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一流水稻生产基地

时间:2015-01-12作者:刘加海 来源:《中国农垦》2014年第8期

    六月的三江大地,是绿色米都最美的季节。绿色的稻田铺向天边,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2006年以来,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党委围绕发展绿色农业、打造全国粳稻生产中心的思路,把抓水稻生产作为第一车间,采取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社联结等办法,鼓励职工群众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使建三江管理局一步步向世界一流的水稻生产基地迈进。

种植规模化

    建三江现代化大农业,首先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土地。建三江区内土地集中连片,三江环绕,七河贯通,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而且国有农业土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多,具有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独特优势。
    加强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条件。2006年以来,建三江管理局年均投入资金20亿元加强“种、苗、艺、机、水、产、服”建设。每年投入1亿元建设生态林业提升保障功能,实现了造林绿化投入、城镇绿化提档、道路绿化升级、水利绿化配套和农田林网完善五个新突破。种子繁育监管水平显著加强。通过推进三级原繁体系建设,全面实现了种子包衣、统一供种、芽种直供全覆盖,实现了种子生产措施、质量标准、销售价格“三统一”。以科技创新为重点,高标准实施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成为全国率先入户的26个市(县、局)之一;推广应用了智能化芽种生产、水稻统供芽种、精密机械播种、钵形毯式育苗、高性能插秧、水田氮肥后移技术和“三化一管”等四大栽培模式。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结构合理、效益显著”,这是如今建三江管理局给人最大的印象。一望无际的农田整齐划一,布局合理的排灌沟渠交叉纵横,笔直的田间路平坦宽敞。
    从2003年开始,建三江管理局优质粳稻种植面积实现了连续6年以100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增。到2012年全局水稻已发展到1000万亩。随着大力发展水稻,建三江产量迅速扩张,2009年粮食总产越过百亿斤大关,2013年粮食产量达到142亿斤,占当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的1/3,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
全程机械化
    数据显示,过去建三江管理局仅插秧一项就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现在,建三江已实现十天完成浸种催芽、十天完成育秧播种、十天完成水整地、十天完成水稻插秧、十天完成收获、十天完成秋整地,一年水稻生产(关键环节)只需“六个十天”就可完成。
    建三江人坚信农业机械化是书写现代农业传奇的“大手笔”。从2004年以来,建三江管理局以增量调结构,在调整中扩增量,用优而新的增量改变存量,实施了“大农机振兴计划”,每年用于农机更新的投入都在3亿-5亿元,年更新农机具达1.8万台件,特别是引进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美国“迪尔”、“凯斯”,日本“洋马”等先进机械。截至2013年底,全局拥有农业机械26.3万台件,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51万千瓦,全程综合机械化率达98%以上。水稻生产从整地、育秧、插秧、管理到收获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其中整地机械化程度、提水灌溉程度、水稻育秧机械播种程度、插秧机械化程度、水稻收获机械化程度均达到100%,全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均及水平居全国首位。
以大马力为标志的现代农业装备带来了诸多人们始料不及的变化。
    在胜利农场农机博览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保证10余万亩玉米的丰产丰收,2013年10台凯斯195拖拉机全部安装了自主导航系统,机械作业精度单点定位误差不超过2.5cm,可以实现夜间作业,大大提高了机车的出勤率与作业效率。大大降低了单位面积作业成本,为有机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GPS导航拖拉机自动驾驶技术可以保证拖拉机起垄、播种、喷药、收获等农田作业时衔接行距的精度,减少农作物生产投入成本,并使农作物的种植农艺特性优化,提高农机作业质量,避免作业过程产生衔接行的“重、漏”。采用精密播种机播种玉米,每亩可节约种子2公斤以上,增产10公斤;采用机械化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玉米每亩可增产20%以上。
    胜利农场只是建三江管理局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一个缩影。截至去年底,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居全国之首,推动着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提质升级。

种植科技化

    科技创新和大规模运用,正引领建三江管理局现代化大农业向世界最先进水平迈进。
    建三江的现代化大农业为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运用提供了宽广舞台。管理局相继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东北农大、华中农大等院校开展合作事宜,带来了巨大的合作效益。管理局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了抗稻瘟病性改良与开发应用的合作协议。2011年8月东北地区稻瘟病发生面积816万亩,其中黑龙江发生685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13.7%。建三江管理局作为水稻主产区,依托合作方的技术支持,实现了稻瘟病“零”发生。
    几年来,建三江相继建起千公里科技示范长廊,建成七星农场现代农机发展中心、寒地水稻科技研发中心和信息化园区、创业和前进农场农业综合发展中心、红卫和胜利农场智能化育秧基地等现代化农业示范区16处;推广普及了新技术、新农艺、新工艺50余项,承担总局以上科技课题37项,获得科技成果奖15项,全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5%。2011年11月建三江管理局被定为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
    建三江管理局科技局局长郎福军说,2010年,建三江在全国首次实现了3G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试验应用:在大棚上安装数据无线采集系统,人们只要轻点手机键,就能够通过物联网监控平台,随时随地查看作物的生长状况,并进行遥控完成大棚卷帘升起通风和灌溉微喷等操作。
    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融合是大趋势。作为农业大局的建三江管理局,“十二五”期间将改造通信网络,打造集参观演示、场景培训、信息查询、交流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通讯平台;创新4S和3G物联网技术为主的水稻生产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垦区率先建设了超声波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新建智能化水稻工厂化芽种生产基地18个,基地拥有多套大型智能恒温有氧浸催一体化设备,一次可完成浸种催芽300吨左右;建成6个智能化育秧中心,应用智能化集中浸种催芽系统、太阳能、井水增温系统、微喷给水育秧自控系统、温控卷帘通风系统、大棚自动换气调温系统、温度湿度智能监控系统,率先在垦区实现100%工厂化育秧、100%统供芽种。
    2012年7月2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到七星农场寒地水稻高科技信息化园区考察,当了解到这个园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实现了各类农业信息及其相关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与合理利用时,回良玉感叹地说:“这就是数字农业的魅力啊!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为祖国争光,做世界现代农业的样板。”
    今年,建三江管理局在科技创新和推广上做到科技入户率100%、到位率98%、普及率99%、科技成果转化率87%、科技贡献率76%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优质水稻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水稻集中秧田育秧、钵形毯式盘育秧、集中供给芽种、卷帘通风器通风、秧田三膜覆盖、微喷给水、水稻稻瘟病防治面积全部实现100%;推广应用秧田精密播种、高性能插秧机插秧等项技术;示范应用机插宽窄行、机插侧深施肥、水稻恶性杂草防治、水稻专用基肥施用等项技术。
这一串串成果,印证了建三江管理局自主创新、自强不息的脚步,也记录了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轨迹。
品质绿色化
    如果水稻种植仅是停留在“量”的增长上,这样的发展只能说是阶段性成功。建三江水稻发展的最重要之处是体现在“质”上,即立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迫切需求,发展优质水稻。
“来到三江不用酒,捧出绿色也醉人”。建三江的绿色,是视觉所及的饱含生机的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的颜色,给人们带来陶醉。
    为了实现水稻品质绿色化,近年来,建三江管理局逐渐把农业标准化的理念推进到位,“拉下脸、瞪大眼,一点不能差,不能差一点”。通过制定实施标准,统一、简化、优选,使生产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加大制定标准力度,在“全作物”方面,制定了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20余种农业生产操作规程;在“全面积”方面,制定了耕作、轮作、施肥、植保、灌溉、良种标准;在“全过程”方面,针对春播、夏管、秋收等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制定了50余项全过程的生产标准;在“全方位”方面,制定了研、产、加、销、储等全方位的生产标准体系。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挑战和新的需求,建三江管理局通过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局以水稻为主栽作物的无公害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建三江的大米以其实实在在的“好吃”打入国内外市场。建三江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认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2006年4月27日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绿色米都”。
    今年,建三江管理局以“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证”为原则,以“组织抓、源头控、过程管、档案追”为管理模式,全面打造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将实现绿色食品认证面积800万亩,有机食品认证面积20万亩,农产品质量追溯面积100万亩。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