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推进五大板块经济 迈上千亿元收入新台阶

时间:2013-11-07作者:文/刘 刚 来源:《中国农垦》2013年第5期

    2012年,广西垦区坚持发展主题主线,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坚持垦地合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良好势头。垦区全年实现经营总收入915.7亿元,增长21.2%;实现生产总值341.9亿元,增长15.6%;年人均纯收入17550元,增长12.8%;在岗职工人均纯收入28091元,增长15.6%。
    按照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垦系统“两个率先”宏伟蓝图的要求,2013年广西垦区坚持农场基地、专业集团、产业园区、海外农垦、资本运营“五大板块经济”同步推进,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绿色崛起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改善和保障民生。预期实现经营总收入迈上千亿元新台阶,增长15%以上;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

一、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广西农垦“一室两中心”国家和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农垦科研平台投入,提升科研机构与农垦产业的合作效率。深入实施农垦创新计划、农垦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重点抓好甘蔗品优改良,剑麻、茶叶和淀粉的新产品开发,畜牧疫病防控、疾病净化和精准营养等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完善科技奖励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员和产业科技研发带头人制度。
    2.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继续抓好农业部各类标准化示范场(基地)创建工作,推进垦区30个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和大明山良种茶树繁育中心建设。推进金光、星星、源头、西江4个中心站的测土配方施肥成建制工作。抓好1个新建、11个续建单位开展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建设,组织华山、北耀、东方3个农场申报2014年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督查和抽检,排查质量安全隐患,推进和完善农资统一供应或定点供应制度。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现有国家和自治区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向外扩张,积极争取各种产业化扶持项目和各种农业补贴政策,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与基地农场、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采取订单农业、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场和农户分享更多加工销售收益。
    4.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抓好45个单位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旱作节水工程、“沃土”工程、沼气工程、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土地归整工作,为推进农业集约化、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信贷融资、农技推广、良种补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和资金安排上重点对原料基地建设予以扶持和倾斜。
    5.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继续推进金光、新兴、良圻等农场甘蔗全程机械化试点工作,重点抓好金光农场省部两级共建试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力争甘蔗全程机械化收获面积有较大突破。探索以制糖公司为主导的甘蔗产业新型农机服务和管理体系,提高农机作业效率。
    6.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加强农产品冷冻储藏、分级包装工作,建立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拓宽十万大山牌农产品、永新源牌猪肉、大明山牌茶叶、南海风牌海产品等农垦产品走向消费市场的直销渠道,积极探索网上交易、连锁分销等现代营销方式,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深入实施品牌强垦战略,强化农垦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

二、继续推进项目建设,保持投资适度增长

    坚持以扩大项目投资建设规模为抓手,不断做大垦区经济总量。2013年计划各类建设项目536个,总投资约833亿元,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42个。
    1.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明阳低碳绿色印刷包装生产线及产业化基地、良丰文化印刷园标准厂房、圣迪建材等246个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全力推进东盟(国际)汽车文化产业园、玉圭园·环球名胜等269个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康明斯发动机、明阳立峰铁塔、新兴国际汽车零配件标准厂房、绿达电线电缆、细木工板生产、玻璃深加工生产等一批项目按计划竣工投产。
    2.着力抓好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千方百计引进中国500强企业和各省100强企业入垦,尤其是投资规模大、投资强度大、产值大、利税高、用地少、无污染的产业项目,大力做好投资项目建设储备。产业园区重点以行业龙头知名企业、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等作为招商目标,以引进大型、高端工业项目为主,以引进大型商业项目和高档酒店、商业地产项目为辅,在做大总量的同时提高园区的配套服务和形象档次。
    3.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协调服务工作,建立重大项目全程跟踪制,加快项目审批工作。加强年度用地报批工作,争取更多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加强与国土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理顺环节,确保项目用地到位。
    4.深化与北京二商集团的项目合作。进一步拓展与北京二商集团的合作空间和领域,力争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推动京桂经贸合作发展。糖业集团要围绕白砂糖、朗姆酒贸易和销售,努力实现销售白砂糖5万吨、精制糖和药糖各5千吨、朗姆酒5千箱,力争在京津等地实现朗姆酒主营收入2亿元。茶业集团要加强与二商京华茶叶公司的茶叶贸易合作和新产品研发,推进大明山项目建设,开发适宜北方市场的新茶品,提升大明山牌茶叶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明阳生化集团要加大与二商绿世缘、大红门等公司的贸易和技术合作力度,在变性淀粉研发与应用研究、淀粉供应方面出新成果。十万大山公司要加快推进与二商集团合作开发茶花山高端瓶装饮用水、螺旋藻营养红糖、螺旋藻功能饮料3个项目,把功能扩展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引导螺旋藻产业的新变革。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糖业集团重点推进年产1万吨朗姆酒生产线、年产5万吨生物肥项目建设,抓好年产9.5万吨蔗渣浆项目、年产20万吨文化纸项目的生产经营管理,完善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明阳生化集团着力抓好“双10”项目的试产达产工作,大力推进年产10万吨科赛包装材料项目、热电联产技改项目、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及大型民用沼气生产示范项目。畜牧集团、剑麻集团抓好循环产业链项目建设。
    2.做大规模,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糖业集团基地面积要达到118万亩以上,通过“三提高一降低”,即提高产糖率、提高一级白砂糖产率、提高节渣率、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力争营业总收入稳中有增。畜牧集团要围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目标,提高生产和财务效率,推进“集团+农场+基地”发展模式,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带动农场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实现营业总收入30亿元以上、利润8000万元以上,到“十二五”期末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抓紧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工作。明阳生化集团要在抓管理、足产能、降成本、改善财务状况上下功夫,力争实现营业总收入25亿元以上、利润7000万元以上。
    3.加强风险管控。全面构建“内部控制建设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控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政策风险、环保风险、财务风险、投资风险等。建立“财务总监委派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在各专业集团逐步委派财务总监,强化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单位的财务监控,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合法权益。
    4.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加快企业、产业重组,加大明阳生化集团、畜牧集团的职工股问题处置力度,明晰产权,理顺体制机制。进一步改革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推进农场模拟股份制改革和“两田制”改革,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联户大户承包体、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企业等生产经营组织。继续推进国有农场社会职能分离改革。继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做强朗姆酒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朗姆酒产业已经上升为广西战略,甘蔗产业链延伸项目成为2013年广西“两会”关注的热点。农垦作为先行者,要大力推进朗姆酒产业化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抓好年产1万吨朗姆酒生产线建设。加快对昌菱制糖公司酒精生产线的改造和提升,朗姆酒精品观光生产线、灌装生产线、勾兑过滤生产线力争上半年建成投产,确保今年生产朗姆酒1万吨。加快推进陈酿仓库建设,做好第二期年产5万吨朗姆酒生产线的可行性研究。
    2.抓好朗姆酒市场开发。进一步做好朗姆酒产业投资收益分析、经营业绩分析和风险分析,抓好国内外消费市场研究、市场容量和市场份额分析工作,科学制定销售策略。加快品牌建设,锻造自己的职业经理人和营销队伍。
    3.抓好朗姆酒的标准制定和政策扶持工作。加强与自治区质量监督等部门的合作,加快制定朗姆酒的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确立农垦主导地位。加强与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制定出台朗姆酒产业化发展的扶持政策。
    4.抓好朗姆酒其他项目建设。广西朗姆酒产业工程院科技大楼力争年内竣工。加快南宁朗姆酒庄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昌菱朗姆小镇建设,今年完成朗姆小镇的中心广场、危旧房改造、主干道绿化种植等工作。

五、大力推动园区创新发展

    1.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产业功能布局。明阳工业区要抓住南宁空港经济区加快建设机遇,考虑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及工业区成本回收等因素,抓好规划修编工作。北部湾产业园要依靠地方力量,做好“银海区特色产业园区”的规划审批工作。新兴工业园要做好四方片区一区北面、农场南面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良丰产业园要做好农场1.7万亩土地的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高效综合产业园区。西江产业园要以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金宏光亮铜杆项目为抓手,大力招引电线、电缆等下游企业和配套项目,打造一个300亿元产业。
    2.推进入园项目建设。明阳工业区着力抓好14个新开工项目,北部湾产业园的金岸国际建材商贸城等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新兴工业园四方片区西板块新入园的11个企业开工建设。良丰产业园玉圭园·环球名胜一期工程年内竣工的同时启动二期工程。西江产业园年内力争实现新开工项目3个以上、竣工投产项目4个以上。九曲湾产业园着力抓好嘉和城四期工程、汽车文化产业园、温泉度假村二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开竣工和前期工作。
    3.抓好工业集中区建设。新光工业集中区着力抓好3个总投资41亿元的续建项目建设,力争项目首期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山圩工业集中区要抓好100亩标准厂房建设,力争引入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桂北工业集中区要抓好铝型材加工生产线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产。旺茂工业集中区力争新引进6个总投资15亿元以上的项目。
    4.深化垦地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探索适应园区发展的社会管理职能模式,积极争取公安、工商、税务、安监、环保等部门在园区设点或派出机构,共同做好园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市政管理、绿化管理、环境卫生等工作,完善服务企业职能。特别注重协调好和农场的关系,主动配合农场处理好社会稳定和职工安置工作,支持农场民生建设。

六、抓好海外项目建设

    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力争今年通过确认考核,已经入园的19个中外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其中9家年内建成投产,同时积极引进更多企业入园。越南归仁项目要抓好生产经营,二期工程年底竣工投产。俄罗斯十万大山加工物流中心有限公司要在稳定客户的同时挖掘潜在客户,力争招商引资取得突破。中缅替代种植合作项目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建设一个150万株的苗圃,扩种5000亩剑麻。要加强对境外项目的风险管理,推进海外项目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海外投资收益。

七、加强资本运营,拓宽发展资金来源渠道

    1.调整融资结构,优化内源融资。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年内发行8亿元企业债券和20亿元短期融资券,使直接融资规模占比达到35%以上。完善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功能,结算中心效益增幅力争达到20%以上。
    2.拓宽投融资渠道,搭建创新融资平台。争取年内参股1家非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建香港海外投融资平台,使其成为农垦海外资金管理和资产运营中心。
    3.推动企业集团上市,实现股权融资突破。加快推进糖业集团H股上市工作,实现股权融资零的突破。做好明阳生化集团、畜牧集团及剑麻集团的股权整理,为进入实质性上市培育打下坚实基础。
    4.清理企业不良债务,解除历史负担。加快垦区47户企事业单位在农行4.71亿元(贷款本金)不良贷款的处理步伐,争取年内完成清理工作。
    5.抓好土地出让金返还和税收增量分成工作。积极应对土地政策变化,切实抓好国有土地出让金返还和税收增量分成工作。
    6.抓好财政项目资金的申报工作。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与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联系对接,努力争取财政资金支持。2013年计划申报财政项目353个,力争财政资金2亿元以上。

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农垦

    1.抓好新型小城镇建设。加强与地方部门的对接,主动融入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争取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覆盖。以规划的22个农场场部为中心,以现有产业为支撑,进一步优化农垦小城镇建设布局,积极争取地方公共设施和基础建设的覆盖,推进农垦特色新型小城镇建设。
    2.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着力抓好糖业集团、明阳生化集团、畜牧集团、剑麻集团等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和污水的达标排放,加快园区和农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等工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垦区生态环境。
    3.强化绿色生产。巩固现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成果,重点建设好绿色蔗糖产业基地、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生态乳业基地、生态有机茶基地、绿色生态水果基地等五大绿色产品基地,构建绿色农产品产业体系,不断扩大农垦绿色产品在消费市场的份额。
    4.抓好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改造和治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社会,打造生态小区、文明小区、和谐人居小区,提升职工群众宜居宜业水平。

九、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1.全面完成5.16万户职工危房改造工作。力争年内垦区危房改造工程竣工率达到100%,职工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2.大力实施农场道路建设和安全饮水工程。抓好58个单位210公里道路建设,解决6.5万人行路难问题。抓好46个单位的饮水工程,解决3.9万人、3.7万头牲畜安全饮水问题,两项工程计划投入7000万元。计划投资1800万元推进北部湾总场岩滩库区移民安置扶持工程。
    3.抓好贫困农场扶贫开发工作。抓住全区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契机,组织贫困农场、边境农场纳入扶贫开发盘子。加快贫困农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项目建设,推动贫困农场同步发展。积极争取更多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加大结对帮扶工作力度,继续抓好第四批“整村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4.解决好农工与非农工养老金待遇差额历史遗留问题。尽快完成13640名退休农工养老金待遇差额基金的发放工作,积极妥善解决好遗留的尾巴问题。加强协调沟通,争取解决困难企业3万多名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
    5.努力提高职工工资性收入。开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研,研究制订新形势下垦区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方案。全面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制度建立和兑现工作。
    6.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正确处理内部矛盾。深化平安农垦建设,加强信访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系广西农垦工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