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时节,呼伦贝尔垦区一片繁忙景象。一块块农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各种机械正在作业,一切都那样的井然有序。很难想象,之前的几十年间,因为地企两家田块相互插花,草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哪块地属于谁,双方各说各的理儿,经常因耕种、放牧打草等问题发生纠纷。
201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正式启动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到2018年底,24个农牧场、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和科研所基本完成了权属清晰、无争议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权籍调查面积共计1660.3452万亩,无争议区发证1337.7445万亩,发证率达98.01%,农垦国有土地权籍调查100%。达到中央提出的权籍调查92%、登记发证90%的目标任务要求。
勇闯“深水区” 啃下“硬骨头”
土地是农垦最宝贵的资源,是农垦的立业之本。2017年11月10日,集团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农牧场场长和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垦区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打铁还需自身硬。垦区各级相关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明确职责,认真安排部署,组织精干力量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集团及所属各单位按照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农垦土地确权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统筹安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阶段工作稳步推进。
马不扬鞭自奋蹄。此项工作启动以来,集团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倒排时间表,层层压实任务指标。先后组织召开专项会议50余次,印发文件13份,编发信息简报17期;积极与市国土局协调各旗市区国土局、各农牧场和测绘单位共同推进土地确权工作,并多次深入基层进行督查和指导。
落地实干 划定“楚河汉界”
历史形成的与地方乡镇、林业草场和耕地犬牙交错、权属不清,扯皮争议,一直是困扰农垦发展的顽疾。划定“楚河汉界”不仅是明确农垦土地法理上的依据,更是为农垦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扫清障碍。
磨刀不费砍柴工。集团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学习领会《呼伦贝尔市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讨论研究招标工作相关事宜。
2018年3月12日和14日,共计9个标段的招标工作通过呼伦贝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并将中标结果进行公示,9家国内专业公司分别在24个农场开展工作。一项项捷报不断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评审会专家评审完成,人员培训紧张有序进行中,全面外业的测绘和补测工作完成,地类划分、权属界限认定和数据库建立技术指导梳理完成……
额尔古纳市境内坐落着集团下属的4家农场。近年来,地方农牧民圈地占地、挤占蚕食草场现象严重,农垦土地确权工作面临很大阻力和困难。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包常顺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会同政府工作人员和测绘技术人员吃住在一线,连续奋战15个昼夜,查底卷、看实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研究,一块地一块地商讨,最后全部顺利解决。
拉布大林农牧场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一直被土地、草场权属不清、使用混乱的问题所困扰,通过这次确权,基本完成了国有农垦土地的确权发证工作。根根界桩,犹如楚河汉界,让拉布大林农牧场和周边乡镇扯皮了多年的耕地和草场归属有了明明白白的说法。该场土地办负责人介绍说,农牧场通过土地确权,能够进一步查清宗地的权属、面积、用途,摸清自身家底,有利于企业发展;同时一证变多证适应国家农垦改革要求,还权赋能,最终形成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
针对垦区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缓慢的情况,工作组敢于向顽疾“亮剑”。2018年10月15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农牧厅联合组成的农垦土地确权专项督导组进驻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他们走遍了24个农牧场的田间地头、草场林地,对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全面督导。督导组通过采取座谈讨论、查验数据库等多种方式逐场、逐项、逐环节了解具体问题并给予协调解决。11月5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召开垦区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全面总结阶段推进工作会议,宣告该项工作全面收尾。
多点发力 打出“组合拳”
呼伦贝尔农垦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一度进展缓慢,引起了农业农村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农牧厅和呼伦贝尔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登记发证工作的攻坚阶段及时派驻专项督导组深入海拉尔、大兴安岭垦区现场办公,通过对重点地区的强有力督导,保证了确权发证工作的顺利、快速推进。
一项项得力举措,围绕土地确权这项中心工作向深处发力,呼伦贝尔农垦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农牧厅和市国土资源局的相关领导及专家多次到垦区进行现场“把脉”,为农场开出符合实际的一剂剂“良方”,有效解决了各单位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对相关政策法规把握不准的问题,为垦区土地确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遵循。
呼伦贝尔垦区地域广阔,涵盖耕地、林地、草原、水面、建设用地等多种地类,土地确权工作涉及国土、农牧、林业、住建、水务等多个地方职能部门。各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垦区各级相关单位、部门及测绘单位的多方强力沟通和密切协作,为本次垦区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牙克石市政府及国土资源局、农牧局和陈巴尔虎旗国土资源局认真负责、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的工作态度,在呼伦贝尔地区农垦土地确权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
“呼伦贝尔农垦土地确权工作的完成,农垦的土地资源更加清楚、资产更加明晰,这使企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对提升农垦资本总量、降低集团资产负债率,增强融资能力、抗风险能力和资源资本化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集团公司总经理胡兆民在2019年集团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郑重表示。
解决遗留问题 轻装前进再出发
目前,呼伦贝尔垦区已基本完成对权属清晰、无争议土地的登记发证工作,但仍有部分土地权属争议问题有待解决。下一步集团将继续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按照“依法依规、民主协商、尊重历史、先易后难、属地负责”的原则,增强协调和指导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妥善协调解决土地权属争议,做到调处一宗,登记一宗,发证一宗。从垦区实际出发,全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做到有据力争、有理力争,权属应确尽确、证书应发尽发,推进垦区土地确权工作全面完成。
集团及各单位将配齐专人从事垦区土地管理工作,完善相关硬件设施,切实做好《不动产权证书》和数据库的管理工作。一是妥善保管已经颁发的证书,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对证书中所涉及各类数据逐项核实核对,确保准确无误。二是监督指导各单位制定《不动产权证书及数据库的管理和使用办法》并严格遵照执行,做好数据库的保密工作,严禁将《不动产权证书》和权籍数据库随意外借外传。三是建立农垦国有土地管理信息平台,对垦区各农牧场国有土地数据实现动态、信息化管理。
未来,垦区将切实运用好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成果,为垦区的土地资源资产化、资本化改革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