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破解黄泛区农场改革发展难题

时间:2017-01-05作者:陈彦亮 来源:《中国农垦》2016年第11期

    经过65年的发展,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河南省重要的良种繁育推广基地、生猪养殖和出口基地、果蔬生产贮藏基地,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物质技术装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对外合作等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在现代农业发展、良种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建设、农业对外合作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但目前黄泛区农场在发展上也存在一些难题,迫切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破开迷局。
    第一招,争取将农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面纳入国家强农惠农富农和改善民生政策覆盖范围,破解政策渠道不畅难题。
    国家许多惠农政策、民生项目是对省下达,省又按市分配。黄泛区农场不在行政序列,没有行政代码,省里往往不予考虑,而市里也以“农场是省属农场,不归市管”为由不予安排,这样农场在争取农业高产“百千万工程”、高标准良田、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文化教育卫生等惠民政策支持时就存在着渠道不畅的难题。
    为此,我们建议由省农场管理局代表河南农垦履行与省政府强农惠农富农和民生政策全覆盖的衔接职责,在省级层面实行农垦计划单列,将农垦全面纳入国家强农惠农富农和改善民生政策覆盖范围,根据农垦管理体制和改革发展需要,稳步加大对农垦的投入。建议将农垦发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依法编制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及公共服务体系等规划时,将农垦纳入其中并同步组织实施。
    第二招,按照“内部分开、管办分离,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的方式深化办社会职能改革,破解社会管理“有职能、少经费、无编制”的难题。
    黄泛区农场作为一个农场职工群众和外来人口共同居住的“社会经济区”,具有经济性、社会性和区域性等特征。2006年2月,周口市人民政府已明文授予黄泛区农场全面行使辖区内行政管理的职能,统一行使农场辖区内的行政管理权。这一授权对黄泛区农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黄泛区农场目前的社会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现有的行政管理机构中农场自设的行政管理局虽有管理职能,但行政执法管理主体不合规,给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造成不便。二是2014年办社会职能改革后,省财政每年给黄泛区农场下拨一定的社会事业经费,但根据农场目前行政管理、社会事业发展、社区服务、民生改善等实际开支看,经费尚有较大缺口,需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三是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资格与地方相同,但农场无事业编制,从业人员在工资福利等方面与地方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农场改革,就需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解决执法主体资格问题,争取将农场现具有行政职能的局改建为周口市局的和分局,由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核定编制,人员由农场在现有人员中选聘,工资、经费由周口市政府解决或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解决。二是教育卫生纳入周口市事业单位编制,建立稳定的经费资金来源。三是争取将农场新型社区纳入城乡自治组织统一建设范围,纳入财政经费保障范围,财政在社区工作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建设上予以支持。并请求上级有关部门对农场办社会职能形成的债务进行甄别,凡属于政府应当偿还的债务纳入政府债务统一管理,符合呆坏账核销条件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招,将黄泛区实业集团打造成全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破解企业规模小、盈利空间小的难题。
    一是实施联合联盟联营战略,组建河南农垦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努力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以资本为纽带,构建科学的公司管理体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力争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优。
    二是立足在粮食主产省的角度,以推进农垦打造国际大粮商战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粮食主导产业,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调结构、提品质、补短板,努力构建完善的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
    三是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集成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加强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先行先试,进一步提高科技应用和推广水平。通过示范展示、科技培训、场地共建、跨区作业、产业带动等形式,有效地带动周边农村现代农业建设。
    四是完善合作机制,推进垦地合作纵深发展,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农户家庭经济、农民合作经济四位一体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村竞争力提高。充分发挥国有农场农业技术、组织化、机械化方面的优势,做大周口中垦现代农业服务公司,全面系统地开展从整地、播种、施肥、化除、灌溉、防病治虫到收割一系列田间管理服务,探索代耕代种代收模式。扩大种业和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做强做大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合作共赢。
    五是推进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争取省政府批准把黄泛区农场纳入国有农用地抵押、担保试点范围,盘活土地资产,增强农用地资源效能和融资能力。
    第四招,争取政府加大对农垦企业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缺口资金转移支付力度,破解职工养老保险缺少财政支持的难题。
2004年7月,黄泛区农场的职工养老保险就加入了农场所在地周口市的市级统筹。2015年5月以后,由于周口市养老金结余使用完毕,应由市财政负担的养老基金政策缺口转为由各县市财政自己负担。而农场又没有一级财政,在承担了企业应支付部分外,2015年农场多负担养老保险金4030万元。长此以往,农场有可能保证不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最终会影响到农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此,我们计划加大协调力度,按照隶属关系,争取将黄泛区农场职工和居民的社会保险费用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管理,黄泛区农场保证按照所在地省辖市的标准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缺口资金建议由省财政统筹解决或由周口市财政解决,以确保农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社会稳定。
    第五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发展空间,破解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人多地少”的难题。
人多地少既影响了职工收入持续提高,也限制了先进生产方式的推广运用,不利于示范带动作用的充分发挥。
    为拓展发展空间,我们一是鼓励职工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向场外发展,在壮大自身产业的同时示范带动农村;二是复制农场种子基地生产标准化模式,在周边县域参与土地流转,采取合资、合作、租赁、订单农业等形式建设专用小麦生产基地;三是在省会郑州经营好农垦商业公司、农开公司、农产品销售中心,积极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农场城市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城市经济成为农场经济创收的亮点;四是抓好农场在乌克兰、塔吉克斯坦等境外企业的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通过国内招商,吸引国内资本投资园区,入驻园区,形成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确保既“走出去”,又走得稳、走得好。

(作者系黄泛区农场党委副书记,黄泛区实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责任编辑:张 韧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