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重点增实力 加快转型再跨越

时间:2012-06-27作者:田文俊 来源:《中国农垦》2012年第3期

 

把握重点增实力  加快转型再跨越   

文/田文俊

  2011年是安徽农垦重要的转型发展之年,垦区上下同心协力,奋力拼搏,共谋发展。经济发展正在稳步健康转型,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加快实施,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为完成农垦“十二五”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预计垦区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统一经营利润1.26亿元,增长20%。职均收入18784元,人均收入12166元,分别增长9.3%和6.9%;集团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12年,安徽垦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垦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转型发展,以现代农业建设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重点,以专业公司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农垦整体优势,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亮点工程,全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持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走出一条实体经济与资本经济相结合、内生发展与开放合作相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相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相益彰的安徽农垦发展之路。
2012年主要发展目标:完成生产总值22.5亿元,增长15.5%;实现利润14500万元,增长19.5%;职均收入21526元,人均纯收入14200元,分别增长14.6%和11.9%。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增长26%。

  一、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亮点工程, 树立示范带动的新形象

  一要继续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在集团公司2011年确定的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型、订单型、高效农业型、大农业型、生产与旅游休闲型5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基础上,按照经济发展与社会示范相结合的模式,科学规划各类示范园建设;以项目为抓手,加大对各类示范园建设的投入;以科技为支撑,提升各类示范园建设内涵和层次;以制度为重点,规范各类示范园建设行为;以标准化为核心,增强示范带动作用。沿淮农场要提高旱、水稻种植面积,沿江农场要科学安排作物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大农业亩均效益。积极探索淮南农场等城郊观光示范园建设模式,统一规划,招商引资,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尽快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加速推进3个部级、1个省级、6个局级示范场(区)建设,扩大各场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范围。
  二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按照垦区“十二五”高效农业发展规划, 2012年高效农业发展目标,一是优质水果生产。砀山果园场发展杏、桃、葡萄等特色水果,按照一个分场一个大棚园和职均一个棚的目标,实现大棚水果300亩;水家湖、正阳关农场重点发展草莓,实现大棚草莓1000亩。二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皖河、方邱湖、东风湖等场按照露天种植与大棚栽培相结合,发展大棚蔬菜2000亩。三是经济苗木种植。茶业集团所属4个场要建设苗木种植基地4000亩。四是现代生态养殖业。选择适合本地特色生产的肉牛、生猪、大白鹅、肉鸡等产业建设养殖小区,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五是发展休闲和观光农业。在寿西湖、龙亢、淮南、水家湖、皖河、正阳关、敬亭山、十字铺等场建设高效设施、农业风情、茶叶采摘等“一日游”为主体的休闲观光农业。要加强酒店业、通和房产及农场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合作。
  三要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对项目承担单位的管理,提高运行质量,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及时、真实上传信息,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合同建设任务。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协助企业做好追溯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企业的经营效益。积极引导和组织地方企业参加农垦追溯项目申报工作并加强监管。加强与省农委的联系,在垦区符合条件的农场开展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有效地保障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对地方农产品质量追溯企业的服务。
  四要加快农业科技推广运用。要充分发挥农垦科技推广能力强的优势,组织各农场申报2012年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加快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的应用,在垦区推广触摸屏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暨农作物种植查询系统。进一步扩大作物秸秆还田和水稻机插秧面积。继续深入开展阳光培训工程和百场、千户、万人培训计划。积极引进吸收消化物联网技术,争取进入全省物联网示范点并起引领作用。
五要推进农机改革试点。建立以农机合作组织为主体、农机股份制为基础、多种经营体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适应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需要,做到统一指挥调动、统一作业质量标准、统一维护保养、统一重大技术措施、统一停放保管的“五统一”。重点建设龙亢、寿西湖、潘村湖、大圹圩四个农场农机大院,使之成为安徽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新亮点。

二、全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 铸造集团经济的新支柱

  垦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农业产业化要按照“一年强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大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发展。
  一要做实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今年要做实资本金,完善土地作价入股,确定股本比例、产品定位、营销模式和盈利方式。皖垦种业要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科研体系,在扩大常规良种生产的基础上,进军“三杂”种子产业。加大种子销售力度。建立皖垦种业研究院。皖垦棉业重点是稳定形势,巩固现有的发展能力,调整股权结构,确定企业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敬亭绿雪公司要结合敬亭山场部改造,建设标准化名优茶加工厂,塑造形象,加大品牌营销,强化基地建设。倮倮米业年内要完成新项目建设并投入生产,加大产品销售,开拓营养米、精品软玉等附加值高的产品销售渠道,确保投资收益。安禽公司要抓紧鸡苗项目实施,力争产品在省内市场占有率达70%;防范经营风险,加强疾病防疫。
  二要做活产业化企业。按照产业趋同、地域相近原则,以资产、产品、品牌为纽带,加快资源向各专业公司整合,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建立和完善垦区农业产业化企业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机制,鼓励经营者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经批准后参股各企业。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公司按照相对控股原则,实行控股经营。集团公司每年从经营收益中拿出一定的资金投资农业产业化企业。

三、加快推进专业公司建设, 建立集团经营的新体系

  一要完善专业公司管理体制。皖垦种业要全力以赴,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向证监会发审委的申报工作,力争按计划上市。皖垦茶业要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建设,优化运行架构、组织人事、资产财务体系,努力构筑以经营为中心,茶业、黄酒、林业、地产为主业,社区管理等为配套建设的茶区新格局。皖垦食品要理顺子公司的关系,履行职责,做好规划,做实资产,完善制度,强化管理,规范运行。皖垦棉业要加强与各子公司的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巩固棉花基地,改变由农场包办包管的模式。通和公司要逐步充实本部机构和人员,加强制度建设,在农垦建筑公司完成改制的基础上,实现开发建筑资源的整合。黄山大厦酒店投资发展公司要按照体制集团化、投资多元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连锁化的要求,把经营模式建设作为重点,强化集团战略决策和要素配置,发挥集团的整体作用,着力提高经营效益。各企业要加强投入产出比例的研究,提高投资回报率,建立符合各企业发展的投入产出比。
  二要加强品牌建设。要按照中高端和安全优质的市场定位,集中打造“皖垦”主导品牌,使“皖垦”品牌由种业向食品业、高效农业产品、农产品物流等方面延伸,形成“皖垦”系列品牌。整合垦区现有品牌资源,茶业类名优茶和大宗茶分别统一打造“敬亭绿雪”和“绿魁”两个品牌;大米类分别按照食用大米和工业用粮集中打造“倮倮”和“金迈”两个品牌;面粉加工类产品集中打造“雁湖”品牌;酒类集中打造“青草湖”品牌。现有品牌可统一冠名“皖垦”。加强对垦区品牌商标注册管理,整合品牌宣传资源和资金,统一策划品牌宣传,实现企业发展与品牌宣传相同步,相适应。
  三要强化市场营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营销体系规划建设和营销队伍建设。加快皖垦食品营销中心建设,建立以集团公司相对控股的股份制营销大平台机制,实现以营销为龙头,带动农垦产品加工及高效农业基地建设的目标。要充分发挥酒店业经营网点的优势,开展农垦产品进机关活动。
  四要加快大项目招商选资。在做好垦区自有项目的基础上,全力寻求二三产业大项目。加强与省属企业和中央企业及其他垦区合作,选择具有较强实力、过硬资质、良好信誉的合作伙伴,采取投资入股和控股等方式,共同建设大项目。以垦地合作为平台,以土地为载体,积极与地方招商部门联手招商选资。

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拓展合作双赢的新领域

  一要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工作的指导。按照垦地合作开发管理办法、考核评价办法,认真总结近年来垦地合作经验和做法,对垦地合作开展的工业园区、土地商业运作、农业开发实行分类考核评价,落实相关奖励制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垦地合作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编制科学合理的合作开发规划方案。各合作开发农场要根据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做好具体规划,明确农业生产区、高效农业区、土地开发区等各类功能区,避免造成生产与开发的矛盾和冲突,变盲目开发为有序开发,变被动开发为主动开发。加强对合作开发协议规定的财政补贴返还等涉及垦区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地方政府按时兑现合作协议。各类垦地合作统一由集团公司与地方政府对接洽谈,提升合作层次和合作水平,增强合作的主动性。
  二要积极落实垦地合作开发项目。落实方邱湖平山开发、东风湖场部改造、祠山岗茶场苗木生产、龙亢农贸大市场和玫瑰苑、皖河农产品批发大市场、水家湖场部改造、九连山文化陵园、夹沟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敬亭山山南合作开发、白米山农场都市生态林业综合开发等合作项目,力争年内初现成果。积极推进十字铺、祠山岗、龙亢、寿西湖等工业园区合作建设,重点加强对敬亭山农垦示范园、十字铺经编产业园、祠山岗广德工业园区三期工程、淮南东部工业园区等地方开发使用垦区土地资源相对集中的大项目的督查和协调,严格按照合作协议及时兑现各项合作承诺,确保农垦当期收益最大化、长期收益制度化及失地职工利益。积极落实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指导意见,总结经验,破解难题,确保垦地合作开发顺利进行。
  三要进一步拓展“走出去”发展空间。今年“走出去”工作重点围绕项目建设和资金落实两个目标来开展工作。在抓好在津巴布韦已经开发的农场生产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扩大规模,同时继续推动与津方农产品加工、煤电项目、化肥等农用物资贸易等方面的合作。联合相关企业共同赴津开发农场。积极争取有关农业“走出去”专项资金,寻求政府优惠贷款,确保“走出去”资金落实到位。

五、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模式

  一要组织实施龙亢农场创新垦地合作发展模式试验方案。集团公司要成立组织机构,深入调查研究,组织相关领导和专家,进一步加强试验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政策研究,细化试验项目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尽快启动试验项目的实施工作,积极与省直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联系沟通,争取相关试验政策的落实;统筹安排龙亢农场农村改革试验区与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各项工作,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要积极试点垦区土地流转改革。第一,要在两田制改革和高效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发展垦区优质安全功能农产品为目标,组建高效农业发展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打造销售、加工、生产一条龙的“从田头到餐桌”的产业链。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和皖垦食品营销中心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和服务。第二,要积极探索以职工增收农场增效为目标,逐步改变家庭农场的单体经营模式,在稳定身份田的基础上,加快实现招标田的规模化、公司化经营模式。按照农场组织管理、分场经营的模式,以分场为主、管理人员和职工参股的方式,组建农场农业股份发展公司,使现行的家庭农场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流转。集团公司要及时总结大圹圩、华阳河两场农业改革经验,形成指导意见。条件成熟的农场,经集团公司批准可先行先试。鼓励有条件的农场积极流转农村土地,扩大农场农业土地经营面积,辐射农垦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增强示范作用。
  三要继续推进垦区企社分离改革。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关于企社分离改革各项规定,完善社区管理人员编制、经费预算、职能定位等项工作,强化社区管委会工作职责,促进农场生产经营与社区管理两分离。加快农场社区工作与地方政府接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农垦社区政策和资金支持,逐步实现社区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关注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工作进展,争取国有农场社区改革政策和资金。
  四要积极探索集团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快集团化改革步伐,从组织构架、人员调配、分配制度等方面,转变观念,调整职能,完善制度,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安徽农垦特色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国有农场公司制改革,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对在垦地合作中发展较快的龙亢垦区、皖南垦区和淮南垦区,成立投资发展公司,推进资产经营。

六、持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满足职工群众的新期望昐

  一要继续强化保障房建设。切实提高2009年廉租房入住率。加快2010年廉租房工程建设进度,力争上半年全部完成主体工程,下半年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年底前完成2011年廉租住房全部主体工程和危房改造三分之二主体工程。完成寿西湖农场796户居民淮河行蓄洪区及干流滩区迁建工程。及时启动和实施2012年5个场980套廉租住房项目建设和3818户危房改造工作。
  二要改善职工基本生活条件。启动垦区8.7万人安全饮水工程,今年重点解决十字铺和皖河两场2.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积极落实垦区农场道路三年规划,抓好2011年48.23公里农村公路项目的实施,继续申报剩余里程道路的新建改造项目,努力改善农场的生活道路状况。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将垦区纳入全省农网第二轮升级改造项目,争取垦区救灾支持,争取解决垦区部分农场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规范缴费问题。按计划兑现部分场余欠退休人员参保前30%基本生活费。加大对最低生活保障费用发放的督查,提高工作透明度。
  三是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加强对花园系列小区的管理,新建小区要引入物业公司,提供专业服务,严格管理制度,确保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小区。充分考虑职工生产生活方式,有条件的场要同步规划职工生产用房和农机库用房。充分利用春季植树造林之际,重点在场部、小区、广场和主要干道开展绿化,力求栽一片成一片绿一片。新建小区绿化要与主体建设同步到位。坚持文明创建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农场文明小区评比活动。
四要做好非职工就业帮扶工作。加强对职工家属、子女等非职工的管理和教育,以积极组织劳务输出等不同方式,引导非职工到工业园区或面向社会自谋就业。积极向地方政府争取政策,帮助非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参加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进一步提高垦区居民参加社保和医保的参保率,促进垦区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作者系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