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一师苹果产业发展探讨

时间:2014-11-13作者:周玉环 来源:《中国农垦》2014年第5期

    苹果产业是新疆特色林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阿克苏地区是新疆最为重要的苹果产区,“阿克苏苹果”地理标志获得“中华名果”金奖称号,所产的“天山玉”牌糖心红富士绿色有机苹果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及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新疆兵团第一师(以下简称一师)位于阿克苏地区境内,是阿克苏地区重要的苹果种植基地。截至2013年底,一师有机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通过国家有机认证1万亩、绿色认证7.8万亩,产量逾20万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实现苹果产业发展的特色化、产业化、生态化,不断增强苹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一师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与重中之重。

一、一师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植面积与产量初具规模,单产水平低下
    2005年以来,一师因地制宜,全面发展特色林果产业,苹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一师农业已经形成“棉果畜”三足鼎立的局面。截至2013年底,一师苹果种植面积多达十几万亩,产量突破20多万吨。其中苹果主要栽培地区为一师五团、六团,两个团场的苹果种植面积占一师苹果总栽培面积的80%以上。目前,初步建成了以五团、六团为中心的10万亩优质红富士基地,并且通过“三优一体”的栽培模式,标准化果园面积逐渐增加。但由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低下,致使单产水平低,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一师苹果单位面积产量为898公斤/亩,还不及2010年世界苹果平均单产,与其他优势苹果产区有较大的差距。
    (二)品种结构单一,不利于苹果产业链的延伸
    据调查,一师苹果品种主要为晚熟品种,即红富士。早、中熟品种主要有嘎啦、元帅、新红星、金冠等,这些品种的种植主要是为了提高红富士的授粉率。从下表可以看出在一师苹果种植的品种结构上,晚熟品种占绝对优势,主要以红富士为主。一师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生产出的“冰糖心”红富士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品质,其苹果种植面积中红富士占比超过90%,其他品种的苹果种植面积还不到10%。由于红富士品种更适宜鲜食,进行加工获利较少,造成一师苹果加工企业少、产业链短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一师苹果产业的优化升级。
一师五、六团苹果品种结构
    (三)龙头企业数量少、能力弱,缺少深加工
    据调查,一师目前有果品龙头企业大大小小14家,但除新疆塔里木大漠枣业有限公司和新疆南部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外,无大规模的龙头企业,且基本以加工红枣产品为主,苹果产品加工较少,这主要是因为一师苹果90%以上为红富士,这种品种更适宜鲜食,进行加工获得的利润较低。有些团场也有自己的果品加工企业,如五团2006年建成的苹果果品分选包装厂,六团2010年成立的第一师六团果业有限公司等,但规模都很小,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一师苹果深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与果农利益联结松散,带动效应不明显。据调查,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购销关系中,很多“合同”是口头协议或“君子协议”。真正签订订单的比例较低,且违约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龙头企业对农户缺乏相应的技术服务和价格保护,甚至出现坑害农户利益的现象,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经营。
    (四)销售模式初步确立,但渠道盈利能力较弱、市场开拓性差
    近年来,一师在果品市场流通上实施“东进西出”的营销战略。利用浙江援建阿克苏的有利条件,几年来通过组织参加展销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开拓了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省市的果品市场,构建了以上海为中心、覆盖长三角地区市场的特色果品销售网络;利用喀什、塔城、伊犁等口岸的交通便利条件和果品出口企业,果品已经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和欧洲市场。这种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宣传推介,既扩大了一师苹果的知名度,又促进了一师苹果国际国内贸易的全面发展,形成一师苹果销售网络。但这种销售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许多果农仍然通过与中间商签订合同进行苹果的销售,导致大部分利润都被中间商赚取,果农的收入难以提高。加之苹果加工企业较少,产业链较短,无法提高苹果产品的附加值,对第一师苹果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二、一师苹果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阿克苏地区及一师需要树立现代化的产业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果业标准园的建设、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大力拓展销售渠道建设,全面提升苹果产业、红枣产业等果品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市场开拓能力,变凸显的产品优势为市场优势、品牌优势与产业优势。
    (一)依托优势资源,加快苹果产业化基地建设
    为提升苹果单产,要采取建立标准园、有机园、生态园的思路,打造优质绿色生态的苹果生产基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升苹果基地建设水平。以师市苗木繁育中心为依托,加快五团、六团“三优”红富士苹果苗木基地建设。支持和引导有实力、技术水平较高的育苗专业户在师市建立基地,为苹果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以优质高效为核心,全面推广以“矮、密、早、丰”为核心的苹果种植管理技术,重点推广优质、高产、省工的“三优一体”栽培技术体系;通过标准园建设,培育一大批亩均效益5000元以上的苹果高产高效示范园;通过标准示范园产值和效益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果园规模以及管理水平与效益的同步增长。(3)按照标准化、专业化要求,加快绿色及有机苹果基地的发展。推广密植直播丰产技术、滴灌技术、标准化花果管理技术、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和有机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达到国家有机果品的标准。
    (二)优化品种结构,为延伸产业链打根基
应逐步优化品种结构,实现高产优质。目前,一师苹果种植结构单一,是制约苹果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品种结构对于第一师苹果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根据一师苹果产业发展的条件,可对苹果种植结构作如下调整:在品种搭配比例上以晚熟品种为主(大约占70%),在晚熟品种中富士苹果占70%~80%,相应的栽种国光、元帅、金冠、秦冠、胜利等。这种种植结构既发挥一师苹果种植的先天优势,也有利于苹果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对一师苹果产业化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增强深加工能力
    针对苹果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师应该扶持龙头企业,落实优惠政策,提高龙头企业的拉动增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苹果加工转化和贮运保鲜业为重点,加快苹果龙头企业的建设步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政策、资金、用地等方面真正优先扶持对农民增收有带动能力的“安利达”果业等果品龙头企业,增强其购销能力。(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加工型、销售型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引进较大规模的苹果冷藏库和残次苹果榨汁企业,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规模效益和链条效益,通过产品加工来延长上市期,化解市场风险,使果农生产的苹果能销售出去,解决“卖果难、卖果愁、收益不高”的问题。(3)强化贮藏保鲜加工能力建设,解除果农后顾之忧。在引进培育大型苹果保鲜企业的同时,也要扶持帮助重点团场和果树承包大户建造保鲜库。(4)着力开发深度加工的苹果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苹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提高苹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
    针对新疆点多面广、空间跨度大的实际,在师市红枣网上交易平台项目的启动下,加快建设一师苹果网上交易平台,在一师(阿拉尔)市建立兵团级苹果电子商务、期货、拍卖交易中心。依托互联网、3G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与阿里巴巴等国内知名网络企业的合作,建立“新疆特色农产品交易网”电子商务交易系统,釆用B2B、B2C等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发布师市乃至全疆的红枣、苹果、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实现网上订货、网上支付,打造南疆农副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成为兵团乃至全疆果业对外宣传推介的示范窗口。此外,一师还需积极参加疆内外各种形式的林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和推介会,在师市内外开展经常性的林果产品展销贸易洽谈活动,加大对一师苹果的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吸引区内外投资。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一师四团)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