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文化元素 创新发展维度——对北大荒集团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思考

时间:2020-07-29作者:陈鸿雁 来源:《中国农垦》2020年第7期

如今,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越来越受青睐,不仅成为旅游发展新趋势,而且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作为我国现代化大农业的“排头兵”,有着“中华大粮仓”美誉的北大荒集团,应该在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上有一番作为。对此笔者谈几点思考。

一、融入文化元素 创新发展理念

北大荒要重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确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从理念、规划、资源、政策以及培育市场主体等五个方面对旅游、文化产业进行统筹,走出一条文化与休闲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以北大荒丰富的乡土文化为核心,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格调。

事实上,北大荒的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如展示黑龙江垦区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北大荒博物馆,展示面积10000多平方米,共设6个展厅,馆内藏品5000多件,展出2000多件,收藏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和视察北大荒的图片、文献等资料,有著名作家、艺术家歌颂北大荒的作品,其中不乏国家级珍贵文物,是一部全面反映三代北大荒人艰苦创业的历史画卷。展览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集教育性和欣赏性于一体。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窗口,展示共和国大粮仓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是一座现代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

又如,北大荒的生态旅游既有自然生态旅游,又有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其中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以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和发扬,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提高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并可通过开展广泛的科技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化生态的发展。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文化的灵魂,北大荒这方面的资源丰富多彩。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8510农场的当壁镇兴凯湖旅游度假区内,中俄界湖——兴凯湖烟波浩渺;国家一级陆路密山口岸,中俄贸易商场充满异域风情;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纪念馆,气势恢弘。来到这里,十万官兵、百万知青屯垦戍边的壮丽凯歌就会回荡在耳际。等等,这些得天独厚的北大荒特色文化,均是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有等深入挖掘的富矿。

二、遵循乡村规律 创新发展思路

近几年乡村游发展过度城市化,失去乡村本色。一些乡村旅游出现人造景观、圈地收费、生态破坏等过度商业化的现象,使泥土露珠的清香变得稀薄,乡村特色渐渐被丢弃,变得千村一面,魅力大减。还有的乡村为了让游客多掏钱,农业体验项目粗制滥造,古文化街则充斥店铺的吆喝声,过度消费乡村资源,把乡村旅游弄成了“一锤子买卖”。如此一来,同质化普遍,缺少精品,乡村游反倒最缺乡土味。真正意义上的休闲农业,绝不是凑趣、堆砌,沿途搭几个采摘棚,河面漂几只木船,村镇上布置一条土特产大街。套路化、格式化的规划设计,把乡村建成人满为患的大公园、游乐场,只能让乡土味越来越远。

北大荒集团亟需以北大荒文化为纽带,制定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旅游业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通过旅游聚集区的建设,统筹有效资源抱团发展,拉长延伸产业链,把相关旅游景区点串联起来,形成独具北大荒特色的精品休闲旅游线路。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要以乡村振兴为着眼点,以全域旅游为方向,打好乡土牌,为乡村留住乡土味,让乡村处处有看头、年年好风景。事实上,北大荒各企业也在不断地探索。如:近年来九三管理局全力打造“农业奇观、美在九三”特色旅游品牌,形成了以尖山、鹤山等农场为主的现代农业游,以嫩江、山河、嫩北等农场为主的农垦城镇游,以九三博物馆、荣军等为主的知青怀旧游等旅游线路。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要加强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可兴办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还可进行企业庄园开发,承载企业会议、商务谈判、员工奖励度假和旅游景观房产等功能,打造集生产、研发、销售、交流、教育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庄。

乡村旅游开发还有以民俗村、农家乐、特色村寨及其群落、生态环境和科普教育等为基础的模式和形态。但无论哪种形式的开发设计,乡村性是其灵魂,既要遵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内在要求,又要依据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现有基础,合理开发设计。

三、创新投入方式 形成发展合力

乡村旅游要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创立乡村旅游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企业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方式,扶持鼓励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开发旅游资源,多渠道筹集开发资金,鼓励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

1.集团、公司、乡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合作共建。这类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发挥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通过合理分享利益又各司其责。集团负责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乡村旅游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农民旅游协会负责组织村民参与地方戏表演、导游、工艺品制作、提供住宿餐饮等,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避免乡村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保护本土文化,增强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2.公司牵动农户,双方共同获益。这类具有旅游特色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通过引进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环境,指导乡村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俗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旅游者。这种开发模式充分考虑农户利益,在社区全方位的参与中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在参与式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这种开发还可演化成“公司+社区+农户”模式;公司与当地社区进行合作,通过社区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合作,但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则要经过公司的专业培训,并接受旅游公司的相关规定,以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

3.股份制开发模式。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可采取国家、集体和农户个体合作,把旅游资源、特殊技能、劳动量转化成股本,收益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通过土地、技术、劳动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企业通过公积金的积累进行扩大再生产和乡村生态保护与恢复,以及相应旅游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通过公益金的形式投入到乡村的公益事业,如导游培训、旅行社经营和乡村旅游管理,以及维持社区居民参与机制的运行等;通过股金分红支付股东的股利分配。通过股份制的乡村旅游开发,把社区居民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居民自觉参与,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作者系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