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里的坚守

时间:2019-05-21作者:张晓琦 李光明 来源:《中国农垦》2019年第2期

我的人生,属于这片黑土地

在大兴安岭山脉西麓与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接壤的过渡地带,在莫尔格勒河和海拉尔河支流——特泥河几乎并行的怀抱里,滋养着大片肥沃的荒原。

上个世纪50年代,第一代农垦人来到这里战天斗地。六十多年来,数百万亩的黑土地在几代农垦人的接力创业中变成流金溢彩的田野,不断创造出高寒地带粮食生产的奇迹。

张晓平是土生土长的特泥河农牧场人。木工出身的父亲一生辛劳,亲历了呼伦贝尔农垦人胼手胝足的创业历程。父辈一代人对黑土地的坚守,培育了张晓平对家乡的眷恋和信念,张晓平说,我的一生和我的一切,都属于这片土地。

1978年,张晓平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农场工人。张晓平的农场工人生涯始于垛草,这是一件枯燥、繁重的体力活。最初那些年,张晓平一年四季起早摸黑在土地上打滚,春种夏管秋收冬储一系列侍弄庄稼的活计,在他那里已经不在话下。能吃苦,头脑又灵活,使得他练就了一身作为农场工人所应具备的劳动技能。他的人生在黑土地上,一如他的前辈,为黑土地付出所有无怨无悔。

年轻的张晓平肯吃苦、负责任又心灵手巧,生产队长看在眼里,认定他是个可塑之才,于是,就把东方红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交到他手里。时隔不久,还让他给农场修配厂的老师傅当助手——那是张晓平学手艺再好不过的去处。在那里,他也的确学到了本事。

1984年农场购进3台德国产E512收割机,因张晓平驾驶各种农业机械技术娴熟,维护、保养、修理手艺在队里屈指可数,理所当然地成为收割机的车长。这个车长一当就是十余年。

在张晓平看来,当车长不普通、不容易。他喜欢驾驭机械、爱研究机械。他感恩队领导信任他,能把生产队的这些宝贝交到他手里。从春耕前的机械检修到保养,一直到秋收结束,张晓平都会跟踪每台机械,他不能让其中的任何一台出现问题。“平时不注意保养与维护,关键时刻肯定掉链子!检修机械在于细,你糊弄它,干活时它就肯定糊弄你!”正如同事们所说:“张晓平对待收割机,对待每台农机,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

我们是农场的主人

张晓平认为,工人,是农场的主人,在自己的农场里,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种,都不能糊弄自己。

张晓平知道,先进农业机械代表着农场的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现有农业机械的作用和潜力,更代表着农场的管理意识、能力和眼光。有一年,生产队里进口了一台德国克拉斯联合收割机。这台进口的大家伙要比队上普通收割机的效率高3倍,能开着它在农场的麦田里驰骋,那是一件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这个大家伙,当然我开着最合适——张晓平理所当然地想着。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队长却做起了他的思想工作:如果论资排辈,这台克拉斯收割机应该由你来开,可是队里要考虑培养年轻人,让那些扎根农场的新一代农垦人发挥更大的作用。张晓平虽有不舍,但他也明白,培养年轻人是农场的长久之计。张晓平服从队长的安排,仍然开着手里的那辆旧车,但在年终单车作业量核算时,他仍然名列前茅。

在生产队里,有些农业机械不一定完全适合农场作业的特定要求。因此,对一些机械部件,要根据土地的坡度、土质、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适应性改造。

分管队长想都没多想,就把这个活交给了平时就爱琢磨农机的张晓平。接到工作任务后,他在播种机、收割机的作业部位设计、添加了一些小部件,以辅助机械更好地进行田间作业。新的零部件做出来了,张晓平开着安装新部件的农机下地反复试验效果,日夜揣摩改进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经张晓平改造的植树机、抛洒器、割晒机等机械,个个都能“入乡随俗”,干起活来灵活无比。

“技术就是助推企业腾飞发展的‘主引擎’,工匠就是为了攻关复杂项目而存在。”从入队开始,队里每当分配任务,他都主动请缨承担难度系数高、复杂程度高、质量要求高的“三高”任务。

2015年,因张晓平在生产队工作中贡献突出,自治区总工会特意为特泥河农牧场第二生产队创建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在此基础上,农牧场创建了“张晓平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了张晓平和徒弟们研究机械技术革新的创新基地。

充分利用工作室,为生产队提供技术服务,让生产队的农业效率更高,是张晓平念念不忘的心愿。M100割晒机原来只能割晒油菜和水飞蓟,但经过劳模创新工作室研究后加装散铺器就能割晒小麦了,而且比专门割晒小麦的机械割晒效果更好,工作效率更高,割晒速度提高10%以上。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自参加工作以来,张晓平已先后三十多次获得特泥河农牧场和分公司“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2004-2007年间,两次被评为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两次被集团公司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张晓平还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被评为呼伦贝尔市“十大金牌工人”。

面对诸多的荣誉,张晓平依旧怀着一颗平常心,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用踏实的工作、无私的奉献,在农垦的这片热土上延续着父辈的梦想。

黑土地上,有我们的未来

2011年,张晓平告别30多年机车手生涯,就任特泥河农牧场第二生产队麦场场长。

对于麦场、对于管理,虽然之前工作中有所接触,但要自己挑担子,他仍感觉千头万绪,挑战和压力都很大。接过重担就是接过责任,做一件事就要做好,在这样的问题上,认真了大半辈子的张晓平不会马虎。

张晓平认为,黑土地的未来,属于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黑土地,是所有农垦的未来。

生产队里,春种夏管秋收冬储一系列工作,麦场也是重要战场。 作为麦场场长,张晓平工作比原来更忙,平常难得照顾家里。春播期间,麦场要每天拌种子、出种子,每个工作环节都要统筹安排。秋收最忙时,每天,麦场的人员、机械、物资、粮食等,他要合理调配、管理手中的所有资源,想方设法高效低耗地完成各项作业。他夜里和衣而睡,早上爬起来洗把脸就开始忙活了。其他工人早晨六点上班,他五点就到岗,工人晚上七点下班,张晓平要工作到七点半、八点钟,甚至要忙到深夜十一二点。从给工人记工分、记出勤这些细节到列出第二天的工作计划,都要他自己一手操办。不出多长时间,他成了麦场管理的行家。

老伴常管他叫“野人”,家里起土豆时他告诉老伴:自己拎!家里有个大事小情时,他告诉老伴:你自己办!然而,同事谁家遇到困难、有个大事小情、红白喜事什么的,他都带着麦场的工友们忙里忙外,比自己家的事上心。张晓平也觉得,自己的做法对老伴不公平,但老伴挺理解他。

张晓平新买了一辆电动车,充一次电能跑70公里,别人一般可以用两三天。但张晓平忙,每天要给电动车充一次电,70公里一天跑完,物尽其用。

张晓平的手头,有个10公分见方的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张晓平心中的许多“大事”:种子、粮囤水分、检斤过秤、商品粮出入库数据等等,麦场工作事无巨细,都写进小本子里。这个小本子,是张晓平的“掌中宝”“云平台”。

秋收小麦入场的一天,突然一阵急雨袭来,他二话没说和同事一起直奔晾晒场抢救小麦。一场“遭遇战”下来,大家的衣裤鞋全湿透——夏秋风雨,冬春霜雪,这样的场景,在张晓平这里司空见惯。农垦大地哺育了农垦人,农垦人用自己的质朴、勤劳回报大地——从新绿盈野的春天,到遍地金黄的秋收时节。

在第二生产队麦场的西南角,有一片绿意盎然的生态园,这是张晓平分管的队里专用菜园,也是特泥河农牧场实施“五个标准化”工作以来,职工生产生活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体现。170多平方米的大棚承担着职工春播秋收应季蔬菜供应任务,整个春夏秋三季都种植各种应季蔬菜,看着亲手种的韭菜、菠菜、香菜、黄瓜、豆角、茄子、辣椒、角瓜等摆在生产队的餐桌上,张晓平看着心里别提多高兴。不能小看这些大棚,它们在张晓平的心里,如同当年的新型进口机械一样贵重:那是农垦人的故土家园,是农垦人的情怀寄托,是农垦人安居乐业的象征,更是农垦人矢志振兴事业、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一簇希望之花。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日报社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