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离不开项目支撑。狠抓项目建设,做大固定资产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湖北省国营龙感湖农场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聚焦项目建设,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坚定不移地推进“四大行动”,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做好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力争上游。
一、发挥优势引项目
坚持效果导向,提高项目建设的质效。农场克服招商引资瓶颈,有效招客商、引项目,着力点放在结合农场特点、彰显农场产业优势上来,力争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主要是打好“四张牌”,聚集一批项目。
一是用好国营龙感湖农场的名片,着力发展现代农业项目。要发挥农场是国家粮食重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国家队的作用,引进市场主体开发绿色、生态的农业项目,形成适度规模优势,建设现代农业庄园。
二是用好国家级龙感湖自然保护区的名片,项目取舍上有所为也有所不为。龙感湖农场毗邻国家级龙感湖自然保护区,其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与农场辖区相互交叉重叠,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着力将农场打造成国家级龙感湖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屏障。表现在项目取舍上态度更加鲜明,在项目引进上提高环保准入门槛,限制高污染项目进入。同时,倒逼辖区内企业向绿色、环保型的目标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用好龙感湖农场洋湖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的名片。在农场虾稻共生基地全域覆盖的基础上,做强做大虾稻产业,引进市场主体建设小龙虾综合交易市场,发展冷链物流业,引进小龙虾加工企业,提高小龙虾产品附加值,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小龙虾产业链条。
四是用好中部地区纺织面料生产基地的名片。龙感湖农场共有46家纺织企业,其中纺纱企业15家、织布企业28家、服装企业2家、印染企业1家,拥有纺纱50万锭、织布机7000台(套)的规模,被省经信厅确定为2018年全省重点成长型鄂东龙感湖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予以重点支持。围绕纺织全产业强链补链,农场将重点引进织布项目,延伸上下游配套产业,构建“纺纱、织布、印染、服装、贸易”全产业链。
二、创新思想谋项目
在项目谋划上要契合龙感湖发展定位,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做到精准谋划,接地气。
一是坚持特色发展谋项目。绿色是龙感湖的底色,要紧扣“三大攻坚战”的要求,加快实施生态修复项目。要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五个一”产业提升工程,谋划好农业、工业、旅游业项目。
二是坚持品牌发展谋划项目。围绕打造绿色纺织产业园,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化工业绿色厂房,让企业承租入驻,建成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数据中心,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和仓储物流,通过现有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和招大引强、选商选资,力争三至五年内,形成纺织产业“航空母舰”。既打造生态小龙虾的品牌,又打造生态米的品牌,加快虾稻“三品一标”体系认证,创建地标优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依托“互联网+”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延长产业链条。
三是坚持创新发展谋划产业。补齐服务业短板,努力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着力发展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题的旅游业,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加强洋湖观鸟景点建设,聚集人气,形成规模和特色,结合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打造梨花园、格桑花海等观花景点,使之成为网红打卡地。
四是坚持协调发展谋划项目。加快“共享龙感湖”建设。积极创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结合拆村并队,建设集中区,坚持以产业化为支撑,打造田园综合体,建设现代农业庄园,将农场建成宜居宜业的农垦新型城镇。
三、精准发力抓项目
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意识,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大建项目,建大项目,擂响“项目推进年”的战鼓。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做到精准发力、持之以恒抓项目。
一是强化示范推动,着力实施精品项目工程。大力实施小龙虾水稻效益双提升工程。发展绿色种养模式,积极探索与互联网平台第三方合作,推广“智慧农业”“私人订制”,实施洋湖分场万亩国家级虾稻示范基地提质增效工程,创建“万元田”样板,实现虾稻基地全域、全流程、全天候实时监控,对农业生产安全进行有效监管。
二是强化品牌推动,着力实施地标优品工程。按照“一县一企一品”,打造龙头企业。创建一批以“天鹅”米、“龙感湖”小龙虾、“龙湖寿仙”黄籽油等为代表的地标优品。强化与淘宝、天猫等第三方平台合作,推动地标优品整体入驻,扩大品牌影响力。深入开展农超对接,开展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申报,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认证体系,实现生产、销售全流程质量安全信息追溯,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信息,筑牢“舌尖上的安全”。
三是强化培育推动,着力实施进规入限工程。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支持企业实施技改项目建设,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实现企业进规增效。加大对后备成长型企业支持力度,加强管理,挖掘市场潜力,提高产品档次,增加效益。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扩规扩能、做大做强。
四是强化置换推动,着力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建立“清园退园”机制,加大对僵尸企业处置出清,盘活闲置资产和土地。综合运用市场和法律的手段,加快推进力欧石材、龙福金属、艺石坊等“腾笼换鸟”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腾笼换鸟”使一批招商引资项目成功安置,实现双赢,加快推动龙感湖工业园区“满园扩园”进程,实现“满园春色”。
五是强化投资推动,着力抓好“双资双转”工程。坚持效果导向,提高项目开工转化率、投产转化率,把客商意愿变成真金白银投下去,变成看得见的现实生产力,激活民间资本。建立政府性项目谋划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农场各部门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有关项目资金,形成合力抓项目的机制,充实在建项目库和谋划项目库,用好财政项目资金。
六是强化链条推动,着力实施补板强链工程。要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推广“旅游+”“农旅结合”模式,扶持发展一批龙感湖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规划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延长小龙虾产业链。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坚持城乡一体,协同推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推进交通、农业、水利、信息、能源、教育等设施配套,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七是强化服务推动,着力推进优质服务工程。要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服务企业行动,强力推进“两月一单”活动,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要求,全力为企业(项目)帮难解困,落实一月一督办一通报工作机制,为企业解决办证、用电、外贸出口退税等困难,完善政银企合作贷款模式,扩大信贷投放,引导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力争今年“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新增2家以上,新引进1家金融机构入驻龙感湖。
八是强化节会推动,着力推进节会经济带动工程。积极组织场域内市场主体参与国家、省、市、地标优品博览会、农交会、推介会、论坛,使农场的地标优品整体对外参展。策划举办“龙感湖小龙虾美食节”、“首届龙感湖纺织品贸易洽谈会”。引进市场主体来农场合作发展,投资办项目,同时将农场大米、小龙虾等优质农产品和棉纱、布匹等优质工业产品向外界宣传推介,跨越古雷池,走向全国。
(作者系湖北省国营龙感湖农场党委书记、场长)
责任编辑:蔡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