化技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体系
坚持从源头抓起,整合科技入户、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企业文化宣传等资源,通过集中培训、田间指导、科技示范、发放技术资料、员工轮训等多种形式让农工和企业员工掌握标准化生产要点,提高产品质量。农场每年举办农业生产技术培训10次以上、培训人数3520人次、占农业职工总数的70%,农产品加工企业每季度开展一次员工作业文件培训和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安全常识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加强质量监管?健全农产品安全检测监管体系
整顿农资市场,规范经营秩序,把好投入品质量关。结合农业生产环节和安全生产大检查,采取重点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对辖区内所有农资经营户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杜绝了无证经营、虚假农资广告宣传,禁止了假冒伪劣农资、国家禁用农药销售,为农业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开展农产品检测,逐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在各个农事季节、重要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坚持日常检测和重点抽检相结合,对农产品生产地和菜市场实施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2013年,农场共检测农产品种类17种,检测样品300个,检验合格率达99%,确保了农产品销售质量。
推进标准化市场建设,强化市场管理。投入1.2亿元,实施“农改超”项目,建设标准化农贸综合交易市场;投资400万元,完成了标准化生猪屠宰场建设,并配备建起了畜禽检疫站;认真开展生猪检验检疫、禽类疫病监测,做好各类蔬菜质量监管和市场秩序管理,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大宣传?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
农场把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贯穿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中,通过媒体宣传、制作大型户外广告牌、开办专栏、张贴横幅、印发资料等多样化的宣传方法,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湖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技术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提高群众对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
2012年7月14日,中央电视台《乡约》节目报道了农场的“四季逗”牌西瓜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情况;2014年5月19日,省人大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记者采访团到农场进行了实地采访,先后有新华网、中国农业信息网、湖北日报、潜江日报、潜江电视台等省内外2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共发各类稿件140多条,极大提升了农场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责任编辑:蔡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