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垦历史使命的忠诚践行者

时间:2016-06-21作者:胡中禄 来源:《中国农垦》2016年第2期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时期,是黑龙江垦区改革发展快速推进的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的直接领导与支持下,垦区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努力把垦区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忠诚履行了农垦的历史使命。

一、历史的回顾与定格

    (一)黑龙江垦区的历史沿革与基本属性
    1947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党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为迎接全国解放,组织亿万农民走集体化、机械化生产道路,要在北满创办“粮食工厂”,主要任务是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创造典型、示范农民,先后创建了一批公营机械农场。黑龙江垦区由此诞生。
    1958年春季开始,响应党的号召,10万解放军复转官兵、14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先后从祖国四面八方参加垦区建设事业。
    经过60多年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垦区已成为我国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和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垦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由多行业组成的经济社会系统,它具有经济性、社会性、区域性三位一体的特点,既有部门经济特征、又有区域经济特征,并兼有国有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两重性的特殊社会经济区域。“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创造典型、示范农民”是它与生俱来的光荣任务。近几年中央文件一再指出:要“发挥国有农场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黑龙江垦区本质上是以工业生产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的经济实体,是我国最早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尝试。它亦工亦农、亦城亦乡,是城乡一体化的雏形与初始试验区。
    (二)黑龙江垦区的特点
    人们在说起黑龙江垦区时,往往冠以“四不像”的头衔,其实,“四不像”正是黑龙江垦区的特点。
    一是亦工亦农,以工业经营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即把工业领域的先进技术、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应用于农业,从而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与科学化。特别是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的出现,已把农业工厂化,使现代农业与现代工业的界线愈加模糊。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系统和互联网+,农场的现代农业机械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量播种、变量施肥于一体,可以一次完成深松、浅翻、整地、播种、合墒、镇压等多项作业,还能根据地块的高低、土壤肥力和湿度,自动进行变量播种、施肥。这一切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把当年“粮食工厂”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二是亦农亦工,以农业产业化方式推进农区工业化。垦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又适时发展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垦区建设了稻米、油脂、面粉、麦芽、乳品、肉类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起了以种植业、养殖业、特色经济为主的产业链,打造了一批在全国占据领军地位的龙头企业集团。
    如今的垦区,已经告别了“原字号”农产品。北大荒米业集团生产的北大荒牌胚芽米、营养米、有机米、米糠油等产品,九三油脂集团生产的天然维生素E和大豆异黄酮等大豆深加工产品,完达山乳业集团生产的牛胎盘胶囊、乳珍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都成为市场新宠。
    三是亦城亦乡,以城市文明推进农场城镇化。农垦企业一般都建立在荒无人烟的边境或旷野,没有任何城市或乡镇做依托,为了在当地扎根,必须建立自己的居民点,由于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居民点逐步发展为小城镇。孩子要上学,于是建了学校;职工群众要看病,于是建了医院;邮局、银行、书店、影院等服务产业应运而生;米面加工厂、榨油厂、木材加工厂、砖瓦厂、机械修配厂等生产企业相继问世,随着农垦事业不断发展,荒地上崛起一座座小城镇。黑龙江垦区140多座小城镇就是这样诞生的,它们分布在全省74个市县。逐步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整齐洁净的街道,绿树鲜花的公园,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农村人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在农村也出现了。
    四是亦民亦兵,做边疆地区的保卫者和建设者。垦区发端于军垦农场,10万解放军复转官兵更是垦区创建的中坚力量。1968-1976年,垦区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正式担负屯垦戍边光荣使命。兵团建制撤消后,为巩固边防,1978年7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总局组建现役人民武装部(1991年7月改称总局军事部,为正师级单位),隶属于省军区建制,又是总局党委的军事工作部门,实行双重领导体制。负责垦区民兵组织建设、军事训练、装备管理、战场建设、战备工作、战时兵员动员和组、扩建部队等项工作。
    垦区各农场民兵组织健全,训练有素,他们亦民亦兵,忠实遂行屯垦戍边任务,为农场生产、边疆繁荣、社会平安以及武装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黑龙江垦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一直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按照习近平总    书记指示精神,黑龙江垦区把持续提高粮食产能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和安身立命之本。为此动员与掌控垦区内外和国内外的要素资源,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服务。
    “十二五”期间,垦区大力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粮食产能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有效提升。2015年垦区预计实现粮食总产和商品粮分别为441亿斤和416亿斤,分别比2010年增加77.4亿斤和77.2亿斤。肉类总产量6.78亿斤,蛋总产量0.86亿斤,牛奶总产量9.84亿斤。垦区粮食单产达1031斤,以占全国2.5%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3.5%的粮食,提供了占全国近20%的商品粮。
    “十二五”期间,垦区共生产粮食2129.6亿斤,提供商品粮2006亿斤,可满足全国人民半年的口粮需求;提供肉蛋奶128.9亿斤,可为全国人民每人提供9.5斤肉蛋奶。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垦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并被誉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三、做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

    “十二五”期间,垦区秉持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建设这一历史使命,积极探索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农业科技、加强物质装备建设、构建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垦区广泛应用大中型农业机械,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有效地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截至2014年末,垦区农业机械总动力930.9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259.3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率达98.8%,比2010年提高2.3个百分点;农用飞机57架,拥有世界最大的农林专业航空公司,飞机航化作业面积比重为62%;新增仓储能力624万吨,总收储能力达到2176万吨。建设烘干塔525个,日烘干能力达到19.8万吨。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提高农业抗旱除涝能力,确保垦区粮食高产稳产。“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有效灌溉面积达274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3.7%;建成生态高产标准农田1548.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6%。现代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种子机械化加工率、标准化包装率、包衣率、专用品种覆盖率和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区域内安全供给率连续十一年实现100%。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14年末,垦区生产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追溯和“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10大类80多个品种,绿色食品环境监测面积达到3250万亩,有机食品认证面积292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8.75%,比2010年提高1.75个百分点。加强了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家庭牧场建设,引进了一批高产奶牛,提高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林业建设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垦区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依托种植业、养殖业,围绕“米、面、油、肉、乳、薯、种”等,打造了九三粮油工业、完达山乳业等40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达2700万吨,比2010年提高400万吨。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九三”“垦丰”“丰缘”等驰名商标。北大荒品牌价值已达511.69亿元,位居“201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45位。
    目前,垦区已拥有一支由15个科研院所、9个技术推广中心、103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和7万多名科技人员组成的庞大科技支撑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贡献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垦区在自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同时,还示范引领地方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垦地共建,发挥垦区农机装备优势,为周边农村提供代耕、代种、代收服务,并指导乡村建立农机合作社;发挥垦区农业科技优势,为农村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指导、培训实习、良种供应等服务。向地方推广五大作物高产栽培模式,推广农业农机新技术,科技示范培训当地农民;发挥垦区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优势,把服务网络向地方延伸;发挥良种繁育基地优势,在地方设种子销售网点。垦区还为地方提供航化作业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垦区阳光农业保险公司也为地方开展农业保险服务。
    据初步统计,“十二五”期间,垦区累计为农村代耕、代种、代收面积达2.54亿亩,向农村推广新技术2.4亿亩,供应良种面积2.16亿亩,垦区龙头企业覆盖农村种植基地2.35亿亩,垦区农业保险覆盖农村1.52亿亩,培训农民约40万人次,全省1/3的毗邻农户进入到垦地共建体系中共同发展。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直接服务与示范带动作用,垦区把成功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整体移植到周边农村,使地方农村的农业机械化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人均收入等各项指标,逐步接近或达到垦区水平。

四、做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


    “十二五”期间,垦区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农业“走出去”等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农业开发、加工、仓储、物流、渠道等方面抢先布局,开展农业国际合作。发挥垦区现代化大农业装备与技术优势,积极稳妥地开发境外农业资源,建设一个“域外垦区”,力争把北大荒农垦集团打造成以农业资源开发为主,加工、贸易、仓储、物流一体,在世界粮食市场上拥有一定话语权的国际大粮商。
    垦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一江之隔,2011年,垦区在既有开发的基础上在俄远东地区建立了新友谊农场。2013年9月,国家批复《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将新友谊农场列入重要对外投资合作项目,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15年末,新友谊农场完成开发面积150万亩。同时加快俄远东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形成环兴凯湖经济发展圈,覆盖辐射东北亚经济区。
    当前,垦区境外开发呈现五个趋势:一是境外开发由一国向多国发展。垦区境外开发国家增加了莫桑比克、巴西、澳大利亚等,劳务输出的国家扩展到15个。二是境外开发由单一种植业向农业综合开发扩展。三是项目经营由粗放、松散型向科技集约、规范型发展。四是项目投资由个人投资向企业投资、股份合作以及其他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抱团开发等多渠道发展。五是项目合作由企业间向企业与政府间合作发展。
    目前,垦区在俄罗斯、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种地面积已达300多万亩。

五、做安边固疆的稳定器

    黑龙江垦区边境线长920公里,约占全省边境线的   ,19个农场与俄罗斯相邻。垦区兵农合一,历来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十二五”期间,为安定边疆繁荣边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边疆地区凝聚力和向心力,垦区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同时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以小城镇为载体,持续推进“路、住、水、能、树,文、教、卫、保、富”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大工程,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2014年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25226元,已连续3年超过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1.57倍。垦区凝聚力向心力空前提高,大批高校毕业生和周边居民落户垦区就业创业、投资兴业。居民总户数由2010年的62.6万户增加到2014年的65.5万户,总人口由167.3万人增加到169.7万人,彻底扭转了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北雁南飞”局面。
    在建设边疆、繁荣边疆的同时,垦区又构建起新时代屯垦戍边新模式,形成了“军事固边、农业稳边、产业兴边、城镇富边”的屯垦戍边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垦区全面加强部队和民兵建设,在战备训练、正规化建设、兵员动员、政治思想建设、“科技之冬”、抢险救灾、“建设小康社会”活动、装备管理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
    总局军事部着眼使命任务,狠抓民兵应急分队建设,结合开展“农垦人、农垦兵、农垦精神”主题实践活动,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得到检验与提升。在113个农(牧)场和26家企事业单位,调整组建了基干民兵组织,在九个管理局中心城区,分别编建维稳处突连和维稳处突排;在边防一线农场,各编建一支战备执勤分队,担负守边、护边、稳边任务。各农场民兵组织健全,训练有素,他们亦民亦兵,能有效履行屯垦戍边任务。如某中型农场,拥有民兵连18个、应急分队3个、基干民兵263名、普通民兵587名。
    “十二五”期间,农场武装部牢记使命,努力探索具有农场特色的基层武装工作新方式和新途经。他们组建了民兵巡逻、护路、护厂分队,还成立了城镇综合执法队,并与公安、司法等部门建立了群防群治网络,有效地预防和解决了各种违法乱纪事件、民间纠纷,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场社会稳定。
    为提高民兵的“两应”(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能力,垦区各农场还组织了应急训练活动。如八五二农场武装部门组织基干民兵,开展了为期5天的应急训练活动。他们按照军事训练大纲要求,从实战出发,采取比武、演练、竞赛、考核等手段,着重抓好军事训练。此外,民兵们还学习森林火灾安全扑救知识、防洪抢险实战技能。应急分队还协同公安部门进行了以处置突发事件、平息暴乱、抓捕逃犯、打击盗窃等为主要内容的联合专项演习, 提升了民兵队伍战斗力,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有力的支撑,成为繁荣边疆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确保边境安全的安边固疆的稳定器。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工程咨询评审中心)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