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玉米的日子,累并快乐着

时间:2021-11-29作者:武贤童 来源:《中国农垦》2021年第12期

人们常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庄稼院儿里长大的我,与黑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见过一粒种子从萌发出土到长成植株直至开花结果,我见过农垦人从春种、夏管到秋收整日整夜工作不停歇,我感受过一粒粮食从地头走向餐桌饱含了人们多少汗水。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金灿灿的粮食在被大型机械收获的同时,也是我们农垦人用双手一点一点捡回来的。

如今,现代农业机械越来越先进,工作效率高、损失小,解决了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很多难题。但机械在作业时,由于地块间空地有限,收割机调头难免会刮碰到玉米秆,导致玉米秆倒伏或玉米棒掉落,为了减少田间地头的浪费,我们所有在职员工都主动请缨深入一线义务捡拾玉米,那一刻,我在农垦人炙热的目光中感受到端好“中国饭碗”,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在用实际行动为祖国交上一份完美答卷。

捡玉米的日子,累并快乐着。玉米成熟期晚,一般在十一月份开始大面积收割,彼时的呼伦贝尔早已步入冬季,到了银装素裹呵气成霜的时节。

一大早,太阳还没露头,我们就准备出发了。我打小就怕凉,遇冷就容易肚子疼,母亲心疼我,每次出门前总是通过手机视频不停地叮嘱我,要记得穿棉裤、带热水、充电宝、贴热敷贴......这样的担心一晃已经九年了。我总是半开玩笑地对她说:“妈,这么多年您闺女早已练就了一身本领,什么数九严寒、翻山越岭、手提肩扛,对我来说都不是事儿了,您就放心吧!”

我们的汽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颠簸着,冻了一整夜的车子没有暖过来,车窗内结了一层厚厚的霜。我不停地哈着气,用手指融化,目不转睛地看向车外。沿途中,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玉米田冲进我的视野,我看到沐浴在晨曦里的玉米透着成熟的丰美和甘饴,金灿灿的光环萦绕着整个山野,真美。

半个钟头后,我们在“热气腾腾”的秋收现场下了车,径直来到地头前。

单听捡玉米这项工作,你可能会觉得,不就捡吗,这有啥难的?可这活儿谁干谁知道,不容易。我们行走的玉米垄沟深浅不一,全程还要拽着袋子,收割后的玉米叶子和秸秆横七竖八,铺陈开来,稍不留神儿就会被绊倒,何况还要在其中搜索遗落的玉米棒,因此,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功夫”。

一只手拿着镰刀,一只手拽着袋子,上半身前倾,低头仔细地环顾四周,双脚边走边踢开遮挡物,看见玉米棒,娴熟地挥舞着镰刀,从秆上削落,装入袋中,袋子拽不动了,就用力扛起来倒入后面的拉粮车中,之后再继续寻找。遇见侵蚀沟,最让人头疼。几米深的大沟,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手脚并用地攀爬,只为将边沟两侧的玉米收回来,哪怕只有一棒。

劳动过程中,因为穿的厚,常有人在抡袋子上肩时,由于用力过猛,将自己抡成个“大屁墩儿”。这不,五十米外的地边上,就有人坐在地上笑得爬不起来了,几个人正用力地一齐拉她呢。这样的画面,大家早就习以为常。偶尔,有人会喊一句:“快看,天真蓝啊!”其实就是想提醒大家活动活动脖子,长时间低头寻找玉米棒,脖子又酸又痛。

几万亩地的玉米田,光是围绕地头捡拾,最快也得一个月时间才能捡完,在这种连轴转的大负荷劳作之下,我们身心俱疲,这不“马大哈”的我就着实吃了一次粗心的亏。

那天,大风降温,零下十度。到地刚一下车,我整个人就被呼啸的北风穿透,刺骨的寒意瞬间沁入心脾,我一边捡着玉米一边琢磨:“衣服没少穿,怎会这么冷?今早我还添了一件秋裤呢,许是年纪大了不抗冻了?”无数个问号在脑海里闪现,甚至想到“会不会得了重病?”“甭想了,抓紧时间干活吧,多捡点玉米就暖和了!”我在心里安慰自己。于是,我在热火朝天的劳动中打败了冷风的侵袭,忘记了找寻寒冷的原因。八个小时,我们装了满满两大车的玉米棒,很是自豪。收工回家后,我才发现,原来早起的我在半梦半醒间竟然忘记了穿棉裤,忍俊不禁后潸然泪下。那一晚,果不其然,我肚子疼了一整夜。当然,这丝毫不会影响我第二天继续捡玉米。

盒饭很美味,要在田间地头吃。食堂师傅知道我们辛苦,每天变着法子为我们变换盒饭里的菜系,但馒头、咸菜依旧是永恒的主题。在地里捡玉米时,大家也会竞猜今天是什么菜,会将这个话题转换成枯燥劳动里的一品调味剂,所以每当开盒饭时就如同开盲盒一般,神秘又充满期待。“呀!地三鲜,你看我今天猜对了吧!”姜姐打开盒饭骄傲地说,“我猜今天菜里有葱花呢,我每次都对!”杨帆调侃地说道,“猜对的,再奖励一个大馒头!”王姐递来馒头笑着说。大家在车里边吃边聊,积极响应“光盘行动”,王姐递来的馒头其实是每天用餐时的最后一项,用来沾剩菜汤汁的,大家一人分一块,全部下肚。“俗话说:一米一谷,都是春夏秋冬滴汗水的收获,必须要珍惜啊!我们这些人天天在地里跟头把式地捡玉米,不就是为了守护好每一粒粮食吗!”组长傅叔有感而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儿工夫,车窗外雾朦朦一片。

雪花在我们话题热议时翩翩而至,洒落田间,它用洁白无瑕装点着大地,却不曾知晓给忙秋带来多少困难。见此情景,大家连忙跑下车提着袋子加紧速度捡拾玉米,担心被雪掩埋。不一会儿工夫,漫山遍野白茫茫一片,我们的棉衣和鞋子都湿透了,湿漉漉地裹挟着身体,随之而来的是寒冷,是泥泞。大雪覆盖的玉米田里,玉米秸秆躺倒在地上,大部分被雪埋着,有的仅露出部分枝叶,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缓步前行,摔倒了顾不得擦拭一把,爬起来继续行走。一只手拖着袋子,一只手不停地在雪地里翻找玉米棒,掰下来装进袋子中,很快袋子满了,可双手却冻得不听使唤,像被猫咬了一样的疼,脸颊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雪水抑或是泪水,在冷风中滴答滚落。“我这模样恐怕连亲妈都认不出来了吧,人家还没找对象哩!”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于洋摘下淌着泥水的手套,用手抹了一把大花脸儿,哈哈大笑地自嘲着。“这你放心,咱农垦的姑娘一个都剩不下,不光能干活儿还特会过日子,那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呢!”“就是啊!你若不嫌弃,阿姨家儿子随你挑,老大开收割机,老二当会计,都在咱们农垦工作,等我退休了还能帮你们带孩子,多好!”长辈们一番善意的安慰,让小姑娘于洋羞红了脸,雪花也不忍心惊扰如此纯真的脸庞,便停了下来。

雪后,天冷极了,又快黑了。我们将最后一袋玉米倒进车中,互相搀扶着爬上了装满玉米棒的车斗上,准备坐车回家。女生们依偎在一起抱团取暖,搓手哈气。远处的玉米田里,七台大型收割机正在与时间赛跑,抓紧抢收,其中一台不停地闪着彩灯,提示着驾驶员粮仓已满。“我儿子今晚又要收一整夜了,看天气预报夜间降温近十度,也不知道他穿的厚不厚……”悠悠的话语从耳畔传来,我能感受到一位母亲对儿子的那份心疼与惦念,扭过身,揽着她说:“阿姨,收割机里有空调,很暖和,驾驶员也是换班制,绝对不会疲劳驾驶,您就放心吧!”阿姨点点头,目光一直追随着渐行渐远的车灯。

细数捡玉米的日子,每一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收工后坐在拉粮车上回家的那一刻,无比的轻松与愉悦。夕阳西下,我们坐在金灿灿的玉米堆上,身体随着粮车的节奏摇晃起伏,冻得红红的脸蛋儿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越发动人。此刻,累了一天的人们安静下来,都不约而同静静地眺望着远方,眼角略过一丝坚定,我想那是守护粮食的喜悦,也是颗粒归仓的责任吧。

当我们的粮车驶进仓储中心,院子里灯火通明,几十台拉粮车正在有序排队,依次等候卸粮筛选,烘干塔昼夜不停地工作着,工人们都在各自的岗位忙碌着,望着眼前的一幕,我不禁湿了眼眶, 农垦人,你守护粮食的模样真美!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农垦格尼河农牧场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成德波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