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长水河农场顺应垦区旅游业迅猛发展的态势,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以打造“北大荒生态农业避暑养生旅游度假区”为总体目标,以建设“三带、三业、八区”为抓手,以南北河旅游开发项目为切入点, 精心勾勒了旅游业发展蓝图,生态旅游农业初现雏形。农场目前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是:
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提升。农场于2012年通过了AA级北大荒长水河生态旅游度假区验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加大了旅游景区开发力度,吸引周边市县居民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2012年全年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3万元,带动农场增收90万元。
旅游城镇建设效果显著。三年“抓城”攻坚过程中,农场以“七个功能区”为总体规划,建设了巴黎商业街、客运站、幼教中心、荷兰城小区等一批欧式风貌建筑群,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打造了“英伦风情旅游名镇”与“东方秀美田园”兼顾的旅游城镇。农场今年将打造卧虎山植物园,完成沿街楼体立面改造,加快美化、香化、绿化、亮化等民生工程实施,进一步提升城镇品位。
旅游城镇通达能力显著增强。农场先后投入5900万元建设了场区公路、环场公路、场区至管理区公路54公里,从北安市到各旅游景点实现了100%的路面硬化。
农、工、旅兼顾的大旅游建设步伐加快。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有机农业发展迅速,为观光旅游农业发展特色餐饮提供了绿色产品原料。林业园区名林建设初显效果,各类苗木种类繁多,已初步形成科研、示范、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打造了45公里绿色长廊景观带,为推进生态森林城镇观光游、林果采摘等提供了交通保障。农场“山缘溜达牌”生态鸡和生态鸡蛋远近闻名,将引资在第五管理区打造三座现代化、花园式的有机畜牧养殖小区。工业园区晋升为总局级工业园区,柳编产品种类、样式齐全。农场正积极努力使大农业、工业旅游成为游客一种参与性、体验性的活动,从而提升旅游发展的潜力与活力。
南北河旅游景区招商引资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南北河建设了一条由南向北绵延15公里的漂流体验带;垂钓、浅滩徒步、特色餐饮、野外休闲、瓜果采摘等旅游项目逐步建立。今年农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资金500万元,计划通过3~5年时间打造南北河旅游区,建设接待中心、万米亲水浴场、旅游栈道等设施。
二、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资源整合程度低。农场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多数景区景点开发水平低、规模小、文化含量少,停留在对旅游资源的浅层次开发上,缺乏独特吸引力。因缺少稳定充裕的资金支持,不能持续对景区进行投资建设,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统筹发展。
品牌营销策略不够。一是缺少成熟的旅游线路,二是走出去开展旅游促销活动和旅游推介活动不足,三是缺少在媒体、网络上进行旅游资源的宣传。
缺乏大农业发展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单一的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尚未改变。
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一新兴产业,急需一批专业精、经验丰富的旅游人才队伍。
软硬基础设施薄弱。由于资金不足、职工思想观念不新等因素影响,“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要素严重脱节,尤其住、购和娱滞后。农场旅馆较多,但整体档次较低,接待水平有限。消费上多数以购买山产品为主,缺少新、奇、特的旅游商品。娱乐项目单一,除垂钓、漂流、参观等,鲜有其他娱乐项目,差异性旅游项目不够突出。旅游开发和文化对接形成空档,旅游景区没有突出的文化建筑或文化商品。
三、应对策略
长水河农场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是:依托农场农业资源与山、林、河、湿地等自然景观资源,在生产、科研、示范等功能基础上,发展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体验、保健养生农业享受、农耕文化感知、农业科技教育提升等多元化功能,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北大荒长水河生态农业避暑养生旅游度假区”,力争利用2~3年时间发展为AAA级旅游景区。
目前长水河农场的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资源整合开发程度较低。针对以上提出的几点问题,农场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坚定旅游发展信心。农场具有良好的原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内部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农场旅游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空间。农场正因势利导,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发展旅游业。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区:发展智能化温室大棚,展示现代化大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带,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拓展延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耕文化教育、采摘体验、养生保健等农业多元化功能;二是奶牛饲养中心示范观光区:完善现有2500头标准化奶牛小区建设,建设千头奶牛集中饲养观光小区,观光活动与生产现场隔离,建封闭暸望观测台或采用现场视频播放方式让游人参观;三是林业经济生产示范观光区:发展森林回归休闲、大棚提子采摘、“名人林”与“非名人林”公益性植绿及水库垂钓等活动,建设绿色森林度假、旅游观光区;四是现代工业示范观光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旅游食品、柳编工艺品与纪念品,创建低碳循环工业观光示范区;五是欧式生态森林城镇旅游度假区:主要是建设西桥水库、卧虎山植物园、巴黎商业街、文化广场、龙潭公园、荷兰城、柳编展厅、工业园区观光景区;六是积极发展家庭旅馆,提升城镇接待能力;七是南北河休闲旅游度假区:按照规划,加快南北河旅游景点施工建设,把其打造成精品旅游项目。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农场要适时成立旅游局,强化旅游管理部门职能,充分发挥其在旅游规划落实、项目申报、行业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适时创新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农场职工以入股等形式参与旅游业发展。加强农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规划实施的执行力。
精心设计旅游线路。突出重点,精心设计农场1~2日旅游线路。目前初步设计了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区→千头奶牛饲养示范观光区→北方寒地特色苗木繁育示范观光区→林业经济生产示范观光区→现代工业示范观光区→欧式森林城镇旅游度假区→湿地景观旅游休闲区→南北河旅游休闲度假区等多条可组可拆的旅游线路。同时力争把农场旅游线路纳入管局、垦区、黑龙江省特色旅游精品线路中。
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农场目前已完成南北河旅游开发项目招商工作,下一步将对炮台山冬季滑雪等项目进行招商,借助外力做活旅游产业。
拓宽旅游客源市场。统筹策划,统一安排在路口、交通要道和公共场所等显眼位置设置旅游宣传牌、指示牌和标志性建筑,让旅客随时随地感受到浓郁的旅游氛围。做好省市媒体宣传推介工作,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短信等媒介进行包装宣传。借助各类旅游产品交易会以及专家、学者、知青等与群体的联合合作、联谊活动等方式,加大旅游景观景点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精心培育人才队伍。创新吸引人才机制,注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特别要重视培养和积极引进经验丰富的旅游营销、策划、创意人才。抓好旅游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批爱岗敬业、技能精湛的本土人才,提升服务档次。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长水河农场)
责任编辑:贡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