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1日,2020年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在广东省茂名市盛大开幕。大会由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茂名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高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农业农村部农垦局一级巡视员彭剑良,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主任李尚兰、副主任韩沛新,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郑伟仪,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少平等出席大会开幕式。
叶贞琴表示,近年来,广东持续加大支持力度,荔枝种植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发展平台不断壮大,有力推动荔枝“国内销”和“走出去”,品牌越来越响,建设了全球最大的荔枝种质资源圃,建成100个百亩绿色生态示范园,广东荔枝面积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是全世界最大荔枝产区,2019年全省荔枝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6倍。今年,广东将继续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引领,深入实施荔枝“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大平台”发展战略,在品质打造、品牌创建、市场拓展、文化弘扬和红利共享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推进广东荔枝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全面布局数字农业“新基建”,积极搭建国际、省际合作交流平台,有力推动荔农、加工商、贸易商利益联结,让更多荔农共享荔枝红利。
举办荔枝产业大会意义重大。李尚兰表示,2020年是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2020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严峻复杂、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稳住“三农”。荔枝产业涉及南方8个省份,全职从业人口超过100万人,是我国热区重要的支柱产业,荔枝产业的发展,关系到热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热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是荔枝生产大年,据体系预测,总产量超过250万吨,接近历史最高产量,叠加疫情影响,市场销售压力巨大。希望通过这次大会,打开全国荔枝产品销售的新局面。
荔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据陈厚彬介绍,荔枝的科技创新体现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研发的果园改造与高接换种技术、土壤改良技术、高效省力化技术、安全生产技术、开花与坐果调控技术、保鲜技术、多样化产品加工技术等,均得到广泛运用。在促进品种更新、产量增加、扩大销售半径、推动绿色生产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李尚兰表示,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围绕“一带一路”热带农业交流合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热作产品品牌打造,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联合打造的“中国国际荔枝产业大会”平台,从2017年起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已成为我国行业引领强、参与主体多、市场影响大的荔枝行业盛会,有力地推动了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大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富于创新。除现场到会专家学者以及种植、加工、流通企业代表外,还通过网络同步直播了荔枝大会盛况,并与粉丝开展互动,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好评。开幕式上设置“520用荔枝表达爱·战疫英雄致敬仪式”,用荔枝向“最美逆行者”广东援鄂医护人员致敬。为推动荔枝销售,大会特意设置“云采购”环节:叶贞琴在开幕式上与北京新发地市场负责人现场连线,推介广东荔枝;直播间主播连线日本经销商,现场确认采购意向;并举行了与十大荔枝主销区连线,“广东荔枝·世界共享”活动启动仪式等。此外,还开展了荔枝生态文化线路实地考察、参观全国荔枝产业成果展等,为产业发展牵线搭桥,促进产销对接、技术合作,为本届荔枝产业大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