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以北大荒精神发祥地、中国农业现代化发源地、黑龙江垦区红色根据地的“三地”文化作背景,对区域的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体系,打造了“一场一品”的文化发展特色,给经济超越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文化铸魂 新城流韵
走进八五二农场,城中的白桦林公园十分抢眼,耸立的将军碑让人可以了解到王震将军曾19次来到农场视察工作,这个公园与将军林、蛤蟆通等相互映衬和交融,使整个城镇透露出浓厚军垦文化特色。原来,八五二为提升城镇品味,打造独特魅力的农垦城,全面打造“军垦文化第一场”文化品牌。
据八五二场长王君革介绍,为彰显军垦文化特色,农场开展了复原原始生态文化工作,再现当年点燃荒火时“棒打狍子瓢勺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良好的生态,已投资120万元向蛤蟆通水库向水库投放了第一批鳌花、鲟鱼、兴凯湖大白鱼等名贵鱼苗130余万尾,使之成为兴凯湖大白鱼的“第二故乡”。也正是有了这个优势,国家体育总局决定8月16日到25日,在蛤蟆通水库举办全国龙舟大赛和全国垂钓锦标赛,龙舟赛是首次在黄河以北举办,垂钓铁杆赛是首次在东北三省举办。
在红兴隆每个农场城镇都会像八五二那样,感受到各自独特的文化韵味。信步在八五三,将军山公园、知青桥、清河公园、“雁窝岛”版画院和小红花艺校随处都可以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气息;徜徉在五九七,远眺漫山的果林,触手可及的果林绿化带,街道“种”满果树样式的灯具,“征服最寒、奉献最甜”的果林文化油然而生。
在文化品牌打造中,红兴隆提出“将文化植入城镇、让城镇洋溢文化特色、实现城镇与文化共融共生”,要求做到城镇建设文化规划先行,切实打造各具文化特色新农垦城镇群。全局共确立了13个城镇文化形象品牌,饶河农场明确了打造以 “丹史饶河、绝顶乌苏”为内涵的“蓝江绿城”文化品牌后,规划建设了“乌苏小镇”高档住宅区和高标准绿化景观带。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现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来到饶河视察时说:“来到红兴隆感受很深,一个是每个农场建设各具特色,另一个是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味道。”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来红兴隆局直农垦调研时,参观了红兴隆博物馆、扁石河公园、北大荒家园高档住宅区、红兴隆广场后,被高高耸立的“塞北雁飞”主题雕塑所吸引,为融入北大荒文化特色建筑所震撼,赞叹到:这里是一座北大荒文化城镇,真正做到了文化与城镇建设完美的结合。
文化品牌擦亮了城镇,以红兴隆城镇群为代表的黑龙江垦区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十大旅游避暑城市行列和2013年全球百座避暑旅游名城行列,并被赠予“世界农都”美誉。
文化引领 产业流金
走进江川,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名为“丰韵”的主题雕塑,一眼便可解读到农场以稻米为产业特色。这个雕塑是为打造“好米源自北大荒、江川稻米第一香”文化品牌而专门制作的,也正是因为农场打造了这个文化品牌,常年与广州签订3万吨粳米销售合同,并转运进香港市场。同时也得益于文化品牌的建设,农场正在招商引资,全力建设年加工能力45万吨的稻米产业园。
红兴隆在文化品牌建设活动中,明确了“用文化丰富产业内涵、用文化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思路,全面建设文化兴、产业旺的“整合型”产业文化。在全新的视角下,双鸭山利用建场初期形成的果蔬文化特色,打造“十二峰滴露、瓮泉极品蔬”中国寒地有机蔬菜文化品牌,借助品牌优势同时发展生态肉禽养殖业,建起了“翠博园”果蔬种植园,落成了生态产品批发市场。在文化品牌的引领下,果蔬产品销售半径超过400公里,生态猪肉在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餐桌,亩棚室效益平均超过2万元,生态猪肉每斤批发价20元。
在“十八大”精神引领下,曙光确立了“百年半截河、生态新曙光”文化品牌,将已撤并的4个作业站的闲置居民营区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建立生猪与肉鸡养殖和糖醛生产基地,全力建设4条生态循环产业链。宝山全力打造“绿稻之源、幸福宝山”品牌,开展起了全作物全面积绿色高产创建活动。农耕文化的“革命”,吸引了香港客商目光,前来宝山投资办厂。
文化融入产业的发展,使得产业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红旗岭的绿色有机大米直接走进江浙市场,生产的“水上漂”元宵覆盖佳木斯、双鸭山两市市场。八五二原生态的山产品出口日本、韩国,建起了全省最大的野猪养殖基地。友谊的“龙谊”有机粘玉米年向韩国出口120万穗。去年全局累计实现外贸出口6.6亿美元,局工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文化炫彩 旅游振兴
去年,红兴隆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收入4亿元。
红兴隆充分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让文化增添旅游产业活力。为此,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不断加强军垦文化、移民文化、知青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宝贵资源的保护、整合和利用,倡导利用多种文化元素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红旗岭借助“中国最美湿地”的优势,积极打造湿地生态文化品牌,在资源禀赋,开发保护性湿地文化,形成了独特风格文化旅游品牌。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赞叹到:来到红旗岭真正感受到,北大荒人不仅能把粮食种出世界水平,还能把环境保护做到国家最好水平。
为切实打造好文化旅游品牌,红兴隆打造以雁窝岛、千鸟湖、长林岛为代表的湿地景观群,呈现原始地貌的“生态文化”;打造以友谊、八五三、八五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发展史和军垦史,展示北大荒艰苦创业的“红色文化”;打造以局直和农场新城镇群为代表的高标准生态园林城镇,体现幸福绿色的“宜居文化”;打造以全局现代化大农业为主的凝聚典型特点的“世界农都文化”。在文化品牌的引领下,全局建成3个3A级景区,落成了北大荒农机博览园、绿色寒疆果都采摘园、雁窝岛和千鸟湖湿地景区等十大景点,形成了湿地生态游、现代城镇游、民俗风情游、农业观光游4条旅游线路。
文化品牌的打造,提升了旅游业的对外形象,红兴隆成为了中国首个以现代化大农业为背景的“中国农业公园”,千鸟湖和雁窝岛跻身“中国十大亲水美景”。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成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