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型升级中推进陕西垦区再造

时间:2019-04-01作者:刘康福 来源:《中国农垦》2017年第8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陕西省农垦集团砥砺奋进的五年。五年来,陕西省农垦集团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以现代农业建设为主线,以开放办垦为抓手,主动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上精准发力,经济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发展,民生建设显著改善,垦区面貌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19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0.86亿元,2017年将达到14亿元;利润从总额从641万元增加到1200万元,2017年有望达到1300万元;职均收入年递增15%以上。


 一、现代乳业成为全国领先和省内标杆


     2013年,陕西省农垦集团组建了陕垦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重庆农垦合作建设3万头规模现代奶牛养殖体系。首期在陕西农垦沙苑农场建设的1万头奶牛示范养殖场——华山牧场,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引进优质荷斯坦基础牛群4564头。基础牛群经和来自世界排名靠前的优秀种公牛的性控冻精配种,存栏奶牛达到8646头。牧场与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奶业发达国家全面合作,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牧场关键设备、全球领先的数字化管理技术。
      2017年1-6月,华山牧场生产鲜奶23689吨,销售生鲜奶23215吨,牛奶蛋白含量、菌落总数等指标均优于欧盟标准,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20%,利润1388万元,同比增长60%。
      以万头奶牛养殖为基础,华山牧场还投资1100万元建成了主题为“幸福牛、智慧心”的体验式观光配套设施,包括:游客中心、DIY体验馆、智慧展厅及绿化园林景观等休闲观光设施,实现了“可学、可游、可食”,成为集现代畜牧养殖示范、科普宣传、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观光牧场,被农业部评选为全国首批8个休闲观光牧场之一。
      陕西省农垦集团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设立的中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个“中字头”全国性高端乳企。在渭南市经济开发区新建的30万吨优质乳品加工基地项目,关键性净乳机、UHT超高温瞬间灭菌设备及巴氏杀菌设备均选用进口先进仪器,主要生产高端巴氏奶、高端酸奶、活性乳酸菌饮品等产品。2017年3月28日,该项目正式投产,“华山牧”牌乳品一举成为2017年丝博会暨第21届西洽会唯一指定乳制品。
      为了从源头上实现了奶源优质可控,陕西农垦集团专门为华山牧场建设了2万亩优质牧草基地;朝邑农场有机肥加工厂利用奶牛粪便加工生物有机肥料,年加工销售有机肥8000多吨,变废为宝,保护环境。一条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粪污处理的乳业循环产业链在陕西农垦已基本形成,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二、现代种业成为省内“四最”


     2014年,陕西省农垦集团整合所属4个农场的种业资源,与江苏农垦合作组建陕西农垦大华种业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在种子研发方面,成立了陕垦大华种业农作物研究所,下设小麦、玉米、大豆和西瓜四个研究室,先后加入了陕西省关中灌区水地小麦商业化育种联合体、国家大豆产业体系延安大豆综合试验,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及著名玉米育种专家胡必德等合作,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联合攻关等形式,开展小麦、玉米、大豆、西瓜等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育种工作,已经拥有一批自主品种。在硬件设施方面,经过两年的投资建设,仓储、晒场、加工、试验田、繁育田、检验试验设备已经成龙配套,基本完善。在市场营销方面,小麦良种占省内市场15%左右份额。
      目前,陕垦大华种业公司已经成为省内注册资本最多、制种规模最大、市场份额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种子企业,成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全产业链龙头企业。


 三、特色果业彰显国有农场信誉


      陕西省农垦集团不断推动果蔬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升级,由扩面增量转向提质增效,实现精特转型,绿色果蔬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以大樱桃、冬枣、葡萄产业为主,加快“三品一标”果蔬基地建设,在质量追溯上提升、在质量安全上出招,有的产品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获得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华阴农场1200亩葡萄庄园搭建了以电子商务营销为龙头,以信息化为纽带,以权威质检机构及全程溯源体系为保障,以标准化生产加工为示范的B2C全程跟踪销售产业链条。2017年预计生产“安红”牌有机葡萄160万斤,真正做到了“耕者用心,食者安心”。朝邑农场3000亩冬枣示范园以打造高档优质精品农业为目标,集中向社会展示了设施栽培技术模式、最新棚型结构、最新种植技术和冷链物流。“朝丰”牌冬枣获得农业部、陕西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安全优质冬枣3000吨、苗木10万株,成为大荔县冬枣生产销售集散中心之一。
      2016年6月,省农垦集团圆满完成了省政府、省农业厅交给的南北名优特农产品联展直销陕西平台的搭建工作。该平台由省政府冯新柱副省长倡议,联合福建、江西、广西、海南、云南参与。平台联展大厅位于西安最繁华商业地段,面积3000多平米,30多个展位,入驻六省区企业30多家、产品500多个品类,建立起果蔬销售线上线下网络和销售团队,开创了果蔬经营贸易新局面。农产品贸易收入已经成为省农垦集团营业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


 四、“第六产业”成为新兴经济增长点


      陕西省农垦集团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大力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第六产业”,建成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华阴农场、大荔农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集农业科技应用、先进农业设施、特色果蔬种植、良种繁育、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观光、采摘、餐饮、会议、特种养殖、拓展训练为一体,充分挖掘现代农业功能,展示了现代生态农业魅力。华阴农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园被认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农垦集团实际控制的陕西英考鸵鸟股份公司立足企业整合转型,结合20多年无形资产积淀,全方位开发鸵鸟旅游文化资源,建设了鸵鸟王现代农业庄园,被省农业厅认定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庄园内集鸵鸟观赏、主题文化科普、鸵鸟特色美食、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非洲特点的沙漠风情游乐农业庄园。开园以来,来自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已经成为大华山旅游圈和大荔县域的重要景点。
      省农垦集团招商引资,和华垦(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投资超100亿元,在华阴农场建设陕西农垦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综合体项目已经启动实施。项目有地处黄河金三角经济带区位优势,高速公路高铁支线机场交通优势,农场土地资源、农垦现代农业产业支撑、农垦文化资源、农垦医疗资源、大华山旅游资源和地热资源等八大优势。内容涵盖休闲农业与温泉度假中心、南欧风情小镇、大型花卉基地、大数字农业中心、农垦历史文化展示纪念馆、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影视基地、大华山空中游览观光基地、休闲养老综合体、青少年夏令营等10个板块,秉承“农业迪士尼”的思路和“产品+服务+资本”的商业模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华阴农场以及华西镇的整体面貌,全面增强省农垦集团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充分实现农场职工及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就地转化,推动华阴市全域旅游,带动农垦经济及华阴市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五、“美丽农场”建设使民生得到极大改善


      四个农场棚户区改廉租房项目总投资1.37亿元,建房899套,面积近7万平方米。农垦职工告别居住了几十年的旧营房,搬进了花园式住宅小区。五个农牧场相继告别办公危楼,搬进新建成的综合办公楼。农垦职工医院喜迁新址,医疗水平大幅提高。农垦技校建起了一座座教学楼、公寓楼,办学能力和水平在省内同类院校首屈一指。农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绿化、亮化、硬化、净化、暖化”的新面貌。农垦人的安居梦、农场人的城市化梦变成了现实,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获得感显著增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为农垦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陕西省农垦集团面对新的历史使命和农业国家队的担当,提出到“十三五”末再造一个陕西农垦的奋斗目标。通过租赁、承包、代耕代种、技术服务等土地流转方式,使经营管理的土地面积总量翻一番,达到30万亩以上;资产总额达到15亿元,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5000万元;全面统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个领域,在经济再造的同时,实现体制机制和文化再造。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必将成为推进垦区再造的必经路径和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