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单产 全力以赴强保障

时间:2023-09-26作者: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来源:《中国农垦》2023年第10期

湖北农垦下辖65家国有农场,拥有土地面积553万亩、耕地216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10万亩,年产量18亿斤。今年以来,湖北农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农业农村部部署要求,以稳面积、攻单产、多增产为目标,以品种推广、技术应用、要素集成为重点,全面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积极组织开展“大比武”竞赛,全力打好稳粮保供攻坚战。

今年,湖北农垦夏粮夏油再获丰收,60万亩小麦总产20万吨,26万亩油菜籽总产4.53万吨,百万亩水稻长势喜人,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

一是统筹部署推进。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农垦纳入全省农林牧渔业稳产保供考核范围,统筹推进粮油主要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努力当排头、作示范。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省级统筹、市县落实、农场实施”的工作机制。省农业农村厅成立由一把手挂帅、厅领导带队、相关处室和厅直单位参加的工作组;市、县农业农村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督促指导;农场细化措施,分解任务,全力推进单产提升行动落实。

三是形成工作合力。省农业农村厅强化农垦、种植业、农机、农技等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所高校合作,组建专家组,强化技术保障;引导农场主动与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对接,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科技支撑,助力单产提升

一是明确技术路径。根据生产实际,分作物、分区域制定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单产提升技术路径,印发各垦区和农场组织实施。

二是强化技术集成。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集成高产高效技术及模式。“潜江市虾稻共作中稻绿色种植”、“五三农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清河农场稻茬小麦机械化播种高产栽培”等3项技术模式,入选全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高产高效技术及模式。

三是加强技术推广。及时制定印发秋播生产、冬春田管、冻害恢复、虫口夺粮等技术指导方案,围绕田间管理、机械化生产、病虫防治、防灾减灾等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覆盖3.4万人次。在官庄湖农场举办全省农业科技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展示推广农垦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发挥农垦示范带动作用。

三、夯实生产基础,促进产能提高

一是推广优质品种。因地制宜推进高产、稳产、高抗和专用型优良新品种,全省农垦粮油主要作物优质良种推广率达到100%。潜江、荆州等虾稻共作垦区推广生育期短、株型紧凑、抗病抗倒、高产优质品种,其中虾稻1号最高亩产超过700公斤。襄阳、荆门垦区推广中油杂501、大地199等油菜高产品种,高产示范样板田亩产达到260公斤。

二是提升耕地质量。实施农垦国土整治、农场全域国土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累计整治土地(含高标准农田建设)207.6万亩,整理率达95.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6%,耕地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强化装备支撑。垦区农机总动力173万千瓦,农机总量8.2万台套,大中型农机8600多台,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5%,高出全省农村近12个百分点,粮油主要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

四、开展比武竞赛,打造高产样板

一是组织开展“大比武”。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农垦局提单产“大比武”活动部署要求,制定印发《2023年湖北农垦提单产“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聚焦水稻、小麦、玉米、油菜4种作物,开展比武竞赛,今年力争打造单产提升农场22个,高产示范样板区62个。

二是分级科学测产。为确保“大比武”活动公平公正、取得实效,今年5月,采取“农场自测+市县核测+省级抽测”的分级测产方式,完成小麦、油菜共28个参赛主体的实收测产,测产结果显示,小麦、油菜单产最高增幅分别达到40.8%、25%,带动垦区小麦单产总体提升1个百分点,亩产达到332.78公斤,高出全省26.3%。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微信、抖音等多种媒体,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挖掘推介高产典型、先进事迹,充分调动了农场、职工参与单产提升行动和“大比武”活动的积极性。

下一步,湖北农垦要借鉴兄弟垦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再鼓干劲,再添措施,持续推进“两大行动”,聚力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湖北农垦力量。


责任编辑:王盼盼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