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命运的交响曲

时间:2016-05-05作者:刘祖宏 来源:《中国农垦》2016年第1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我赋予西双版纳天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精神内涵,也是激励我不断奋斗的座右铭。”这是西双版纳天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勐海天健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原国营景洪农场下岗女职工黄坤发自内心的感慨。

挑战命运 喜获成功

    黄坤原是国营景洪农场十分场的胶工,1998年企业改制时下岗。当时,27岁的她刚与丈夫离异,一个人带着年仅3岁的儿子,天崩地裂的感觉,几乎压垮了她。在无数个深夜,黄坤心想下岗并不等于失败,一定要努力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2002年,黄坤不顾家人的劝阻和他人的冷嘲热讽,只身一人到景洪市开始收购废品,同时用赚来的钱与妹子合伙在景洪城边开了一家餐馆。由于餐馆较为偏僻,生意冷淡,收废品赚来的钱几乎都赔进了餐馆里。
    餐馆开不成了,黄坤改行做蔬菜买卖,逐渐积累了第一桶金。在蔬菜交易中,黄坤发现当地市场对马铃薯需求特别大。2003年,黄坤抓住商机,在勐海县勐满镇城子村委会的支持下,从事冬马铃薯种植和销售,从此走上了农业种植道路。
    2009年,黄坤成立了西双版纳天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率领团队进入勐海县勐阿镇小新寨进行冬马铃薯示范带动。在动员群众时,黄坤郑重承诺:“种植马铃薯所需农资由公司垫付。公司制定保护价,当市场价比保护价高时,随行就市收购;如出现亏损,由公司负责。”诚恳的态度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当晚就有32家农户报了68亩种植面积。
    为保障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她从曲靖种薯基地购买优质种薯提供给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坚持做到工作措施落实到村,科技人员落实到户,良种良法落实到田,技术要领落实到人。她以各种植点社员为主体,挑选出一批有责任感、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户作为冬马铃薯科技种植辅导员培养,并邀请种植、农机等方面的专家,对堆肥、播种、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控、收获等环节组织现场培训,让农户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
    2010年4月,马铃薯开始采收了。该村最高亩产量达2.65吨,按当时收购价计算,净产值3450元,农民增收14万元。4月29日,在小新寨举行冬马铃薯总结会暨兑付款活动,种植户买了许多鞭炮,从黄坤进入寨子直到离开,鞭炮声不断,全村像过年一样热闹。原勐阿镇书记在总结会上说:“勐阿镇的冬季作物产值突破了历史记录,在过去,平均2000元以上的净产值是想都不敢想,但今天我们做到了。我看到有的农户手里拿着七八千元,手都在抖,我也和你们一样激动,为你们高兴!”
    2010年10月,黄坤发动勐阿镇、勐宋乡等6个乡镇580家农户成立了勐海天健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形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到当年底,她已在勐海县带动农民种植面积达3650多亩,涉及6个乡镇1021户。
    几年来,合作社累计种植马铃薯2万多亩,为农民培训种植技术5000余人次,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让冬马铃薯种植成为勐海县“大春拿粮、小春拿钱”的重要产业。

越挫越勇 迎难而上

    在冬马铃薯种植产业蒸蒸日上时,勐海县勐宋乡的种植点却遭受了挫折。
    2011年4月,雨季比往年提早了2个多月,频繁的降雨造成该乡大面积爆发斜纹月蛾虫害,虽经农业植保专家全力以赴指导,还是难以有效控制,受灾面积达80%以上。因降雨过多,冬马铃薯茎块内部出现黑点,产品质量低劣,客户拒绝收购,种植户将面临严重亏损。
    为把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黄坤“违反”了对不合格产品拒收的约定,按照每公斤收购价高出保护价0.1元的价格亏损收购,直接损失40万元。提及此事,她说:“在我把损失留给自己,收益留给种植户的同时,也把希望留给了种植户和我自己。”
挫折激发了她迎难而上的信心。此后,她多次到丽江薄符种业、云南农业大学等地学习,还去了荷兰等国家进行考察,把先进的种植技术带回田间地头,服务更多的农户,支撑产业发展壮大。

打造品牌 惠民富民

    组织“西定小糯洋芋”市场开发,推出本地生态名特优产品。西定小糯洋芋在当地已有100多年种植历史,具有个小、口感香糯且营养丰富的特点。黄坤组织农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有效地促进西定小糯洋芋特色产业发展。
2011年,在西定乡政府的支持下,西定小洋芋注册了“西双版纳西定小糯洋芋”商标。为推介该品牌,黄坤带领农户在2010年昆明农博会、2011年广西东盟博览会、2012年云南省供销千社千品农产品展等大型展销会上,对西定小糯洋芋进行了全面展销,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产品的地头销售价也一路攀升,由过去的每公斤2元提高到了8元,亩均产值由过去的600元提升到了2400元。

适应市场 拓展产业

    在勐海县种植成功的基础上,黄坤把目光转向了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2012年底,黄坤到景洪市景讷乡建立了300亩的生态蔬菜基地,打造“景讷乡勐板生态示范园”。黄坤利用该村保护较好的农田生态环境,以及把当地养殖大户的鸡牛羊等粪便、下脚料等变废为宝,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高产低耗的无污染绿色瓜果蔬菜和畜禽产品。她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团队,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村寨的大量沼液、沼渣,少施或不施化肥,进行绿色生态种植。采用单体大棚,冬季适时调温,夏季遮阳蔽雨,基地采用绿色统防统控,工期分三年完成。目前,已投资500万元,建设单体大棚100多亩。项目建成后,将缓解景洪市蔬菜供需紧张状况,为食品安全监测达标作出示范,为生态蔬菜发展树立样板。
    谈及生态蔬菜,黄坤自豪地说:“我的蔬菜种植基地拥有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设备,我为企业制定了自己的标准,检测标准比国家标准都严。因此,我种植的蔬菜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作为一名农业生产带头人,黄坤深刻体会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也饱尝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她始终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是你拥有多少财富,而是你帮助了多少人拥有财富。黄坤说:“尽管我现在处于新的起点,面对诸多困难,但我相信天道酬勤,我坚信景讷乡勐板生态示范园会真正成为生态景讷、美丽勐板的和谐之村,为西双版纳高原热区生态特色农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忘初心 回报社会

    在企业发展中,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给了黄坤莫大的鼓励和帮助。为此,黄坤怀着感恩的初心,在贷款多、投资大、灾害严重的情况下,坚持做善事回报社会。
    几年来,她先后在景洪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汇集爱心,点亮未来”捐资助学义演活动中捐资了2万元,在景讷乡勐板村小组妇女到景洪学习考察时资助了5000元,在上海知青到景洪农场开展联谊活动时赞助了4000元。从2014年11月至今,每隔两个月,她都为景洪农场养老院免费送去蔬菜60公斤。2015年老年节时,她为勐板村两个村小组送去了150公斤的蔬菜……
    2014年,景讷乡勐板生态示范园遭受到严重的水灾,造成了上百万元的损失。11月初,黄坤想尽了一切办法还清了公司向银行贷款的100万元。面对巨大压力,黄坤说:“等经济条件好转了,我还要扶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继续感恩党和政府,尽力回报社会。” 
    现在,西双版纳天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冬马铃薯的种植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已建立起固定的州内和外省销售网络,是西双版纳最具实力的马铃薯种植经销商,是昆明子弟食品有限公司指定的州内冬马铃薯种植开发唯一合作伙伴。
    由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2010年12月,天健公司被列为西双版纳州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州级重点龙头企业,黄坤和州县6位专家共同完成的“勐海县冬季马铃薯产业化示范”项目荣获全州2010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4年,黄坤被评为“景洪好人”,2015年被评为“第五届云南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艰苦的创业叩开了命运的大门,奏响了下岗女工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命运交响曲。如今,黄坤和她的团队,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土地上带领更多的人实现着更大的梦想。

(作者单位:云南省国营景洪农场)
责任编辑:成德波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