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场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各种矛盾也不断凸显出来,如何加强农场社区工作创新,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农场,是当前农场社区领导班子必须认真思考的大事。2015年,江苏农垦新洋农场将紧紧围绕“六个一”(一条线、一张网、一片园、一个台、一颗心、一家亲)来开展社区各项工作,从变革中找亮点,从创新中找突破,从升华中找特色。
“六个一”的具体含义和措施是:
一条线,形成上下贯通的轴线
“一条线”,即“一线牵、一线联、一线通”的对接机制。“一线牵”就是建立完善的社区工作制度和机制,坚持农场及社区全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做到上情下晓,下情上知,力争每月进行一次民情通报会,职工居民代表把本单位、本辖区的居民群众意见带上来,共商解决之计。干部要坦诚布公说问题,讲难题,逐一研究解决,件件当面答复,事事给回音,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一件件有落实。切实做到农场实行的制度政策居民能知晓,居民群众的呼声农场领导能了解的工作目标。
“一线联”就是要建立完善农场与社区“联建、联管、联教、联创”的“四联”工作机制。联建,即农场与社区及辖区单位资源优势共享、社区活动共办、社区管理共担、文明小区共创、党建工作共建;联管,即采取纵横结合的办法进行农场、社区交叉管理,推行双重管理;联教,即以农场牵头,开展居民大讲堂活动、举办居民教育专题培训活动,逐步提高广大居民群众修养和整体素质;联创,即积极引导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共同整治社区环境、提供社区服务,活跃社区文化,共创美好家园。
“一线通”就是建立疑难“直通车”机制,方便职工群众在任何情况下,有提出诉求的渠道。要继续沿用“书记信箱”和社区热线,“书记信箱”、社区热线要专人负责,做到每天查收对接,及时汇报处理职工反映的问题,并相应建立问题办理跟踪机制。
一张网,建立立体交织的管理网络
推行社区“一张网”管理,是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服务群众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的有力举措,是适应城镇发展、夯实基层基础、促进民生幸福的客观要求。“一张网”强调组织构架网和管理内容网。组织构架网就是保障体系,要做到一张网的全面覆盖。合理划分“一张网”的网络格局,做到竖到底,横到边,全方位,多触角形成框架,从责任化分工、规范化运行、制度化保障、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等构织网络要素。管理内容网即是表现在社区工作职能上,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按照“公共事务进社区、社区服务进网格”的要求,将民政、土地、计生、社保、安全生产、综治、文明创建等社区服务细化到每一个网格,真正体现社区职能管理全面化、资源共分享、服务零距离。管理基本要求就是做好网络的管理、教育、服务等工作,
要求社区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社区信息采集员、社情民意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区事务监督员、群众需求服务员等“六大员”。要大力开展“三活、四清、五百”活动,即: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组长、党小组长、志愿者都要成为本辖区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并能通过入户走访联系 群众,达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和百家亲。
努力实施“12345”工作法,即“一巡查、两走访、三必到、四必访、五必报”:社区工作人员力争做到每天至少到辖区巡查一次,一般家庭每年至少走访两次,随时掌握辖区的社情民意;对发生突发事件、居民有困难意外、邻里矛盾纠纷“三事”要必到,力争做到每月对困难家庭、流动人员、空巢老人、社区不良人员“四对象”必访,对不稳定因素、不安全隐患、环境不洁、外来人员流入情况、公共设施损坏等必须及时上报;切实做到“五勤”:眼勤、脑勤、腿勤、手勤、嘴勤,实现一张网的高效力、服务零缝隙。
一片园,实现场域美化亮化绿化净化香化文化
“一片园”就是将农场环境建设成为一片蓝天,一湾清水,一片绿草茵茵。上世纪90年代农场就提出了建设成为“远看像林园,近看似花园,细看是乐园”的构想,现在我们要通过“六化”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香化、文化)营造农场一片祥和天地,美丽家园。首先就要从治理环境开始:
居住环境的治理。居住环境的治理上要继续加大民生工程建设。通过近几年的民生工程投入,如街道两侧的灯箱广告,中心河风光带及黄沙河畔休闲带,填埋污水沟,铺筑道路,疏通下水道,兴建居民健身场所,改造城镇主干道绿化工程等都得到了职工群众的好评。要继续做好民生工程,打造亮化、绿化的家园,继续做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居民住宅区道路、排污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做好“菜园变花园”工作,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农场环境美化、亮化、绿化、净化、香化的程度,逐步形成“道路环环相通,路路有灯光,条条电杆有文化,处处是风景带”的农场建设目标,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
人文环境的治理。在人文环境的治理上,我们要注重加强对全体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先从领导干部抓起,掀起一场轰轰烈烈地大讨论、大学习,更新思想观念,加强业务知识和能力建设,大胆创新社区工作。要继续注重社区人文建设,开展好如“舞动新洋广场展示”等活动,经常组织开展居民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要继续办好老年大学,寓教于乐,重点要注重文化传承,激发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书画、绘画包括摄影等,使得农场文化传承不断,继往开来,更好地展现新洋人文气息,逐步让农场成为环境、人文一体的美丽家园。
一个台,展示正能量的大舞台
“一个台”就是农场搭台,社区指导,来提供居民群众展示自我的秀场,传递正能量、提升全员素质的大平台,大舞台。这需要我们写好剧本,当好导演。
继续写好居民爱心积分这个剧本。我们现在执行的居民爱心积分卡实施细则,对于提高居民素质,增强居民的社会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居民通过广泛参与,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今年,要创新激励机制,如结合积分开设爱心超市,以积分等并入信息平台进行管理与销费等,不断延伸居民爱心积分的作用。
继续做好大力弘扬志愿者服务工作,成立若干个服务团队,开展各类为民、便民、利民活动,传递正能量,将这一优良传统成为农场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自觉行为;
开展全场最美新洋人、好居民、好职工评选活动,来弘扬在各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以典型促效果;
组织宣讲团讲文化、讲传统、讲正气、讲和谐,利用这一平台逐步提升全体居民自觉接受教育的良好意识。继续完善老年大学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授课形式,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要充分发挥各协会作用,逐步促使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调整互助基金的设立方式,可采取居民募集,农场配套,专款专用,将互助基金用深、用广、用实,搭建平台的目的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一颗心,诚信服务职工居民
“一颗心”就是要求社区工作人员,一定要有一颗爱心、热心、耐心、一颗善心,有一颗火热的心,一颗愿意为之奉献的心,有了这样的一颗心,就能够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社区工作人员一定要本着对群众、对组织、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以一颗真诚之心对待居民群众,绝不能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要让“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请放心”成为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要设身处地为居民群众着想,真心实意帮民解忧,千方百计替民办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取得信任,才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多方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合理合法地用于农场对民生、助学、尊老、助老、扶贫、帮困等方面资金补贴。农场也将设立居民捐助基金,给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社会团体搭建平台,激发他们自发捐赠,农场也适当投入配比基金,用于帮困、扶贫、扶弱、助残等。通过爱心、热心、耐心、一颗善心的付出,才能真正做到“老百姓的事情有人问,老百姓的倾诉有人听,老百姓的公理有人断,老百姓的权益有人管”,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帮困落实在居民群众之中。
一家亲,实现和谐发展目标
“一家亲”的愿景,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为达到这一目标,除了认真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之外,我们还要深化农场各项建设,打造生态农场、绿色农场。要在农场各小区或各居委会开展一居一特色,一村(区)一品牌活动。三个居委会要在各自管辖区域内搞出自己的特色,城西居委会可以依托服装产业特点,大做文章;城中居委会可以依托文化中心,大做文化特色牌;城东居委会可以依托黄沙河大桥和公园建设,大做旅游特色牌。在此基础上延伸一村一品牌工作,如:选择几个村点作为示范点,进行全面环境整改,树立品牌,年底适时进行评比,选出“靓丽花园、文明楼宇、文明小区”等等。通过特色建设,使广大干部职工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区也将充满活力,真正实现政通人和全场上下“一家亲”的效果。
(作者系江苏农垦新洋农场党委书记、场长)
责任编辑:蔡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