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再获大丰收

时间:2015-05-06作者:鲁宏杰 来源:《中国农垦》2014年第12期

   今年11月10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业局发布最新数据:垦区1263.8万亩玉米收获工作全面完成,这标志着今年黑龙江垦区4235.8万亩秋收任务的全面结束。预计粮食总产435亿斤左右,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
春播一份情
   俗语有言:“牛马年,好种田”。虽然2013年秋季黑龙江垦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侵害,在2014年的春天,北大荒人又重拾信心,在黑土地上播撒下了一份份希望的种子。至5月22日晚,黑龙江垦区水稻插秧和大田播种工作圆满结束,北大荒春播首战全面胜利,为今年实现农业生产十一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农时好。垦区充分利用备耕准备充分、气温回暖早等有利条件,紧紧围绕“一提两增”目标,发挥大型农机具优势,采取集中作业、分段作业、连续作业、复式作业和突击作业等方式,科学组织,集中力量,昼夜奋战,全力推进农作物春播生产工作。4月15日完成小麦播种任务,5月22日晚全面完成水稻插秧;玉米、大豆等旱田作物播种日进度最高达到153万亩,水稻插秧日进度最高达到270万亩。旱田播期比去年提早7-10天,水稻插秧比历年提早3-5天,实现了全面积、全作物100%高标准播插在高产期。
   二是措施实。旱田以春整地、秸秆清理和抗涝抢播为重点,因地制宜采取排除明水、散墒作业、适墒播种等关键技术措施,确保农作物全部播在高产期,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水田重点抓好秧苗管理、苗期病害防治、泡田整地关键环节,以格田平整为重点,通过地号清理、及时旱整、提早泡田、搅浆平地、充分沉降,适时插秧等措施,确保高产期内完成插秧任务。
   三是标准高。垦区各级坚持统一供种、农机管理和田间作业“三个”标准化,突出水田催芽供种、高台旱育、大棚增温、水田整地、机械插秧和旱田促雪早化、散墒整地、适墒播种“八个”关键环节。针对今年特定的气象和土壤条件,积极采取种衣剂包衣、严格执行浸种温度和时间,坚持苗床消毒、调酸和苗期病害防治,严格育秧大棚肥水及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炼苗,有效防控苗期病虫草害等措施,使水稻壮秧率达到98%以上,实现了苗齐、苗壮、苗优。
   四是含量足。垦区以实现农业“一提两增”为目标,以农作物高产创建、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和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为载体,继续集成完善和推广应用水稻“三化两管”、玉米“四精两管”大豆“大垄密”等栽培模式,重点推广应用GPS卫星定位自动导航、匀速精量播种、集中浸种催芽、大棚高台旱育、智能化浸种催芽、高速机械插秧、钵形毯式育苗机插、健身防病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春播生产科技含量,为再夺农业丰收奠定了基础。
夏淌百滴汗
   今年,黑龙江垦区按照“扩稻玉、稳麦豆、强经作、上品质、突特色、增效益”的原则,继续优化种植业结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93.7万亩,粮食作物面积4231.8万亩。其中,水稻2304.5万亩、玉米1258.8万亩,大豆播种面积呈恢复性增长,种植面积达587.4万亩,小麦达11.7万亩。
   为确保粮食总产预期目标,今年,黑龙江垦区采取“夯基础、增科技、上标准、抗灾害、强管理等各项措施。前期结合长期天气预报和作物生育期间可能出现的阶段性低温冷害,围绕旱田提早中耕放寒、综合灭草防病、水田促进返青分蘖等,重点落实“一促、两增、三早、四保和五防”等田间管理措施。“一促”即以农作物安全成熟为核心,落实促早熟措施。“两增”即旱田采取中耕、深松、放寒增温;水田采取叠水、晒水池、延长输水渠道、浅灌等增温。“三早”即大豆、玉米早中耕;大豆、玉米、水稻早追肥;水稻“两秋三常年”早准备。“四保”即按“十大”模式规程操作保技术到位;落实“十大”技术措施保科技含量;适时查田补种保全苗;坚持标准作业提质增产保效益。“五防”即树立常年抗灾思想,确保防冻害、防旱涝、防冰雹、防倒伏、防病虫害措施到位,实现农作物安全成熟,增产提质增效。同时,黑龙江垦区各地开展了以农作物高产创建、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和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为载体,继续集成完善和推广应用水稻“三化两管”、玉米“四精两管”、大豆“大垄密”等栽培模式,重点推广应用集中智能化浸种催芽、大棚高台旱育秧、高速机械插秧等农业生产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夏管时期,黑龙江垦区以增积温、抗旱涝、防病虫、提品质、保增产为重点,全面加强大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工作,为再夺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秋收千两金
   九月的北大荒,天高云淡;辽阔的田野,遍地金黄,被誉为中华大粮仓的黑龙江垦区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垦区秋收工作启动早,各级单位超前制定了秋收抢收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统筹协调机械、人力和财力资源,扎实推进秋收工作。垦区马铃薯收获从9月2日开始,水稻收获从9月4日开始,大豆收获从9月15日开始,玉米收获从9月16日开始,10月2日掀起秋收高潮,日进度达到362.4万亩。
垦区充分发挥大马力收获机作业优势,及时抢抓晴好天气。坚持充分准备与适时早动、秋收与明年生产准备、直收与割晒、下棒与直收、收获与整地、人工与机械紧密结合的原则,以作物生育进程为标志,以提高农产品品质为重点。正确处理收获与农时、收获与提质增效、收获与粮食降水、收获与种子选留、收获与秋整地、收获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收获与明年生产准备、粮食降水与销售八个关系,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全面完成了秋粮收获任务。
  以实现农业“一提两增”为目标,以农作物高产创建、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高产模式示范提升和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行模式化栽培、标准化生产,重点推广应用集中智能化浸种催芽、大棚高台旱育、高速机械插秧、钵形毯式育苗机插、机插侧深施肥、GPS导航、匀速精量播种、促熟增产等农业生产新技术。加之各作物生长期间雨水充足、光热匹配,生育进程正常,预计水稻、玉米、大豆作物单产水平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友谊农场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片平均亩产达985.55公斤,七星农场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片平均亩产达766.89公斤,新华农场大豆高产创建万亩片平均亩产达253.08公斤,建边农场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片平均亩产达410.3公斤,尖山农场马铃薯高产创建万亩片平均亩产达3240公斤。垦区全力推进“三秋”工作,坚持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在水田上,坚持收整结合,昼夜突击;在旱田上,坚持松翻结合,松耙结合,千方百计扩大秋起垄和秋施肥面积。
喜看万人笑
   一位农业生产负责人告诉笔者:黑龙江垦区今年农业生产可以说取得了全面积、全作物的大丰收。是的,随便走在垦区各个农场,迎接你的是农户们灿烂的笑脸。
水稻:规模稳增质优价高。
   刚进入九月,位于三江平原的宝山农场就响起了水稻收获机的声音。为了抢占“双节”市场,该场第二作业站种植户关树臣在9月2日就开始了水稻收获作业,让水稻“抢鲜”上市。按照“老黄历”,北大荒的水稻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陆续开始收获,而近年来,一些农户为了让水稻“抢鲜”上市,突破高寒限制,开始种植早熟品种,收获期也日渐提前。
“我家的水稻基本上成熟了,今年长势比往年好不少,每亩地比往年大约增加70公斤。今年一亩地估计能打600多公斤,磨出米每公斤可以卖到8块钱。一亩地能收入2500元,比往年得多收入700元左右,我种的150亩地能收入30多万元。”关树臣一边忙着指挥往车里卸水稻,一边算着今年的收入账。
   “今年,我场水稻种植10.8万亩,虽然前期遭受了连续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由于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到位,经过测产,亩产达到630公斤以上,全场水稻总产预计突破7万吨。”宝山农场场长万新军说。按照现在国家保护价每斤1.55元计算,每亩比去年多收入200元左右。90%的水稻将外销,销售价格将不低于国家出台的保护价。
而位于松嫩平原的水稻大场肇源农场有水田6万亩。今年这6万亩水田的扣棚、育秧、泡田和插秧等农艺环节全部都提前完成,预计亩产将达到690公斤,总产量4140万公斤,每亩纯效益将达到2000元。这4万多吨粮食,除垦区企业嫩源米业计划收储1万吨外,其余的3万吨外销,价格在每斤1.60元左右。
   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水稻都占据了北大荒秋粮的“半壁江山”。今年水稻的丰产丰收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的发展中功不可没。
   玉米:精耕细作确保高产。
   穿行在北大荒的田野,望着一片片正处于蜡熟期、泛着金黄色的玉米地,你会感受到浓浓的丰收气息。
   在建设农场种植户张中宣的玉米田里,老张掰着手指头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他家种了300亩玉米,预计亩产750公斤,按市场价格每公斤1.6元计算,亩效益达700元。
   玉米种植大场八五二农场今年种植玉米达65万亩,这个场第七管理区第二作业站农户于桂清,种了500亩玉米高产创建田,由于播期提前,他种的玉米4月20日播种,预计提前近半个月收获,平均亩产可达850公斤,预计价格每公斤1.5元左右,基本销往周边烘干塔及中储粮库。他种植的500亩地,预计可收入63万元左右。
   近几年,黑龙江垦区强力构筑绿色产业新体系,调结构,上玉米,实现玉米种植产量和效益的最大化。目前,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占播种总面积的1/4,并呈现三大特点,即种植区域范围不断扩大,面积不断增加;产量稳中有升,质优价高增产增效显著;种植技术不断创新,科技含量逐年提高。
   大豆:面积回升单产提高。
在五大连池农场第一管理区一块1500亩的大豆地号上,农垦航化的一架飞机在低空飞过,进行喷施促增产促早熟营养液作业。9月正是大豆后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今年大豆生育阶段雨热充沛,中耕深松、病虫防治和追肥促熟管理调控措施到位,垦区大豆生育进程正常略早,全面积长势喜人,可望再获大丰收。立秋过后,垦区职工抓住晴好天气,采用地面大型农机、空中实行飞机作业的方式,适时对大豆喷施营养液,进行保根、护叶、增荚、增粒的“贴秋膘”作业,以提高大豆的品质和产量。
   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副局长徐学阳介绍,今年国家开始实行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机制,制定了每公斤4.8元的目标价格。较好的效益预期调动了职工种植积极性,大豆种植面积首次止跌回升,达到587.4万亩,比上年增加160.1万亩,增长37.5%。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垦区大豆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1000万亩以上,大豆总产在150万吨左右,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全省的1/3。近年来,受进口大豆的冲击和比较效益下降的影响,大豆种植面积连续下滑到去年的427.3万亩。
五大连池农场第二管理区家庭农场场长葛彦军介绍:“今年,国家实行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机制,每公斤比过去至少增加两角钱,这项优惠政策对农户来说太给力啦。我今年种植大豆300亩,比上年增加了100亩,如果每亩产量达到175公斤,光大豆这一项至少可挣到8万元以上。”
   据介绍,连续多年来垦区大豆单产和品质持续快速提升。2001年垦区大豆平均亩产已突破150公斤,达到153公斤;2011年突破175公斤,达到181.1公斤,比全国大豆单产高出50%,略高于美国、巴西大豆单产平均水平。今年垦区大豆5月22日全面完成播种,实现了高产期播种、进口机械精密播种、GPS导航作业和大垄密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应用四个100%。
农   业专家介绍,大豆种植面积的启稳回升,对于实现旱田合理轮作、农业机械力量合理配置,确保种管收最佳农时,全作物均衡增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垦区建设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促进职工持续增产增收,维护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麦:颗粒归仓不愁销路。
   在鹤山农场红益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晒场上,收获归仓的小麦经过清理、晾晒已经装袋,正准备销售市场。
“今年,红益合作社的小麦无论是单产还是品质都不错,收获的432吨小麦已经有‘婆家’了。我们正与垦丰种业鹤山分公司积极联系,将我们的小麦作为明年的种子高价出售。”鹤山农场红益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景涛说。
   今年,鹤山农场调优种植结构,种植了1.5万亩小麦,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和科学合理农业措施的推广,小麦喜获丰收,总产达到4631吨,预计亩效益可达到238元。
   “我们现在积极联系市场和了解市场行情,现在价格在每斤1.3元左右。由于今年小麦品质好,已经与垦丰种业建立联系、60%当作种子,其余部分小麦走向市场。”粮食科副科长朱磊说。
   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在品种选择上,农场选用了经科研站试验多年,丰产、品质较好的中强筋小麦品种“垦九10号”。种子由垦丰种业鹤山分公司统一选种,统一用种衣剂拌种。针对今年“天不涝地涝”的自然特点,鹤山农场还通过采取旋耕、耙地等适宜的耕作措施,做到散表墒和保底墒有机结合,创造适宜的播种环境。同时,由于去年三秋整地基础较好,100%达到播种状态,在播种粒数、匀度、深度上均达到农艺标准。并科学合理地设计了保苗株数,充分发挥群体的增产优势,做到每公顷保苗700万株。
   “今年小麦喜获丰收,单产和品质都有所提高,预计单产可达350公斤,这主要得益于新技术的应用和科学合理农业措施的推广。”鹤山农场生产科工作人员说。
   党和国家在更高起点上提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思路、新战略。黑龙江垦区也必将继续担当起农业创新和商品粮生产主力军重任,为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