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官李小龙

时间:2015-11-10作者:吴云香 来源:《中国农垦》2015年第5期

    方正的面庞,中等身材,操一口略带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全身透着一股斯文气,这便是从大学生连官成长为兵团劳动模范的新疆兵团第七师一三〇团的连官李小龙。
    李小龙今年38岁。1998年7月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和几名同学一起来到一三〇团,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连官。十多年来,先后担任过植保员、技术员、副连长、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连长……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改变了好几个贫穷落后连队的面貌,帮助一个又一个职工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
    2009年,李小龙被团党委任命为三连连长,这一年,这个连队棉花单产突破460公斤,职均收入达到6.7万元,成为全团的“先进单位”。
    三连有一个名叫卢保国的职工,有一次正在吹嘘自己棉花单产每年都在360-380公斤时,被李小龙听到了,李小龙问他:“保国,棉花产量能不能再上个新台阶呢?”卢保国说:“太难了,我这两年因为防治虫害,特别是红蜘蛛把人折腾得不轻,机车费、农药费高得吓人,病虫害防治老是抓不住点子……”李小龙的心随着卢保国的语气也沉了下来。他想:自己是农大毕业的,专业又是搞植保的,为什么不能为职工增收找个突破点呢?
    第二年春播工作一结束,李小龙就穿上迷彩服下地观察职工是怎样治虫、怎样配药、在什么节点施药等情况。一年下来,他的日记本上记满了职工落实植保工作的措施,包括植保员的工作情况。通过细心观察、用心总结,他找到了一条防治棉花三虫的好办法,彻底消除了棉花地不到八月就“满堂红”的局面。这一年,卢保国在李小龙的悉心指导下,种植的棉花单产第一次突破了380公斤的大关,达到460多公斤,成为全团职工种植棉花的示范户。
    三连职工王学德是1993从河南来的,爱人是个哑巴,4个孩子都在团部住校上学,孩子平时都是穿着左邻右舍捐赠的衣服。
    一次,李小龙走访到王学德家,看到乱糟糟的屋子里,没有电视、甚至没有吃饭的桌子,心里很难过。他想:老王能干,不怕吃苦,得帮老王家脱贫。李小龙借给王学德2万元钱,鼓励他从事养牛业。王学德拿到这2万元后激动得一夜没睡好,从那时起他们一家起早贪黑,把精力放在了牛的身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2011年春,王学德一家养的牛达到37头,成为了连队有名的“牛老板”。
    2012年,李小龙来到十六连担任连长。十六连是一三〇团的改革试点单位,工作难度很大。
    那一年的春播工作开始了,因为一三〇团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少年来,棉花都在采用滴水出苗技术。这一技术,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所有的高效节水滴灌设施必须在4月8日前达到待用状态。
    但是,因为过去管理上的问题,十六连的滴灌设施在试水的时候才发现,上年冬天入冬前没有将滴灌设施中的水排干净。现在深埋在地面下的许多设施都还没有解冻!
    这一切意味着,春播工作开始后,十六连近万亩土地的滴灌设施将无法使用,滴水出苗工作更是无从谈起,春播工作将受到严重影响。
    刚刚到任的李小龙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没有抱怨什么,带着连队党支部一班人脚蹬雨靴、肩抗铁锹,每天深入田间对近万亩条田的滴灌设施逐一排查。他们在料峭的寒风中,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排除了滴灌系统中的20多处故障,抢修了5台泵机。
    2013年春天,十六连13户承包土地的职工为没有资金购买生产资料而发愁。李小龙知道后,立即前往乌苏信用社为那些困难户贷款50多万元,帮助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田管季节,十六连一些职工为棉花定苗、番茄移栽缺少劳力而着急。李小龙发动亲朋好友,为职工联系劳力达2500多人次。 秋收时节,李小龙为承包户联系来2台采棉机,全连5000多亩棉花在20天内就完成了收获任务。
    职工牛军正感慨地说:“今年要不是李连长想办法解决采棉机紧缺的问题,我今年的棉花损失就大了。” 
    2014年6月,李小龙的鼻炎犯了,为了早日完成住房改造项目的动迁任务,他戴着口罩奔波在每个拆迁户家里。28日,当他发现83岁的退休工人张宝国老两口拆迁困难、没有人手时,他忍着呼吸困难、哮喘的病痛,为张大爷从旧房抓鸡、搬鸡圈、搬家具,直到安顿好才离开。回族职工马立勇养了60多只兔子,当时他说什么也不肯拆除自家的房屋。李小龙到他家里看了现场后,发现是因为有12只母兔在产仔,怕受惊动才拒绝拆迁。为此,他和连队工作人员为马立勇家在菜园里建了一个兔窝,马立勇这才愉快地拆除了自家的房屋。
    就是这样,李小龙在工作中为群众所想,去年一年就为拆迁困难的职工解决实际问题18件,先后拆除危旧房28套,安置养殖户5户,拆除木棒、泡沫板等材料搭建的棚子69座,拆除砖木、土木结构的棚子26个,在全团征迁拆危工作表彰会上受到表彰。
    2014年,一三〇团成立了农业经营公司,将原来的十五连、十六连合并为十五作业站,李小龙担任了团农业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主席、工会主席,同时兼任十五作业站站长。做为一名大学生连官,李小龙开始参与全团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
    李小龙被评为兵团劳模后,七师电视台、《奎屯日报》都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学生连官。面对未来,李小龙信心十足:“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会时刻想着职工群众,全心全意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为团场美好的明天做贡献!”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七师一三〇团政工办)
责任编辑:张?韧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