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中国-中东欧友谊合作新篇——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举办

时间:2021-09-24作者:王盼盼 陈可馨 来源:《中国农垦》2021年第10期

9月1日,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在河北沧州开幕。论坛以“新动能 新篇章 新未来”为主题,700余位嘉宾和代表“云端”参会,共谋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中捷友谊农场)发展,擘画中东欧合作美好蓝图。本届论坛共达成合作成果58个,开幕式上,16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集中进行“云”签约。

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宣布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开幕,河北省委副书记、河北省省长许勤、副省长胡启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外交部部长助理邓励、沧州市委书记康彦民分别致辞。克罗地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部国务秘书娜塔莎·米库斯·齐格曼、捷克工贸部副部长马里安·皮耶查等嘉宾致辞。

本届论坛通过组织高端论坛、专题对接、项目洽谈、云上签约和友城交流等系列活动,汇聚国内外高端资源要素,发展新业态,促进经贸合作,拓展数字经济合作,打造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的高端开放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为新阶段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作出贡献。

因“农”生情 开启友好合作之门

沧州位于渤海之滨,一千多年前,这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方起点,帆船远航,让中国与世界相连。65年前,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友谊农场设立,打开了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大门。

刊发在《中国农垦》2020年第6期的《“友谊使者”的足迹》一文,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生动的记载。“一次历史性的友好访问掀开友谊的篇章。1956年,国家副主席朱德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作出一项重要决定:无偿援助中国可耕种7000公顷土地的全套农业机械。”“朱德副主席率团出访捷克斯洛伐克、并接受全套农业机械以筹建中捷友谊农场的消息,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国内各大新闻媒体传遍城乡……”周恩来总理致电威•西罗基总理表示谢忱:“中国政府已经决定把这批机器用来装备一个设立在河北省沧县专区黄骅县的国营农场。为了永久纪念你们的盛情,我们将把这个农场命名为‘中捷友谊农场’。” 数名捷克斯洛伐克专家来到农场,为农场工作人员传授拖拉机技术和农业科技,为当地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这片土地与中东欧友谊开启了美好历程。

农场的沃土上,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也绽放着中捷产业园区、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的绚丽之花。近年来,这里与中东欧经贸活动更趋活跃,成功举办过五届对外合作推介会暨驻华大使交往年会,取得丰硕成果。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创建后,2018年,基于中捷友谊农场(中捷产业园区)深厚的对外合作背景和广泛的对外合作成果,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设立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致力于打造“中国中东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国中东欧产业合作基地、中东欧国家产品展示贸易合作基地、中国中东欧文化交流中心”,并成功举办了两届合作论坛。

2021年初,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提出“要加强地方经贸合作,推进宁波、沧州等地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产业园建设”,对合作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第三届合作论坛的举办埋下了伏笔。

云端办会 汇聚高端资源要素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本届论坛以线上方式举办,比往年多了很多创新和亮点。论坛借助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举办高端论坛、专题对接、项目洽谈、云上签约等活动,探索创新线上论坛举办新模式、网上招商引资新路径,为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论坛指出,河北省积极推动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2020年,河北省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额达9.2亿美元,河北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累计投资12.6亿美元。截至目前,合作区落地项目60个、投资约18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论坛聚焦中小企业合作,认为中小企业作为全球数量最庞大、创新最活跃、影响最深远的企业群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合作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务实属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论坛建议,要顺应时代潮流,瞄准合作方向;开发合作动能,多管齐下、大胆探索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创新合作方式,敏锐捕捉当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动向;做好合作调研,找准合作契合点,发挥相关智库平台献言献策的积极作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帮助企业共克时艰;维护自由贸易体系,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拓宽中小企业合作领域,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开展广泛交流,实现各经济体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更多新增长点。

深耕沃土 合作区平台作用不断凸显

在“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近年来,河北省积极发挥合作区平台作用,在经贸、文化、教育、友城等多领域有力推动了省内外的对外交流合作。本届论坛应势而动,持续发力,以“云”为桥、以“网”为媒,通过前期对接洽谈,共达成合作成果58个,其中投资类31个、贸易类19个、合作类8个,涉及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对外贸易、教育合作、友城合作等多个领域。

合作区的设立为加强各国中小企业跨境合作提供了重要途径,为沧州提升对外开放、拉近与中东欧优质产业对接提供了有效平台。截至目前,合作区促成并落地对外合作项目60个,对外合作产业项目29个,涉及通用航空、高端制造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超过117亿元。

近年来,合作区重点实施了中东欧商务中心、中欧尼特拉风情小镇、沧州中捷北航教育园、沧州中捷通用机场改扩建项目、奥特莱斯国际购物中心的“五大先导工程”和中德精品电动环卫机械设备生产基地、西班牙可迪尔工业废气治理环保装备生产等一系列重点产业项目。全面加强与以中东欧国家为重点的欧洲各国在现代科技与服务、高端制造、绿色农产品等领域合作。

合作区还在传统友好交流基础上,打造了中东欧小镇,发展特色旅游,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民俗、艺术、体育等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致力于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港口枢纽城市、面向中东欧为主的全面开放城市、滨海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绿色智慧的创新发展城市。

目前,以合作区为平台,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各方共同努力下,“两点一线三中心”商贸格局已经构建成形,以国外斯洛伐克D1园区、国内中东欧特色商品展销中心为“两点”,以“黄新欧”国际班列途经线路为“一线”,以商务中心、商品集散中心、商品交易中心为“三个中心”,商品贸易覆盖亚、欧两大洲的20余个国家。

同时,合作区通过推动建设境外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投资设厂、劳务合作等,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在斯洛伐克D1园区内设立沧州特色产品展销中心,已有30家河北企业的特色商品入驻并进行集中展销。

责任编辑:王盼盼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