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改革红利的挖掘者

时间:2019-05-13作者:王盼盼等 来源:《中国农垦》2019年第1期

在农垦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有这样一位基层领路人,他直面农场职工的忧心,凝聚起改革的共识;打消地方政府的顾虑,推动建立起垦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精益求精,创新推动以社区为载体承接办社会职能;挖掘改革的潜在红利,盘活土地为企业化和产业发展奠定根基。

这位基层领路人就是广西农垦良丰农场场长杨进清。在他的带领下,广大干部职工凝聚共识,锐意改革,抢抓机遇,挖掘红利,让这个有64年历史的老农场迸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改革不能靠等和要,而是靠挖掘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这让在农垦工作了20多年的杨进清深感振奋。谈起文件内容,他如数家珍。“推进垦区集团化改革”“改革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土地管理方式”……这一条条意见不止提振了信心,更让杨进清看到了解决良丰农场改革发展具体问题的可行路径。

但看到路径并不意味着一马平川,杨进清深知,是改革就有阻力,改革红利不能靠等和要,而是得靠挖掘。

直面改革,同时就必须直面职工们的忧心——企业化改革农场是不是不管职工了?会不会把职工的福利待遇改少了、改没了?

推进改革,同时就必须打消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顾虑——农垦改革是不是甩包袱,把负担推给地方政府,增加地方财政开支?

为解决“不想改”的问题,挖掘推动改革的士气,杨进清组织职工参与广西农垦工委开展的“学文件精神,促改革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果园地头,与职工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大家普遍关注的待遇等问题进行说明。同时,查摆阻碍农场改革发展的思想障碍,让干部职工对农场企业化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和更加清晰的认识。

为解决“不会改”的问题,挖掘担当改革的能力,杨进清牵头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专门负责改革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研究制定改革工作计划,做到“任务有图、进度有表、责任到人”,为改革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为解决“不能改”的问题,挖掘推进改革的机制,杨进清带领的班子除了经常向自治区农垦工委、农垦局,桂林市委、市政府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外,还不断加强与雁山区委、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

杨进清坚持同地方政府“打成一片”,凡是改革相关的文件,都一一复印、划出重点,亲自送到有关部门案头,千方百计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农场改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工作责任心强、谋划推动实、沟通协调好。”雁山区委书记古保华这样评价杨进清。经过良丰农场班子的不懈努力,地方政府也主动提高站位,认识到垦地关系就如同鱼水,农场社会职能改革不是负担、不是包袱,而是发展机遇,进而积极寻求与良丰农场合作,主动为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保驾护航。桂林市委、市政府,雁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农场调研座谈,对改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协调解决。

以社区为载体承接办社会职能,

把果香家园办成精品社区

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回来的孩子直奔良丰农场社区儿童乐园,或写作业、或看书、或玩耍,还有大学生哥哥姐姐陪伴看护,孩子的欢笑声让良丰佳园小区洋溢着幸福的味道。集学习、阅读和运动为一体的“四点半课堂”,位于桂林市雁山区广西农垦国有良丰农场,是雁山团区委牵头、雁山大学城青年志愿者联盟负责具体实施的一项公益助学活动,解决部分家庭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这是垦地双方打造“果香家园”党建社区品牌的有力举措,也是良丰农场社会职能改革成果的一个生动影像。

本着对全场职工负责、对农垦事业负责的态度,杨进清立足农场资源,反复研究琢磨,一字一句斟酌拟定并推动了《良丰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实施方案》的顺利出台,同时与桂林市雁山区领导进行多次探讨,并最终达成共识:地方以社区为载体承接农场办社会职能,既能解决机构问题,又能方便农场居民办理日常事务,创造性地破解农场社会职能改革中“机构、承办、便民”三大难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新模式。

今年2月28日,由桂林市雁山区政府投资兴建的良丰农场社区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办公,良丰农场所承担的社会行政性、事业性和服务性职能将逐步分离移交雁山区政府或对应专业管理部门,实行属地化管理,使农场职工享受到与桂林市城区居民同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广西农垦局副局长、农垦集团副总经理杨伟林认为,良丰农场社区服务中心的成立为农场社区居民生活和办事提供了便利,减轻了农场负担,也为广西国有企业社会职能改革树立了榜样。

社会职能改革有了显著成效,杨进清的脚步却片刻未停。他以社区服务中心的挂牌为契机,继续争取加大地方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抓铁有痕的决心,把社区建设全面落到实处。

通过与雁山区委主要领导的沟通,打造良丰农场品牌社区被纳入了雁山区和良丰农场双“书记工程”,垦地合力打造良丰农场社区“果香家园”党建品牌。同时动员接收农场社会职能的雁山区各单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打造“良丰农场社区”。于是,街道办负责服务中心办公设施和服务大厅的优化,组织部负责党建工作室的策划与布置,交通局负责从桂阳公路到良丰农场小区的道路建设,林业局负责良丰佳园大门外的绿化,建设局承担农场旧房屋的立面改造,宣传部和卫计局负责儿童活动中心、义工服务站创建,文体局负责体育场所的建设,城管局负责对影响社区景观的建筑进行拆除及清理等等……

现如今,从桂林市区出发,沿着桂阳公路行进,可以清晰地看到良丰农场社区服务中心和良丰农场社区的醒目标志矗立在道路两边。社区现已完善配备便民服务站、儿童服务站、文化生活服务站、社工服务站,同时充分发挥辖区内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办“四点半课堂”,开展一系列义工服务,有效解决了职工子女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企业化是农场发展的机遇,

办企业就必须有产业

杨进清一直记得,部分农场职工响应号召交回土地时充满期待的目光。为此,他深谋远虑:“企业化是农场发展的机遇,办企业就不能没有农场自己的产业。”

而对良丰农场来说,产业发展首先需要解决两个基础问题,一个是土地,另一个是资金。

农场上一轮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执行以来,出现了职工退休后私自将所承包果园转租的现象,有超过200名的周边农民长期经营农场土地,这对保障职工权益,发挥国有农场农业统一经营管理和服务职能带来了很大不便。

“有了这项政策,我们才好改革。”杨进清的依据来自33号文件第三部分第九条,“职工承包租赁期限不得超过其退休年限,防止简单固化承包租赁关系。”

杨进清与班子成员认真研究,挖掘文件精神所蕴含的改革生机,建立起农场职工和外来人员承包租赁经营农场果园土地的有关规定,制定了与职工身份相适应的衔接机制。对果园(土地)经营权承包的合同年限、转让范围、合同期满果园清退,以及职工退休或因故去世后果园(土地)经营权承包处置方式重新作出规定,明确规定职工“退休退岗”的处理办法。

这些新动作,打破了农场土地经营权长期固化的桎梏,为加强对国有土地的管理盘活和推进农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充分发挥农场土地资源优势,规划建设旅游休闲观光农业项目过程中,杨进清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大胆创新,提出利用八分场划拨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解决项目建设资金困难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2个多月的努力,取得了桂林银行、阳朔县及桂林市国土部门的大力支持,用960亩农用地抵押,取得了利率非常低的5年期项目贷款4500万元,其中项目建设贷款3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农场旅游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一期融资的难题。这一银企创新合作的“良丰经验”,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典型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创新的土地经营管理模式,有力突破了项目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目前,旅游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一期主体建筑已完成,进入装修阶段,预计2018年底就能开门迎客。

成绩来之不易,发展任重道远。深化改革,挖掘更大的改革红利,农场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杨进清的带领下,良丰农场正以农场企业化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强力推进垦地融合发展:共同推进玉圭园·环球名胜项目建设并成功运营;为即将建成的良丰旅游休闲农庄做好配套服务,力争创建桂林市一流品牌农庄;以桂林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契机,充分整合良丰农场水果产业和旅游资源等优势,积极创建广西农垦桂林相思江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