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北国三角洲最美名片

时间:2015-08-28作者:杨建国 来源:《中国农垦》2015年第3期

    2011年以来,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建设硕果累累。管理局先后荣获“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摄影之乡”等荣誉称号。
2014年,管理局首次在哈尔滨举办了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光影艺术风采暨宝泉岭百名摄影家作品展,首次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现代化大农业摄影暨少儿版画作品展,先后两次在俄罗斯比罗比詹市举办中国宝泉岭-俄罗斯犹太州现代化大农业摄影暨少儿版画展……不仅使宝泉岭的文化享誉全国,还促进了与俄罗斯的文化、经济、贸易合作与发展,为“域外垦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如今,宝泉岭管理局成功申报命名北大荒文化地理标志已达31个。
成绩可圈可点,使命更加光荣。管理局党委在争创垦区先进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坚定地提出了文化强局战略,一场空前的文化发展热潮在宝泉岭大地上涌动。

以思想文化建设为核心增强文化强局的推动力

    宝泉岭管理局以精神文化产品的大众化为切入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学习型管理局创建活动,重点开展学习型农场、机关、社区、企业、行业、管理区、家庭等方面的创建工作。
    2014年,管理局组织召开了“产业兴局”理论研讨会,坚持每年围绕重大主题和重点工作,举办一到两次理论研讨会,预计在2015年全面完成学习型管理局创建任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和“道德模范”、“十佳公仆”、“感动北大荒”年度人物(群体)评选等活动,引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抓好以“礼仪宝泉”建设为载体的文明创建,使管理局整体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将梧桐河抗联纪念馆全力打造成省军区军史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级抗联纪念馆;共青农场打造成全国青年创业培养基地;普阳农场将在争取中央军委及沈阳军区的支持下,建设军旅文化纪念馆;宝泉岭农场的知青文化立足北大荒知青精神纪念馆的打造,将开展北大荒优秀知青典型创建活动;大力建设绥滨农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纪念馆,为打造现代化大农业教育基地奠定基础。紧紧围绕“1+12”山水生态森林城市群目标,把北大荒文化内涵融入城镇建设中,特别要突出本区域的历史文化特色,通过建筑、园林、雕塑、服装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争使85%以上的单位具备法制教育功能齐全的教育阵地,打造和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法制文化产品和品牌。

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增强文化强局的凝聚力

    宝泉岭管理局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管理局发展理念,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宣传教育,形成企业的共识,使之成为全管理局职工群众的自觉意识,激发全社会的创业豪情、激情,增强职工群众共同实现争创垦区先进局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动力。
    管理局在2014年启动了企业文化或行业文化创建活动,整合企业(行业)各类管理制度、作风建设、礼仪创建、学习型管理局创建、文化产业、文体活动等资源优势,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提炼企业核心、发展、管理等理念。
创建活动的目标是创建具有哲学内涵的企业文化或行业文化、机关文化,用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提升人们的创造力、执行力。各农场、工业企业、机关、医院和学校等都要加强文化建设,形成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外在形象。在北大荒文化的指导下提炼出成熟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用语、理念、宣传语、精神、愿景等,编制独具特色的文化手册,用于宣传文化、规范员工行为、指导发展。

以群众文化建设为基础增强文化强局的源动力

    宝泉岭管理局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文化活动的层次与品位。
2015年,管理局和各农场将按照国家有关县(市)二、三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场史纪念馆)的建设标准要求,建成1万平方米以上的群众文化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同时建好体育馆、文化体育广场、主题文化公园;各农场要建成不低于30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中心;管理区建成不低于2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室。同时,要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项目列入建设规划,文化职能部门要参与指导,当好参谋,确保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标准。2015年,管理局“五馆两园一场一廊一中心”(文化艺术馆、图书馆、局史博物馆、综合体育馆、游泳馆、主题文化公园、植物园、文化体育广场、摄影和书画文化长廊、老年康乐中心)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齐全,使群众文化活动层次更高、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015年,宝泉岭管理局将继续深化“文化香飘宝泉岭”主题系列活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廉政文化节、法制文化节、社区(邻居)文化节活动;以“书香宝泉岭”为载体,举办“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活动,确定每年4月为读书月,每月开展一次文化大讲堂。在巩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少儿版画之乡”、“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摄影之乡”品牌成果的基础之上,打造6个基地和10支队伍,把管理局打造成“合唱之乡”、“速滑之乡”。

以文化产业建设为带动增强文化强局的牵动力

    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就是要立足实际,走出一条以创新为动力,以品牌为引领,以文化交流为纽带,以文化、科技、旅游、休闲、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为特点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管理局将不断打造蓝色山水森林城堡观光、红色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湿地观光旅游、金色现代化农业旅游等四条旅游链条,并依托自然地理标志做好避暑、休闲、度假、漂流、艺术采风等旅游项目的开发。
    2015年,管理局将通过谋划运作,创意打造现代化大农业观光博览会、界江文化观光旅游节和具有宝泉岭特色的兼具经济社会效益的文化旅游节。依托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力量,打造现代化农业摄影拍摄基地。通过建立文化旅游的部门协调机制,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联动,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整合区域旅游产业资源,把宝泉岭最终建成省内外有影响的特色旅游文化名城。探索成立民间文化产品合作社,结合版画、摄影和人才队伍的情况,着重搞好相关旅游纪念品的购销、加工、制作、代理及信息的传播工作。
    2015年,管理局将结合生态旅游产业和地方气候优势,打造“艺术家候鸟栖息工程”,吸引大批艺术家来宝泉岭旅游创作,拉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抓好十字绣、版画、音像、影楼、装裱等具有文化产品特色和项目优势的经营。建立和完善演艺、图书、报刊、音像、网络、会展、现代传媒等文化产业市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管理局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3%-3.5%,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管理局)
责任编辑:张 韧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