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垦企业十年发展经济基础逐步夯
十六大以来,农垦系统创造了十年快速发展的奇迹。十年的农垦企业财务决算数据显示,农垦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农垦新时期大发展的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农垦系统认真总结过去十年来的发展成果和成功经验,面向未来,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率先全面建成农垦小康社会。“两个率先”是对农垦未来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期望。全面回顾和总结2002—2012年十年来农垦企业的发展,实现“两个率先”信心更足,基础更牢。
十年间,全国农垦企业生产总值从883.5亿元增加到5074.31亿元,增长4.7倍,年均增长19.1%;实现利润总额从21.1亿元增加到169.59亿元,是2002年的8倍;人均纯收入从3380元增加到10919元,增长2.23倍。
(一)农垦企业总资产和净资产成倍增长,资产结构逐步合理
2002—2012年,农垦企业财务决算数据显示,农垦企业总资产、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尽管企业数量由2002年的3776减少到2012年的3294个,但是企业规模却呈上升状态。十年来,全国农垦企业资产总额由2002年的2610.28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9063.38亿元,增长2.47倍,年均增长13.26%,其中国有资产总量由2002年的625.65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1944.15亿元,增长2.1倍,年均增长12.01%;所有者权益由2002年的667.2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2390.47亿元,增长2.58倍,年均增长13.61%。
(二)农垦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水平和上缴税金逐年增长,盈利水平多年保持高增长
十年间,农垦企业营业总收入快速增长,从2002年的1144.61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5478.92亿元,增长3.78倍,年均增长16.95%。农垦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盈利水平持续保持高位。全国农垦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从2002年的21.11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169.59亿元,增长7倍,年均增长23.17%;上交税金总额从2002年的40.83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316.37亿元,增长6.74倍。
(三)农垦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十年来,产业结构更加均衡,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呈现出农业基础稳固、工业和建筑业全面提升、流通服务业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农垦的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第三产业是围绕一二产业形成流通服务业,与国家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相比,竞争力相对较弱,但是从农垦自身发展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力明显增强。据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农垦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9:42.7:26.4,与2002年40.6:30.7:28.7相比,第一产业下降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3个百分点,农垦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农垦企业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现代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2—2012年十年间农垦粮食总产量从1498.86万吨提高到3371.36万吨,增长1.25倍,年均增长8.44%;完成营业收入从545.26亿元提高到1940亿元,增长2.55倍,年均递增13.53%;实现利润从的9.54亿元提高到82.3亿元,增长7.62倍,年均递增24.05%;占全国农垦企业利润总额的比例,由2002年的45.19%提高到2012年的48.53%,仍然保持着稳定基础的核心作用。
农垦企业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延长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农垦第二产业。特别是近年来,高新技术、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新型工业不断发展,建筑业也发展迅速。第二产业完成营业收入从2002年的278.41亿元提高到1768.3亿元,增长5.35倍,年均递增20.31%;实现利润从2002年的8.49亿元提高到53.83亿元,增长5.34倍,年均递增20.29%,占全国农垦企业利润总额的比例,2002年为40.21%,2012年为31.74%。
农垦第三产业近十年是发展较快的时期,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农垦的金融投资、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色旅游、餐饮服务等产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农垦的第三产业规模和类别不断扩大,其在农垦经济中的份额和地位也逐年提高和加强。2002年,第三产业完成营业收入383.02亿元,2012年提高到1770.7亿元,是2002年的3.62倍,年均递增16.54%;实现利润从2002年的3.08亿元提高到33.46亿元,增长9.86倍,年均递增26.94%,是三次产业中年均增长幅度最高的,占全国农垦企业利润总额的比例,从2002年的14.6%提高到2012年的19.72%。
二、农垦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分析
十年来的农垦企业发展为新的十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十年发展的目标已经确定。农垦企业经济发展能否持续稳定、经营状况能否持续趋好、盈利水平能否持续提高,能否实现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当下农垦企业研究回避不了的课题。目前,从农垦企业总体发展情况,以及根据2002—2012年的农垦企业决算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保持农垦企业稳定高效发展有着良好的投资保证、逐步提高的企业竞争力、以及稳定发展的产业支撑。
(一)从农垦固定资产投资入手,分析投资对农垦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预见,农垦企业经营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有一定的投资保证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看,投资和出口的贡献一直大于消费。当前,受到国内外经济压力影响,我国消费需求相对稳定,但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降低。尽管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时期,但是,从当前保持我国粮食安全和稳定经济增长的要求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大农业保持一定的投资增幅还是十分必要的。在过去的十年间,农垦企业的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02年的210.9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321.91亿元,增长14.74倍,年均增长31.74%。今后,农垦企业必须合理配置投资资源,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资源的使用效率,把农垦的现代农业和优势产业、盈利企业继续作为投资的重点,更好地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农垦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水平将不断提高,农垦经济也会保持稳定的增长。
(二)从农垦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农垦企业能够持续保持较高的收入和经济效益
2002年以来,农垦企业收入和利润水平保持着年均16.95%和23.17%的增长速度。从财务决算数据分析,2002年到2012年,农垦企业营业利润率由-0.83%提高到2.47%,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逐年增强;成本费用利润率由1.87%提高到3.16%,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付出的成本费用逐年下降,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措施逐步奏效,且必将不断完善和提高;总资产报酬率由0.84%提高到2.05%,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来越好;净资产收益率由1.35%提高到6.06%,表明企业自有资本的获益能力逐步增强,运营收益越来越好,对企业投资者的保证程度也逐年提高;资本收益率由1.04%提高到7.6%,表明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大。这些趋势均表明农垦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这些平均指标距离农垦先进企业的指标还有相当差距,下一步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2年以来,尽管有整体宏观经济下行、企业成本上涨和市场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等不利因素,但是从2013年上半年全国农垦企业经营情况预计看,总体上农垦系统特别是常年保持较高水平的垦区经济继续呈现积极向上的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1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0%以上,预计全年实现利润160亿元,比上年末略有5%的下降,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可预见农垦企业保持稳定增长的潜力。
(三)随着农垦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迅猛发展壮大,全国农垦经济发展有着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
农工商一体化发展在农垦系统由来已久。2002年以来,农垦对农工商综合经营体系进行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调整和改革,依托自身优势,按照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发展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十年来,农垦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经营规模、经济效益和带动作用全面增长。
2002年,全国农垦产业化龙头企业38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8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164.93亿元,年销售收入309.45亿元,实现利润15.24亿元,其中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8家、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71家。
2011年(缺乏2012年数据),全国农垦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1820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93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0个;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1278.05亿元,比2002年增长9倍;实现销售收入3329.69亿元,比2002年增长9.7倍,销售收入过亿的龙头企业338个,是2002年的5倍;实现利润122.69亿元,比2002年增长7倍。
目前,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占农垦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比重均超过70%以上,成为农垦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中坚力量,成为农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从农垦系统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的历史分析,农垦产业支撑的基础和实力有保障
农垦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没有产业的支撑就无农垦经济。十年来,农垦各产业不断调整结构,优化升级,始终保持着农业稳基础、工业强发展、服务流通业稳步增长的格局。
农业稳步发展,成为农垦经济稳定增长的牢固基础。这十年是农垦现代农业建设快速发展的十年,特别是2002年开始重点实施五大优势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来,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都大幅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农业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农业的稳步发展对整个农垦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随着我国加快现代农业步伐,实现四化同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农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具有较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较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农垦农业也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巩固基础地位,提高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
以农垦工业为支柱的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成为农垦经济的主要拉动力量。十年间,第二产业发展迈上了两个台阶,一是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5%,首次超过一产且保持至今;二是2011年第二产业在农垦GDP中的比重稳定在40%以上,2011年达到41.5%,2012年达到42.7%,十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同时,十年间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呈现总体上扬趋势,十年平均增速23.08%,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年均增速为20.31%和20.29%,表明了二产的竞争力和发展力正在进一步增强。随着全国农垦围绕重点和优势核心产业的大投入和大发展,随着农垦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农垦第二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领跑农垦经济稳步高效发展。
第三产业在农垦三次产业中比重最低,但是十年来其营业收入与利润水平都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从业人数年均增长达到3.6%。第 三产业有最具多样性、最有活力、受自然资源制度程度最低等特点,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垦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以商品流通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为主的农垦传统第三产业和以房地产业、物流、金融、旅游等新型第三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对农垦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通过从财务数据角度对农垦企业十年发展的基本分析,今后农垦企业的发展仍然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挖掘潜力,用发展来解决农垦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总体上看,农垦企业要在发展中进一步深化转型,优化增长结构,加强核心主业的发展,增强主业盈利能力;要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要以建立新型财务管理机制为支撑,增强农垦企业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活力,增强农垦企业质量和效益,提高农垦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突出战略性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增强盈利能力
稳定产业基础,以提高现代农业建设水平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物育种、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信息农业等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调整布局,构建产业体系和区域经济增长极。
以市场和优势为导向,在现有工业行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下,大力发展具有现实和潜在优势的行业,重点支持并升级改造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建筑业、医药制造业等,大力发展以矿产资源和当地资源为依托的工业企业,特别是要关注有政策支持的产业的发展,打造农垦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在加快农垦传统流通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房地产业、金融业、文化产业等农垦新型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农垦工业园区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国有农场场部建设水平的提高,加大发展农垦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创造新型的社区服务组织,扩大就业岗位,提高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发挥第三产业对农垦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加快推进农垦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垦企业,增强其竞争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农垦企业要树立建大企业理念,积极推进大企业建设。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全面深入地推进农垦企业改革,对于决定垦区经济命脉、主导垦区经济发展趋势的骨干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其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促进企业有效益的规模扩张,积极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国有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与此同时,也要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实现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联动的良好格局。
(三)构建新型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强化内部约束和财务管控,实现管理创新
农垦企业要进一步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财务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实现管理模式规范化,管理方式科学化,管理手段现代化,使财务管理工作在效率、质量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农垦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新模式。一是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建立企业首席财务官制度,完善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充分发挥其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和重大经营决策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强财务审计。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在农垦企业内部建立起快捷灵敏的企业信息网,把企业会计数据处理、销售和财务报表分析等信息相连接,及时反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信息,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强资金投入管理。主动研究企业内外部门情况,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预算论证,准确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筹资成本率,把好财务预算关,加大对在建项目和资金的财务监督,跟踪考核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避免出现投资失误造成的资金低效或无效现象发生。
十年来农垦企业的发展成就巨大,蓄积了巨大的能量,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农垦企业的下一个十年必将更加辉煌!
(作者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蔡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