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农垦第二医院是粤西地区唯一坐落在乡镇的二甲医院,常年门诊、住院量18万多人次,绝大多数是最基层的老百姓。在该院500多名医护人员中,有一个叫毕君富的医生,总是面带笑容,用流利的雷州话,对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说:“您好!我是毕医生。”
有追求的毕医生
简单而亲切的自我介绍,展示了一名医生的自信。可就是为了这句话,毕君富付出了整整十年的不懈努力。2004年7月,南华大学医学院毕业的毕君富,来到雷州半岛腹地的农垦二院。他先是在小儿科跟班,负责5张床位病人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及做出处理方案等一系列工作。虽然学了5年专业,但就是这样起码的日常工作也难于完成,因为病人只会说雷州话,而刚从外省过来的毕君富一句也听不懂。
开始的时候,有患者来就诊,他不敢接待,总是想办法推给其他的医生;慢慢地,尝试通过动作比划、手写、模仿、找人翻译等方式,尽可能与就诊者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毕君富完全可以用雷州话与病人交流了。
毕君富认识到,语言交流只是一个基础,只是一种工具,作为医生,必须有高超的医术。
2005年7月,毕君富被安排到心内科,因为是大内科,什么病人都有。为了加强医学基础理论、专业相关边缘学科知识学习,他经常深入一线,多看、多听、多问、多做,积极参加教学医疗查房、病例会议讨论、各种学术活动等。对一些疑难病症,随时向上级医师请教或查阅书本,结合临床需要,分层次地熟读教科书诊治常规手册、权威专著、期刊杂志,认真摘录其重要部分,以文摘卡片、笔记本、电脑等方式积储起来。坚持写医疗日记、读书手记、案例综述等, 及时对各个阶段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并视情况撰写论文,先后在《中国介入医学》、《实用心脑肺血管病》、《临床肺科杂志》等国家级、省级专业期刊发表医学论文多篇。
作为医生,除了广泛的理论学习外,毕君富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病人的身边及其内心。他认为,医生面对的不单是疾病而是病人——具有生物性与社会性且正在遭受疾病折磨、急切盼望帮助的特殊人群。这就要求医生必须在为病人的服务中学习与提高,通过形体、语言、技术等深入病人的心理世界,用最小的痛苦、最少的费用,取得最佳的疗效。
有水平的毕医生
为了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病人,毕君富还先后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广东省人民医院霍英东心脏中心进修学习。他于2010年取得了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同年又取得全国执业药师资格;2013年晋升为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成为当时所在医院科室一次性考试、评审通过且唯一获得心血管内科专业高级职称的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
这时候的毕君富,因为能讲一口无障碍的雷州话,加之医疗资格、医疗水平的提高,名声也越来越大,找他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据初步统计,最近几年,每年接待的门诊及住院病人近6000人次,用自己的回春妙手改善了很多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2012年7月21日下午,毕君富临时接诊了一个不明原因昏迷的18岁少女。患者送来医院就诊时已经昏迷三四个小时,出现癫痫大发作和呼吸心跳骤停。他立即组织抢救: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心外按压心肺复苏,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结合自己积累的临床经验,及时作出了药物中毒的准确判断。经3次电击,抢救八十余分钟,患者心跳恢复,在对生命体征严密监护下给予持续血液灌流及透析十余小时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经过连续三十余小时的救治,患者终于脱离危险,一个花季少女在毕君富不言放弃的坚持下获得了新生。
2013年9月10日晚上9点,毕君富接到雷州市北和镇一名家属的紧急来电:“患者晚上7点左右吃饭时突然出现头晕,随后口齿不清,右手持筷不稳……”大概了解情况后,毕君富立即叫了救护车,带上急救药品,亲自上门救治。通过简单询问病史、详细体格检查,考虑是“脑中风”后,立即将患者抬上救护车。同时通知医院CT室值班医生,做好准备,晚上9点45分到达医院。经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后,考虑为 “脑血栓形成”。毕君富心里明白,这种病最好在6小时内溶栓,超过这个时间段,溶栓出血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大。晚上10点,经患者家属签字同意后,予以静滴尿激酶100万单位溶栓;晚上10点30分,患者开始言语清楚,右手也可以抬起持物,度过了危险期。经过半个月的连续治疗,患者完全康复。出院时,年仅45岁的女性患者泪流满面,紧紧抓住毕君富的手说:“谢谢您,谢谢您救了我的命。”
有爱心的毕医生
真正的好医生,不仅要有救死扶伤的高超技术,而且要有无私奉献的大道爱心。正如毕君富喜欢并践行的一句医学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2012年5月的一天,毕君富接诊了一位来自徐闻县海鸥农场患高血压多年、因半身偏瘫入院的病人。经过仔细检查和针对性治疗,几天后,患者肢体可以活动了,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为了表示感谢,患者家属顺手用一个香烟外壳裹了300元钱,并在上面写了“你是好医生、我们全家人感谢你”,硬要塞给毕君富。在拒绝不了的情况下,为了抚慰家属的心意,毕君富收下后又巧妙地将这300元钱转给病人交了住院费。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毕君富身上有很多。还是在小儿科上班时,有一个患儿严重营养不良。由于患儿从小多病体弱,先后去多地求医,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债务。有一天早上查房,毕君富看到患儿母亲在给他喂食白粥,就问:“小孩的病情需要加强营养,吃这个怎么行呢?”患儿父亲赶紧把毕君富拉到一边,悄悄地解释说:“家里能卖的全卖了,实在没有钱了。这次住院也是向远房亲戚借了500块钱,还不知道够不够。”得知这些情况,毕君富立即从口袋里拿出100元钱给患儿的父亲。其实这时候的毕君富刚刚参加工作,每月工资只有700元。
毕君富的真情付出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信任。2010年12月,医院内科住进了一位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心功能不全”多年的病人。离上班时间还有十几分钟,毕君富就来到了办公室。此时,突然听到病房里急切的喊叫声,凭着医生的直觉,毕君富没多加思考,立即跑到患者床前组织抢救。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乃至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但一个小时后,患者还是没能抢救过来。现场抢救的场景把患者家属都感动了,他们对毕君富说:“你们已经尽力了,谢谢!”
雷州市英利镇大桥上村,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患慢性肺心病多年,反复发作,后经人介绍找到毕君富。经过毕君富一段时间的精心调养,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了方便老人,毕君富前后4次三更半夜叫上车、带着救治设备及药品奔赴40多公里颠簸小路,主动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为了感谢毕君富的一片热心,后来老人硬要送给他一只老母鸡。几个月前,老人因病情加重离开了人世,但他送给毕君富的那只老母鸡仍在活蹦乱跳,成了医生和患者之间友好相处的见证。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在很多地方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年轻基层医生的毕君富,敢于并坚持亮出自己的名片:“我是毕医生!”这不仅展示了一名高技术医生的自信,更昭示了一名大爱心医生的自豪!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农垦局宣传处)
责任编辑:蔡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