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加快推动广东垦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4-19作者:支光南 来源:《中国农垦》2020年第9期

近期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面系统呈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党和人民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重大理论创造、重大战略部署、重大思想引领,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是高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旗帜,进一步学好用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著作,为我们科学运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提供了科学指南。广东垦区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加快推动垦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不懈努力。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准确把握当前形势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方略之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品格。《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真挚情怀和一切为了人民的不渝初心。广东垦区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总书记至深至厚的人民情怀,自觉对标看齐,深培厚植对人民的真挚情感,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垦区改革发展各项决策部署中,落实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共享新发展理念, 把提升广大职工民生福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质高效地加快推进各项民生工程,持续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快速推进农场生产生活融合发展,营造和谐安康、幸福祥和的垦区风貌。

(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用一个专题的篇幅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重大思想观点。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年,这一年,有许多硬仗要打。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沉着应对,在部署持续做好“六稳”的前提下,作出“六保”的决策部署,强化问题导向、夯实底线思维、彰显民生情怀,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定下基调、指明方向。在疫情蔓延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双重考验面前,今明两年我国经济环境都将非常困难。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足、回旋余地大,必将能率先走出谷底、迈向复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我国二季度经济增长已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广东垦区上下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胸怀“两个大局”,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增强发展的信心决心,以“六稳”“六保”为抓手,咬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放松,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为垦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跑好全面建成小康垦区“最后一公里”而奋斗。

(三)提高站位,把握大局,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对我国进行全面封堵,对我国香港、新疆等问题进行变本加厉、毫无底线地抹黑攻击,甚至推动经济“去中国化”。从国际形势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世界经济低迷,一些国家经贸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巨大调整的可能。从国内形势看,中国经济已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加速转变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这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长远发展战略,同时洞察国际形势变化,作出的重要判断和决策部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供需梗阻,在提高供给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一方面要做好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另一方面要坚信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坚信中国的发展壮大谁也遏制不了,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无论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还是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广东垦区上下要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正视当前垦区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农场经营能力弱、东西两翼发展不平衡等短板,以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动能、以推动科技创新培育内生动力、以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经营活力,不断为发展开辟新空间、提供新动能、创造新条件。

二、深刻认识垦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谋划好推动好垦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强调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经济的鲜明特征。广东垦区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形成了国家战略资源和城市安全食品两大主业板块和一个支持板块,产业体系比较健全,走出去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和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两个“3年任务”按期完成,经济发展迈上了新水平。但是距离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主要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精简高效、充满活力的集团运作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垦区企业治理和内控管理不够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的运行还不充分,董事会的决策作用、高管层的经营管理作用、监事会的监督制衡作用尚未完全理顺,企业内控管理有待完善。

——垦区产业发展水平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垦区天然橡胶、糖业等产业还处于低端环节,产品附加值低,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不强;畜牧产业受非洲猪瘟影响较大,产业产能释放和扩张受到限制;企业精细化管理仍存在短板,部分企业生产成本管控与同行先进企业有差距;部分农场经济比较薄弱;产业集团与农场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产业集团对农场的带动作用总体上还不够明显,在构建产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农场统一经营能力较弱,经营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亏损面较大。除了橡胶农场外,其他大部分农场统一经营能力较弱,自营产业发展不足,自营效益较低。农场亏损面较大。由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资源等原因,垦区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农场城镇化水平不够高。垦区国有农场城镇化水平为43.6%,不仅低于全省7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60.6%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公共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改善。非农产业不够发达,人口聚集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谋划好“十四五”规划,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促进垦区改革发展。“十四五”期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继续深化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进一步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国家战略资源和城市安全食品两大主业板块,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开发建设、酒店旅游、金融服务等支持产业,在更高水平上推进“走出去”“引进来”,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形成开放发展新格局,努力在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布局中发挥积极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垦区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巡视整改要求,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充分发挥党组织“两个核心”作用,切实提高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能力。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任用到关键岗位。要毫不放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在查深找准差距上不袒护,在较真碰硬严执纪上出重拳,切实开创广东农垦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二)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围绕打造国际化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目标,进一步构建完善以资本为纽带的“省农垦集团-产业集团-子公司”三级管控体系。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进国有农场机构改革,完善农垦企业公司法人治理。深化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加快创建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完善农场社区管理“内部分离、管办分开”的管理模式,以专业化运营、集中化管理、差异化发展、优质化服务为方向,进一步做优做强医疗健康养老产业。

(三)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国家战略资源和城市安全食品两大主业板块,积极构建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完善全产业链经营体系。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重点开发高端和终端产品,建设大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完善农产品物流营销体系。顺应新一轮信息革命潮流,加快发展“5G+”智慧农业。

(四)加大优质农业资源资产整合力度。加快天然橡胶、乳业、粮油、农产品营销等优势产业在全国、在海外战略布局布点,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获取优势资源,完善产业链条,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向国内外先进企业对标看齐,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努力打造一流的跨国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五)以效益为中心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做好成本管控、财务资金管控和信息化建设,完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发展潜力。进一步推动产业集团聚焦主业,提

升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坚持以效益为导向,推动各级企业落实扭亏增盈工作,全面打赢三年扭亏增盈战。

(六)加快推进垦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与省有关部门的沟通意见,加快编制农垦国有农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快推动建设用地向农场场部集中,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国有农场土地资源。积极发展农场场部经济,适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酒店公寓、园区服务、医疗健康等产业,切实改变农场单一农业经济的格局,不断壮大农场的经济实力。争取中央和省支持,完善国有农场社区治理,加大对农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建设美丽农场。


(作者系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垦总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局长))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