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标兵 新作为

时间:2012-06-08作者:张毅&#81 来源:《中国农垦》2012年第1期

        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新时期,农垦如何继续引领、示范?

请看来自广西农垦的报道——

 

老标兵   新作为

文/张庞革平谢振华

 

       怎么看,他都不像60岁,反倒是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发展思维、精神状态甚至颇有几分阳光少年的朝气蓬勃。他,就是广西农垦。

      “年轻的秘诀在于不断改革,广西农垦局局长、集团董事长刘刚说。不甘当老把式,勇于创新制式。在广西,人们看到了农垦在三化统筹发展新时期的新作为。

农业专业化:

         从力量积聚到价值提升,迈上快速发展新起点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广西农垦发展陷入低迷,到2000年,广西农垦企业亏损面达84%,资产负债率高达93%,许多人甚至对农垦失去了信心。

广西农垦向何处去?面对严峻局面,广西农垦人理清思路:握指成拳,二次创业。

搞木薯加工的明阳生化,就好比一棵木薯,这棵木薯枝繁叶茂,已经长成了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和促进经济区域发展的产业大树。如今,明阳生化集团年加工木薯80万吨,吸纳2000多劳动力就业,带动周边农民种植木薯30万亩。

       依托管区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广西农垦人把工业从农业、工厂从农场、优良资产从不良企业分离出来,先后组建成立了糖业、明阳生化、畜牧、剑麻、茶业、天然食品及果蔬、水产等八个专业集团公司。永新畜牧集团董事长卢文勇说,成立集团之前,畜牧业好比爬楼梯一步步走,而产业整合后就好比坐直升电梯跨越式上升。

       集团化孕育品牌化。广西农垦已在市场上打响了柳兴涌泉白砂糖品牌,明阳木薯淀粉、大明山茶叶等一系列农字号品牌产品。

       更关键的是,管理体制创新,使广西农垦迈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

       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广西农垦工委,授予农垦局相当于地级市的计划、财政、税收、土地管理、建设规划、国有资产管理等经济管理权限,并对农垦管区内企业税收增量分成、土地开发、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作了相应的政策规定。广西也由此形成了“14+1”14个地级市+农垦的发展格局。

广西农垦局副局长、集团总经理杨海空列举了几个:目前,广西农垦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精制糖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剑麻制品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木薯变性淀粉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高位池海水养殖基地、华南地区最大的原种猪场、广西最大的柑橘物流中心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项目。这都是新机制下迸发出来的巨大活力,“14”也罢,“1”也罢,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财富都属于这片土地。

感言:对农垦的定位总是似是而非:是农民吧,要入工会;是企业吧,要办社会;是政府吧,要交税。这个   “四不像的经济社会体,究竟怎么改好?广西的经验证明,各地有各地的情况,但一切改革要有利于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要有利于盘活资源、发展生产力。

产业集约化:

        从利益链条到效益链条,抢占工农互动制高点

       “多亏农垦的帮助,我们找到了养猪致富这条路。南国初冬,阳光和煦,在横县石塘镇安志岭养猪场,一排排猪栏整齐有序,猪儿在欢叫。业主李洪恩信心满满地说,有合适的场地,还要再扩大养殖规模。

2009年,常年在广东等地打工的李洪恩,和3个亲友一起返乡办起了养猪场。永新畜牧集团良圻原种猪场为他们提供猪苗、栏舍设计、饲料供应、销售等一条龙服务,还派技术员指导。李洪恩的猪场年出栏7500多头。

永新畜牧集团已在广西横县、柳城、柳江、龙胜、贵港等10个县(区)建立了100多个养殖基地,累计向市场提供优质种猪14多万头,直接和间接改良生猪360多万头,带动3万多农户致富。

     “充分发挥广西农垦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中对广西农垦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广西农垦拥有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树立了广西柑桔之乡、广西剑麻之乡、广西脐橙之乡等6一乡一业专业化生产示范样板。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村作物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带动水产养殖10万亩。

循环经济打开了产业发展的新大门。

        一根甘蔗,可不止两头甜。蔗渣可造纸、提取纤维素、糠醛,还可提取并制造价值相当高的阿拉伯糖和木糖醇;废糖蜜造酒精,酒精废液发酵形成沼气利用后回归甘蔗地……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以9家糖厂为龙头,依托16个农场和周边农村100多万亩甘蔗,以蔗糖加工为基础,融合糖酒、糖纸、糖化工产品等深加工项目,初步形成生物化工一体化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2010年实现经营总收入31.1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34亿元,同比增长118%,这与循环经济密不可分。有这样一笔账:按传统的蔗渣处理方式是替代煤炭作为制糖锅炉的燃料,广西农垦每年50万吨蔗渣相当于12万吨煤使用,价值6000万元。而50万吨蔗渣可以制造纸浆12.5万吨,按当前纸浆价格,价值6亿元,是作燃料的10倍。

       明阳生化集团形成木薯生态工业循环经济链;年产9.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2010年投产;年产万吨木糖醇、阿拉伯糖项目、年产万吨的糠醛项目也在兴建;剑麻集团加快探索利用麻渣提炼皂素、果胶、叶蛋白、叶绿素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和项目论证……

感言:从产业化到集约化,从利益链条到效益链条,从龙头舞动到首尾联动,广西农垦抢占了工农互动的战略制高点,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都将在集约发展的链条上全面提升。

适应城镇化:

         从服务大众到引导大众,擦亮城乡统筹新亮点

        在广西农垦优质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猪肉都有身份证:将包装上农产品质量追溯码,输入产品质量追溯机,生猪品种、饲养人、免疫情况、屠宰地等信息一目了然。

记者在这个展销中心看到,不仅猪肉,现场销售的茶叶、蔬菜、水果等都实现了质量追溯,通过网络、手机短信都可查询相关信息。

       “有了追溯体系,消费者买得放心,我们卖起来更加顺心。展销中心的工作人员梁明红说,追溯系统使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他们销售的猪肉每公斤要比其它菜场贵2 ~ 3元,但前来选购的消费者仍然络绎不绝,不到中午就销售一空。

       在广东珠海市,质量和包装相同的产品,贴有追溯标签的广西农垦柑橘每件多卖4 ~ 5元,效益提高20%2008年,农场有218个货柜的柑橘出口加拿大、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在源头农场收购柑橘五六年的贵港客商杨雄辉说:现在,有追溯条形码的水果最畅销。

在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给我们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杨海空说,2009年广西农垦可追溯产品销售收入10亿元,较同类产品增加2亿元,效益增加10%。而在2010年,随着更多的农产品实现可追溯,效益又有了明显增加。

广西农垦摸着石头过河,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开放性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目前,广西农垦果蔬可追溯规模达到4万亩,生猪追溯规模达到30万头。柑橘、茶叶可追溯到每个采收或加工批次的农户组,猪肉可追溯到每批次入栏的猪群。

      “不仅到农垦看产量,更要到农垦看质量、看安全。这才是今天农垦企业要引领、示范的。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理应率先在垦区取得突破。谈到产业展望时,刘刚局长自豪地说。

感言:以前,上产量,保供给;如今,上档次,保安全。以前是基础保障,现在还要引导消费。实践告诉我们,解决温饱之后,农业有必要适应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主动引导潮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各地垦区最有条件走在前列。

(本文原载于人民日报2011-12-18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