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职工切身利益 集中解决突出难题 切实加快农场公益事业建设步伐

时间:2012-10-10作者:云南省农垦总局 来源:《中国农垦》2012年第6期

  为破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中央的部署,2008年,随着云南省作为全国率先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省份之一,云南垦区列入政策范围同步实施,加快推进国有农场公益事业建设和农工负担监管工作成为改革重点之一。四年来,云南垦区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细化实施方案、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实践,切实解决了职工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调动了职工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改善了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四年间,实施建设项目317个,涉及43个农场及单位、1172个生产队,落实财政奖补资金2270万元,大大加快了农场公益事业发展的步伐,受益人口28万人,占垦区总人数90%以上。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各农场都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场长挂帅,工会、财务科、审计科、综管科、宣传科组成的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责任制,层层抓工作落实。“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单位抽调精兵强将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落实部门责任,加强队伍建设,明确目标任务,做好生产队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宣传引导、管理监督和财政奖补等工作,确保建设项目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垦区各级还成立了农工负担监管机构97个,负责管好、用好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做好有关农工负担数据、资料收集和信息统计工作,监督农场农工负担的收费、发放、公示、信访、责任追究等工作,维护农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农场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大投入,创新机制

  农场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将一事一议奖补项目与公路建设、饮水工程、危房改造、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民生工程结合起来,统一安排、统筹管理,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项目整合、资金捆绑、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由农场统一安排、统筹管理,集中资金重点办好职工群众想办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以财政奖补项目为平台,动员职工积极参与生产队公益事业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放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带动效应,努力形成各级落实奖补资金、动员职工筹资筹劳、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的生产队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

三、职工自愿,量力而行

  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相关规定,所议之事要符合大多数职工的需要,议事过程要坚持民主决策程序,实施过程和结果要接受职工监督。用服务的理念、民主的方式、商量的办法做职工群众工作,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群众民主议事、办事、管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规划立项、建设内容、资金投入和筹资办法等,都要由职工民主决策,绝大多数职工同意的就办,不愿意、一时还没有能力办的等条件具备时再办,不以行政命令方式下达筹资筹劳任务,不平调使用筹集的资金、物资和劳务,不强行以资代劳。在项目选择上,把握在“队内户外”这个范围,重点办好职工最关注、最急迫、投资少、见效快的事情,把生产队公益事业建设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

四、强化宣传,规范管理

  云南垦区上下认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财政奖补和减轻农工负担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垦区干部、职工的政策水平认识。很多农场、分场、生产队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对基层干部和职工适时开展政策培训,使一事一议奖补和减轻农工负担政策宣传到队、到户、到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单位都制定了一事一议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办法,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根据项目奖补资金的大小、群众筹资筹劳到位情况和项目实施进度,合理确定项目资金的支付进度。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将议事会议记录、签字、方案、项目申请表和审批、实施、验收材料以及建设前后图片等原始资料汇总归档、建档立册,实行规范管理。

五、加强监管,减轻负担

  在抓好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继续落实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政策,面向农工的各类收费逐步规范,负担监管机制逐步形式,农工负担总额逐年减少。
  1.抓分项管理,规范面向农工收费。实行税费改革后,在免除了类似乡镇五项统筹负担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农场向农工提供的生产经营性有偿服务的收费行为,规范了农场向农工代收水电等生活费用和代办各类证件的收费行为,规范了农场组织农工参加的各种捐赠活动必需自愿等行为。在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完善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中,农场80%以上基本农田不再收取承包费,国有林木资产承包费也按照“大头归职工”的原则大大降低,大幅度减轻了农工负担,从而增加了农工收入。目前,农场职工承担的费用主要为自身受益的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职工福利费和少量的土地承包费。
  2.抓制度建设,强化农工负担监管。一是实行农工负担监督手册制度,2011年免费发放农工负担手册6347份,使农工明白自己应该缴纳的费用。二是落实农工承包土地合同制度,承包合同明确记载了承包土地基本信息及收取各种费用的项目、数额及用途等,明确了农场与农工的权利和义务。三是认真落实农工负担审议、公示制度,对涉及农工负担的土地承包方案的制定、修改和筹资筹劳等事项,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审议,并进行公开公示。四是建立农工负担信访制度,农场专门设置信访员,对农工来信来访做到认真调查、妥善处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五是实行农工负担检查制度,采取“一听汇报、二看资料、三走访”的形式,对农工负担工作开展专项检查,杜绝了乱收费行为。六是建立农工负担信息监测点制度,通过监测及时反馈农工的土地承包收费、生产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情况及其他收费情况。
  3.抓配套改革,促进减轻农工负担。一是完善农业经营体制,规范土地承包合同,保持农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期稳定。二是深化农场内部管理体制,减少农场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层次,精简管理人员,推进相邻相近中小型分场及生产队、居民点的整合撤并要求。如东风农场,管理机构由税费改革前的21个分场、143个生产队,精简到目前的8个分场级单位、88个生产队,通过整合撤并,全场共精简管理人员96人、工勤人员40人,节约管理经费284万元。三是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完善农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进场务、队务公开,健全生产队“一事一议” 平等协商制度,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四是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上下左右的衔接、协调、配合,继续抓好税费改革政策在垦区的贯彻落实和督促检查,并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平台作用,健全生产队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促进垦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