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一棵松

时间:2014-11-13作者:鲁宏杰 赵玥辉 吴继 来源:《中国农垦》2014年第5期

泪水恣肆,草木含悲。

    2013年4月18日,乍暖还寒。北大荒的春天已经到来,此时,南横林子漫山遍野的冰凌花开始绽放,然而,这却是八五二农场场直管理区主任裴林枝生命的最后一天。
    早上5点半,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裴林枝就带着两位同志驱车前往双鸭山市,给新买的6台环卫车辆落户、上保险。此前,他从厂家那里得知,这些车辆可以免税,能省一大笔钱呢!为什么走得这么早?双鸭山距离八五二农场有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早点儿去排前面,能少耽误时间,干工作,就得只争朝夕!
    可是车行驶到场直物资小区,他不得不停下了,因为他看到施工车辆甩落的沙土撒落在街道上,没有清扫。他连忙掏出手机,拨通相关责任人的电话,提出了严厉批评,并责令立即清扫干净。之后的路上,他又连打了3次电话,进行跟踪问效。
8点钟到达双鸭山,恰好国税局刚上班,他们排在前面,但因为工作人员在网上查不到相关免税的文件,一时无法办理。裴林枝急了,赶忙给厂家打电话,然后按照对方提供的文件名称及条款,再上网去进行搜索,依据很快找到了。办完车辆的免税手续,裴林枝立即驱车回返,他心里还挂记着一堆的工作。
    离下午上班还有20多分钟的时候,一身疲惫的裴林枝踏进了办公室,来不及休息的他立即喊来两位同志,交办两件一直揪心的事:一是一个老上访户,几次做工作都收效甚微;二是一个灵活就业人员,错过了补办养老保险的机会。正在谈事时,他突然感到头痛,心发慌,这才想起早晨忘了喝降压药,赶忙掏出来吞下去,可已经有些晚了,他瞬间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眼睛发直,口齿不清,急忙送到农场医院,检查是小脑脑干大量出血,紧急转往管局医院。
    转院的路上,裴林枝血压急速下降,呼吸也迅速变慢,只是眼睛在眨着,嘴在动着,似乎想交待他挂念的事情,但声音已发不出来。下午3点20分,年仅50岁的裴林枝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一天成了他人生工作的一个止点。
    那一夜,消息传来,农场上上下下许多人不相信这是真的!人们的泪水止不住:多好的一位干部啊,这咋说离开就离开了呢?!
    在裴林枝去世一周年之际,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作出关于开展向裴林枝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170万垦区人民向“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裴林枝同志学习,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忠诚事业、务实进取的实干精神;学习他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勤,为民受尽千般累

    裴林枝,1963年出生于八五二农场南横林子社区,工作35年,赢得了农场及管理局的广泛认可,先后被授予农场优秀共产党员、管理局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所带领的团队——场直管理区社区先后获得十余项奖项,2012年更获得“全省企业社区建设工作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2010年10月,裴林枝被任命为场直管理区主任,成为8662户、2.3万人口的“大家长”,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这可是个“烫手山芋”。上任伊始,来找他上访的、告状的、要钱的、要待遇的、要低保的、要工作的,川流不息,嚷嚷声、骂声、愁苦声不绝于耳。其实他的权力很有限,好多事情,还得有关单位、农场出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但他想,既然农场把这么一个摊子交给我,我就得当成自己的家来管,有什么理由敷衍塞责呢?
    场直管理区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保稳定。裴林枝特意准备了一个日记本,随身带着,谁来找他,要办什么事,有什么难处,需要他做些什么,他都一一记录下来。能够解决的,头拱地也要给办到;解决不了的,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给予必要的关怀。有人劝他说:“别那么认真了,场直这么大,这么多事,你顾得过来吗?办几件大事就行了。”裴林枝听了,眼睛一瞪,说:“什么是大事儿?只要是群众利益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儿!”
    做群众安抚工作,他有一套方法——首先理解对方的难处,让你先别拒绝我;然后跟你讲讲理,用别人的例子来打动你;最后撂下一句话,表示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会对问题加以解决。这种“用别人最爱听的话来讲自己最想说的话”的做法,让主管领导在遇到难事时,就把裴林枝找去了。说来也怪,他一出面,几个回合,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但个中甘苦,只有裴林枝自己知道。有一个拆迁钉子户,认为自已的房子位置重要,便狮子大张口,69平方米的小平房硬要赔偿40万元,远远高于评估的价格。这个棘手的问题交给了裴林枝。第一番上门,裴林枝就碰了一鼻子灰,不管怎样讲道理,对方就是一副铁面孔。裴林枝相信,温暖永远比冷酷更有效,在登门几次后,见这个家庭生活困难,他主动出钱,买来大米、白面、豆油、衣物,让居委主任给送去。听说这家孩子上学缺钱,他赶紧又掏了500元,算是自己的一份心意。就这样,一来二去,不出4个月,钉子户就主动提出搬迁了。
    有位离异的老人,4个儿女都是单身,日子过得很清苦。前些年,因养鸡队规划,拆了他家的房子,答应给钱进行补偿,但后来分了地给他,便以此来抵钱了,这让老人很不满,从此踏上了上访之路。有关部门调研后,将其定为“无理上访户”,不再听他的任何申诉。看着穿着破旧的老人,瞅着家徒四壁的屋子,裴林枝的心颤抖了:如此一种生活窘境,怎能让人心气平和?于是他主动承诺帮老人解决困难。秋天,他出面找车,给老人拉去所需的烧柴;入冬,他拿着自费购买的塑料布上门,为老人封好漏风的窗户;逢年过节,他带着东西前去慰问,陪老人一起包饺子过年……这让老人很感动,不仅消除了心里的愤懑,还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拄着柺棍,上山采暴马子花,送到裴林枝办公室,让他泡水喝,清肺保健康。礼物虽轻,情意却浓。从中,裴林枝更感到责任的重大。
    2012年5月的一天,连续几天的大雨,使钢铁厂水库的堤坝垮塌,巨大的水流如脱缰的野马冲向沟底,十几户居民的房屋困在水中。裴林枝闻讯带人火速赶到。抢险需要相应的机械和车辆,可是没有,怎么办?情急之下,他想到了在当地采矿的双鸭山市建龙集团,于是带人冒雨去求援。经过协调,对方出动3台铲车,将受困群众解救了出来。紧接着,裴林枝又连夜敲开安全地带住户的家门,将受灾群众一一临时安置进去。之后,他又在那守了3天,处理善后问题。
类似的事情,裴林枝做了多少,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但墙上挂着的一张张奖牌,似乎在默默记录着一切。

严,务实用尽“检”字功

    场直管理区流行一句话:“管委会太穷,老裴太抠!”廉政、精细,是裴林枝一贯的工作作风。他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2011年,为了解决楼房区垃圾问题,裴林枝多次跑市场比价格,购置了74个封闭式垃圾箱。不知情的人认为他从中捞了不少回扣,可他给出的价格连本地企业都不愿意接这笔生意,哪有油水可捞。就这样,两年半内,他为农场节省工具款10万余元。
2012年春节,裴林枝给原木材厂的老同志拜年。路过一个简易厕所,他“习惯性”地走了进去,看看卫生保持得怎样。刚走进去,就见蹲位里存满了粪便,地面很脏,很显然,自从过年,这个厕所就没人管了。他急眼了,立即打电话喊来小区的干事,严肃地问:“这个厕所为啥没打扫?”“以为过年都放假了,不用扫了。”小区干事怯懦地说。“谁说的!正因为过年,才更应该给居民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你赶紧把它整干净喽!”裴林枝声色俱厉地说。干事乖乖拿来锹镐扫把,认认真真地打扫了起来。
    严,是裴林枝工作的一贯要求。他认为,制度是自律的底线。上任伊始,他就提出“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靠制度管钱”的理念,与班子成员一起,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有关城镇管理、目标管理、服务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及环卫工、居民委等管理制度,并做到家喻户晓。
    一天,裴林枝上班路过一个路口,看见往东去的路上有几堆垃圾,立即通知小区干事打扫。但他心里并不放心,凭借以往的经验教训,工作布置了不去检查,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于是,他处理完手头事务后,又来到路口看任务完成得如何。果然,垃圾清扫得不够彻底,仍有零碎残留。他找到负责的干事,对其训斥了一番,并令其在管理区大会上做检讨。小干事惊呆了,“以前哪有这样的事儿啊?小学生在大会上做检讨都很丢人,何况一个大人呢!”说着说着便哭了。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不认真了。

爱,扶弱倾尽一腔情

    刘利民夫妇90时代下岗后,就靠着他给人打工、做钣金修理活计生活,收入十分微薄,是管理区的低保户。之前得益于农场政策他被划为动迁户,给分了房子,但迟迟不见他们搬新家。裴林枝上门一了解情况才知道,原来是没钱装修。几天后,一堆沙子就运到了刘利民的家门口,是裴林枝从他搞私营建筑业的弟弟那里弄来的。问多少钱?裴林枝把手一摆说:“不要钱,送给你的。”刘利民感激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哪里知道,这裴主任自己还住在一间一屋一厨的旧平房里,连楼房的边还没有沾到呢!
一个月后,刘利民夫妻俩正在新屋子里收拾着,就见裴林枝来了。“小刘,我来看看你,怎么样?” “就这样呗!”刘利民无奈地说。“想上班不?咱们管理区环卫岗位正在招人,给你安排一个。”老实的刘利民哭了。
    在裴林枝的工作日志里,记着许多下岗工人、贫困户和低保户的信息,只要单位里有就业岗位,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这也使得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个干部,难免有人情、关系,就业岗位自然也是很多人盯着的,托人情的,找关系的,裴林枝都一一回绝了。得罪了“关系户”,照顾了贫困户,不到3年,他就安排了100多名下岗职工。
    2011年,农场把原林业公司、养鸡队及一些工副业单位耕种的土地统一划给了场直管理区,合起来有12000多亩,由他们负责经营管理。有人私下里建议说,咱趁机也留一点儿黑地,作为管理区的机动地。裴林枝把手一摆说,咱们不干那种遮遮掩掩的事,全报上去,收了钱,也全部交农场。研究发包的会议上,裴林枝一锤定音:这些地,就是包给社区的困难户。他的亲戚找到他,想要借光包块地,被他断然拒绝了。管理区内部人找到他,想近水楼台先得月,也碰了裴林枝的软钉子:“不行,你还得干工作呢!”并且还制定了政策:有资格参与土地承包却无能力耕种的困难户,可每户享受10亩地的直补待遇。钱虽然不多,但暖了人心啊!仅此一项,就惠及70多户人。
    “身份田”的目的是保农场职工的基本权益和生活,但是场直单位、工副业职工,一般没有这个待遇。裴林枝找到农场,为他们争取了“身份田”待遇,从2011年开始全面落实,按照政策和农场实际,每个无工资收入的社区困难职工,可享受11亩的“身份田”。无须去种,只是享有,到秋天等着收钱就是了。
    每当说起这些事情,管理区书记鲁金强就赞不绝口:“在我们场直管理区,只要对老百姓有利的事,裴林枝就会去做,而且做得很细。”
    2012年,在天津工作的女儿准备在“十一”结婚,可管理区节假日期间事情多,走不开。一边是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一边是牵涉到管区那么多人的工作,裴林枝犯难了,最终,他咬咬牙,让孩子把婚期推迟。直到10月底,女儿的婚礼才得以举行。女儿说:父亲不仅属于这个家,更属于八五二。

廉,安守清贫过一生

    工作了这么多年,裴林枝还住在刚结婚时分的一套平房里,一屋一厨,后接个偏厦,面积不过30平方米。土气的布局,老式的炉灶,陈旧的家具,老百姓说,在八五二农场,科级干部住平房,裴林枝是最后一家。
    裴林枝祖籍河南许昌,他的父亲是一位安分守己的人,在基建队当保管员多年,看管着那么多的木材、水泥、砖瓦和沙子,却从没往家拿过分毫,就连家里的水泥地面,都是全队打得最晚的一个。父亲的言行,教导着裴林枝。
    其实,裴林枝是出名了的困难户。父亲在世时就老念叨,死了把骨灰送回去,叶落归根。但因为妻子下岗、家里人多,生活拮据,老人的遗愿迟迟没能实现。1993年,裴林枝一狠心,把借钱盖的60平米砖房卖掉了,加上平日节省下来的钱,终于凑够了回乡的安葬费,这才完成父亲的心愿。2005年,女儿考大学,又把家里给难住了:学费加生活费,一年需要1万多,光靠裴林枝挣工资,哪能承担得起呀!他一狠心,又把木材厂欠薪顶账换来的70平米房子卖了。
    “严于律家有时近乎于苛求”,这是妹妹裴景云对哥哥的最深印象。在裴林枝那里,没有亲戚朋友之说,有的只是严格的制度,弟妹亲属,包括妻子和孩子,谁想借他的光找个工作,沾点便宜,门儿也没有,反而要求更加严厉。那一年木材厂招工,他弟弟考了进去,原指望时任副厂长的哥哥裴林枝能照顾他一下,把他安排到相对轻松好赚钱的销售科,孰料裴林枝非但没有同意,反而哪儿活累让他上哪去。后来木材厂倒闭,小弟下岗,请哥哥帮忙,这时的裴林枝已是木材公司一把手,要给弟弟安排个工作,其实不难,可是裴林枝却“封门”了。他对弟弟说:单位那么多人下岗,我怎能单独给你安排工作?徇了私情,我的良心何在?你自己去打工吧,凭自己的本事吃饭,不信你将来不出息!
    就是凭借着铁面无私,裴林枝实现了“自身硬”。每当有人求他不成,而拿“某某关系”来吓唬他时,他总是脖子一梗、眼睛一瞪说:“我怕什么?我不指望提,也没有什么把柄,能把我咋的?!”
    裴林枝不喝酒,不下饭店,不跑关系,不请客送礼,不搞任何的公款吃喝。这个传统,也被他带到了单位来。同事跟他到外地出差,吃饭不是去包子铺、馄饨馆,就是饼店、砂锅店,来几个包子、几张饼,一大碗汤,就算完事,而且一律由他付钱,“大吃大喝”这个词,跟他一点儿不沾边。
    他也可以活得滋润些。假如在用人上、办低保上、包地上、搞工程上和物资采购上谋点私利,收点红包,动点歪脑筋,腰包就会鼓起来。但他曾经说:“你给我送礼也好,拉关系也好,找这个找那个也好,都没用。你工作干好了,就是送我最大的礼!当年在木材厂,我管一万多方木材,我家一块板子都没有。为什么?就是求得干干净净。”
    他的着装很简朴,很少添新衣服,袖口领边脱线了还在穿,但总是板板正正的。他喜欢白色的衬衣,一年到头穿在身,这或许代表了他的本色——清清白白、一尘不染。就连他家和办公室的墙壁,也都是满目皆白,别无长物,这或许代表了他的心地——坦坦荡荡、无遮无掩!
    早在几年前,弟弟就动员他买房子,可因为没钱,只好作罢。2013年春节,弟弟妹妹出钱坚持要给他买楼房,可裴林枝在选择房子时,以“视野开阔,附近小区、街道卫生都能够看到”为选择标准,同事说他连买房子,都还想着工作!房子定下,小弟给交了两万元定金。
    可是谁能想到,楼没建好,裴林枝却突然离去,只把一行行坚实的脚印留在这片沃土,这本是他新生活的开端呀!
裴林枝走了,带着对群众生活的牵挂,带着对社区建设的未了情,带着对党忠诚不渝的赤子之心,带着广大居民对他的敬意和爱戴离开了。
    裴林枝走了,他离开得是那样匆忙;他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代表;他用宝贵的品质、朴实的作风回答了社会上关于党性信念、关于为官做事、关于亲情友情的种种思考!
    2013年11月5日,中共红兴隆管理局委员会作出《关于追授裴林枝同志“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开展向“为民、务实、清廉”先进典型裴林枝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13年12月13日裴林枝被评为管理局第二届感动红兴隆人物;
    2014年4月,中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委员会、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作出《关于开展向裴林枝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同时,追授裴林枝同志“垦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这是北大荒对亲人、对一个基层好干部的沉痛怀念,也是垦区人民对一个为了群众利益献出生命的优秀共产党员的最高嘉奖。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总局宣传部)
责任编辑:昝莹莹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