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在宿舍谈论最多的是结婚这件事。我的老乡、校友也是我现在的同事,他们要结婚了。他们是甘肃不同地方的人,既为千里迢迢回家行礼而犯愁,又为还无着落的婚房而暗自着急。同是外乡人的我,已在天津成家,在农垦扎根,如果我不是毕业后就远离父母来农垦工作的外乡人,也不会体会到结婚这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对我们这些外乡来的一穷二白的大学生却有着不一样的滋味。当我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时,我深刻体味到了现实给予我们的苦难、平庸和尊严,还有幸福。
外乡大学生
又是一年毕业季,农垦的大门又一次向五湖四海的学子们敞开。当我这个已经出嫁的人还赖在宿舍不走,为每天可以在睡了五年的床上美美地睡个午觉而幸福的时候,乍一想又是一年毕业季了,场里肯定会有新的大学生分来,我是不是该给她们腾地方了?因为我知道“宿舍”就是她们在这里的家。2008年,我们一行八人从甘肃出发来到了同一个目的地——天津,寻找天津农垦。我们来自甘肃农业大学,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来到天津。我们自称外乡人……
从外乡人到农垦人的转变
用倒计时的方式迎接着落地的时间,到达北京,再转往天津,已是晚上九点多钟。外乡人到陌生城市的小心、谨慎,与眼花缭乱的霓虹灯格格不入,心中的隔阂是必然的。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也许出租车是最好的选择,只要有目的地就不怕找不到。面对热情揽客的出租车司机,却又多了点担心。几个人商量着是打表还是一口价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字眼映入眼帘,“农垦出租车”,真是他乡遇故知的激动。顾虑没了,放心的将自己交给了那位看上去敦厚的司机师傅。七月的天津又闷又热,无心看风景。单位早已下班,好心的师傅将我们带到了就近的宾馆,等待着第二天黎明的到来。
现在想来就是这样一段经历,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某些时候,要更多的相信别人,从打出租车开始,这样我们才能融入这个城市,这个城市也才会接纳我们。
接下来的报到很顺利,但我们却又要面对分别,去往不同的基层单位。我和一位校友分到了一起,同校的我们不曾相识,校园网上关于农垦集团招聘的一组名单却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一路的说谈让我们大家已彼此熟悉起来,在异地他乡多了一份踏实。因为我们是老乡,我们是校友,或许曾在校园用过同一张桌子,或许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擦肩而过。我们为能分到一个单位而高兴。
我们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被来人接走,只知道所去的下属单位叫红光农场。它隶属于北辰区青光镇,不远的一段路,却又一次经历了内心的激战。顺着104国道一路往北,道路两旁的景象让我们直犯嘀咕,怎么会被带进了小村子,这里的环境与农垦集团所在的繁华而宽阔的街区明显不同,这让我们这些在象牙塔那个优美、舒适环境里走出来的学子心理落差很大。不禁想到了书里所描绘的生产队时期集体下地干活、春耕秋收、杀猪宰羊的场面。我们四目相对,不言不语地又向窗外望去。
来接我们的劳资科科长仿佛看出了我们的心思,扭头轻声对我们说:“咱们周边的环境是差了些,但咱们农场可是一个农工商全面发展的企业,有做制造业的金龙钢管,农业有土地,种果树,还搞了特色旅游观光采摘。建厂20年的广大纸业公司更是将医疗票据业务做到了世界各地。新兴产业房地产也正在起步。”真是一听吓一跳,原来农场不只是种地啊,心里还真鄙视了自己一下,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却还这么固步自封,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这么不了解。没有了包袱和顾虑,对这里充满了好奇,信心又一次填满了心间。
蚊子差点打败我
在来天津之前就听说这里的蚊子很大很毒,不出意料,它们也以它们的方式迎接了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让我眼睁睁地看着黎明代替了月光。独自坐在床上掉眼泪,翻弄着父母的手机号码,却又不忍打扰。或许在一个人最绝望的时候总会遇见最美丽的风景。老乡打了饭送来给我,已经够让我感动了,谁料办公室的曲姐和总经理朱总来到我们的住处,朱总嘱咐曲姐赶快去买台空调装上,别让孩子热坏了。人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更何况是每日繁忙的总经理为了空调这么小的事亲自来到宿舍,此时的眼泪再也抑制不住了。
我们在广大车间实习期间,帮忙推车拉货、给票据塑封,下班后冲进澡堂洗澡。周末畅步田间,采摘新鲜而又最便宜的水果,大城市的喧嚣与我们无关,田间、果林是我们最奢侈的享受。
第一次当导游
时间过得很快,夏末秋初,九、十月份在农场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留在记忆最深处的是坐着大巴车,每人带着三四十个孩子穿梭在玉米地里掰玉米,滚爬在花生地里拔花生,埋在沙坑里玩寻宝游戏的场景。无意间体验了一次当导游和老师的感受。现在精品园被拆了,成为了历史,但每每给孩子们讲解丰富的科普知识后,学校老师那肯定的目光和竖起的大拇指,孩子们一张张收获后绽放的笑脸让我们愉悦。大家说我们为红光旅游采摘开启了新的里程,而我们认为是红光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宝贵的经验和乐趣。
这些年来,我们不仅工作在农场,也生活在农场,农场的每一个角落已经深深印在我们的心里。瓜果飘香的季节,更换好行头,我们又一次地踏上熟悉的土地,当好导游,做好服务,这里没有什么“大学生”的标语,只有农垦人勤劳的背影。
祝福他们
五年在别人的一生中只是一转眼的功夫,然而对走出家门、寻梦他乡的外乡学子来说,是漫长的。或许你已到达人生的上升期,或许你还沉浸在迷茫与曙光之间,行走在即将到达黎明却不知什么时候冲破云雾的低靡阶段,时刻准备着释放自己的能量。不管怎样,“先成家后立业”这句老话不会错,结婚应该是件幸福的事情,在农场扎根,做一名农垦人是件幸福的事情。现在已是财务科副科长的老乡,已经买好了回家的车票,当我问他当初为什么不在五一回去办事,这样可以有更充足时间的时候,没想到他给我的回答却是:“月初要结账,走不开,每到节假日大家放假的时候也是我们加班的时候。”还能说什么呢?祝福他们吧。
现在我们不会再对自己和他人说自己是外乡人,我们有同一个家,那就是天津农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农垦人。
(作者单位:天津市农垦红光总公司)
责任编辑:昝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