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河蝶变

时间:2016-10-13作者:朱增银 来源:《中国农垦》2016年第4期

    走进如今的安徽省皖河农场,干净整洁的场容场貌让人耳目一新,一排排崭新的住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农用砂石路笔直延伸,夜幕下、华灯闪亮……皖河农场正破茧蝶变。

幸福家园建起来

    皖河农场是安徽农垦人口最多的农场。全场共有27000人口,8000多户。这个场充分发挥规划引领的作用,按照“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美化场容场貌”的原则,根据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和特色编制规划,着力打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场容靓丽的新型农场。
    副场长汪丙来介绍说:“我们因地制宜,建设了三益回民分场等几个特色小区。‘十二五 ’期间,我场集中新建了240套廉租房、200套危改房,并对1066套危房就地重建或维修加固,大大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与此同时,我们还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代表前往外地学习参观,让职工们现场感受外地乡镇的优美田园画卷。思想通了,‘要我干’就变成‘我要干’,场里工作好做多了。”
    居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人人都踊跃参加到美好场镇建设中来。“外乡镇美好乡村建设搞得如此好,我们有必要带领群众改善居住、生活环境。”皖河农场永成分场场长陈笃富说。他自2012年起组织居民自筹资金500多万新建住宅,改善环境。
公交车开进来
    皖河农场离安庆市城区仅20公里,却没有通公交车,居民去城里办事只能乘坐私人面包车,安全隐患多。
皖河农场把通公交车列为当年民生工程建设的头等大事,多次与安庆市公交公司沟通,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终于在2014年6月底开通了公交车,便利了居民出行。
    皖河农场农业科的小方是1995年来场工作的大学生,爱人在城区工作。他告诉我:“没通公交车以前,回家可不方便了。爱人常常劝我辞职回城里工作。我学农业的,回城工作就荒废了学业。现在通车了,我要好好在农场工作。”像小方这样情况的,农场有好几十人,通公交车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方便。

全民创业富起来

    幸福生活离不开经济发展。皖河农场在加大建设美好场镇力度的同时,把富民强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做强劳务经济,让居民富起来。农场紧邻中国著名的“面点师”之乡——怀宁县江镇,全场三分之一人口在外事饮食业。馒头、包子是他们主打产品,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6万余元。农场鼓励居民走出去、带回来。滨江苑物业公司负责人刘小林原在广东从事饮食业。今年春,他返乡从事物业管理,把外地先进的管理办法带回来,受到大家好评。
    交通便利,“互联网+”进入百姓人家。程从根原在镇上开了一家复印店,今年3月,他增加了快递业务,收入逐月增加。他告诉笔者:现在每月仅快递一项,纯收入就近3000元。职工还开始利用互联网畅卖瓜蒌子等特优农产品。
    以港兴场,做活“水文章”。根据《安庆市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推进港口作业区向两翼(皖河农场作业区、长风作业区)发展,加快皖河农场作业区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皖河农场抓住安庆市实施“以港兴市”战略,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加强垦地合作,提出“以港兴场,做活水文章,”目前,皖河农场已定位为商贸物流中心,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明新风扑面来
    在皖河农场看到为民服务大厅、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居民们不仅可以在场内享受书本知识的熏陶,而且增加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为工作的开展带来许多便利。
    “皖河农场这几年变化太大了。路宽了、灯亮了、民风淳了。前几年我来这里收稻时,交通不畅,稻子里还不时掺有泥沙,我们同行都不想来。”浙江来的米商老秦说。
    夜幕降临,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华丽登场。路灯下,散步的、唱黄梅戏的、跳广场舞的……静谧的农场充满了无尽的欢乐。一个干净、有序、文明、靓丽、幸福的皖河农场新形象正在精彩展现。

(作者单位:安徽农垦皖河农场)
责任编辑:张 韧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