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服务产业扶贫调研

时间:2020-01-06作者:刘建云 来源:《中国农垦》2019年第8期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目标。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四年提出,要灵活用好金融工具与政策,扩大农业“保险+期货”试点项目。

在天然橡胶价格长期低位徘徊的背景下,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聚焦精准扶贫,连续几年走进云南,有效抵御了天然橡胶价格波动风险,保障了当地广大贫困胶农的切身利益。

“天然橡胶产业扶贫的效果如何?”“‘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进展怎样?……”带着这些问题,云南农垦集团抽调9名骨干组成农垦橡胶产业发展成就专题调研组,于4月24日至28日分赴西双版纳、江城、西盟三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为当地带来的扶贫效果。

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背景

天然橡胶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产业发展一直以来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的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约100万公顷,产量在80万吨/年左右波动,曾在2013年达到峰值87万吨。近年来随着市场价格下跌,生产意愿降低,2016年国内天然橡胶产量下滑到76万吨。云南、海南作为国内天然橡胶主产区,2016年的产量分别为40万吨和34万吨。与此相对应,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2016年消费量达到472万吨,远远超过国内生产量,需要大量进口。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天然橡胶进口量从2007年的155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400万吨,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80%。

我国天然橡胶价格连续8年低迷,同时橡胶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植胶收益断崖式下滑直接影响到天然橡胶战略物资的中长期保障。从调研反馈情况来看,国有胶园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部分胶农因植胶收入过低而“丢刀弃岗”,一些民营橡胶园甚至出现停止管护、割胶的现象。

因此,怎样确保国有胶园的可持续性发展,稳定其生产积极性;如何帮助数量众多且分散的胶农规避橡胶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保障其利益,既关系到当地橡胶产业发展,也关乎民生福祉。

为响应国家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号召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助橡胶产区的贫困胶农早日脱贫,实现期货市场服务橡胶产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上期所发起了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2017年上期所专门投入扶持资金3960万元,覆盖海南省、云南省15个贫困区县,其中14个为国家级贫困县,涉及天然橡胶现货产量约3.6万吨,种植面积约40万亩。

二、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推进情况

云南的橡胶种植区域多集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地区,橡胶产业是当地大部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当地农民通过发展产业脱贫的希望所在。但近年来,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胶农收入大幅减少,导致部分胶农和企业员工生产积极性减弱。在证监会和上期所的大力支持下,具备实力的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通力合作,地方政府和云南农垦集团积极响应,努力将“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和脱贫攻坚任务落到实处。

(一)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江城有限公司(简称江城公司)。自推出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以来,江城公司积极响应,组织协调,动员参与。试点项目涉及32个生产队2600多个割胶岗位,惠及当地建档立卡户300余户。2017年公司参保金额6万元,参保指标约1000吨,获得理赔金额约39万元;2018年参保指标约2000吨,获得理赔金额约96万元;2019年参保指标约6000吨(理赔金额尚未最终确定)。

(二)西盟县。西盟县于2017年4月启动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工作。投保胶园面积13000亩,折合干胶数量1053吨,涉及勐梭镇、中课镇、岳宋乡3个乡镇10个贫困村754户232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9-11月份,投保胶农获得理赔保险金233.34万元,平均每亩理赔179.50元,平均每户获得理赔款3094.76元;赔款金额1万元以上的有10户。2018年试点项目覆盖4镇2乡 23 个村168个村民小组,投保面积共90000亩,参保农户共4284户人口15557人。保险费由上期所全额承担,保险赔付资金476万余元。

(三)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西双版纳景阳有限公司(简称景阳公司)。景阳公司2017年代农户支付保费71.4万元,收购试点农户干胶8108吨。在引导橡胶种植农户、农场等主体参与金融市场方面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农户、农场与景阳公司制胶厂签订现货收购合同,解决“卖胶难”问题。另一方面利用橡胶价格保险保障种植农户、农场的价格风险;银行为制胶厂提供融资支持。

景阳公司2018年与鲁证期货股份公司、人保云南省版纳分公司、民生银行等继续合作,扩大试点项目区域和覆盖人群。一是勐腊、勐海县政府指定的农户,二是农场、生产队的胶工胶农。2018年“期货+保险”精准扶贫项目有三个亮点:其一,受惠面广,从单一的农场胶农扩展到贫困村胶农,优先考虑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其次是散户。其二,保险费全部由上期所补贴,政府、农户及橡胶企业均不用承担保费。

云南农垦集团积极参与和推动天然橡胶“期货+保险”项目的试点和推广,扩大覆盖面,惠及更多的胶农,稳定天然橡胶产业的第一线队伍,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几年的试点,“保险+期货”模式的影响力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胶农认同并接受了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方式,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初步成效

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就是将“保险”这种胶农熟悉、便于理解的金融形式,同“期货”这个专业性强、风险管理效率高的金融工具相结合,胶农购买价格保险,以较小的代价保证预期托底价格水平,避免天然橡胶价格下跌的巨大风险。

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模式,由上期所出保费资金补贴,保险公司给胶农出具保单,期货公司帮助保险公司对冲风险。橡胶价格高时,胶农可以随行就市卖个好价钱;而一旦价格下跌触发理赔条件,胶农可以得到赔偿,为广大胶农找到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这种机制,给贫困胶农吃了一颗“定心丸”,特别是在价格下跌时,胶农能够获得有效的收入补偿。这比过去单纯地给钱、给物的捐赠方式更能有效发挥托底的扶贫效果,是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模式。

从普洱和西双版纳橡胶产区的调研情况看,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投保规模明显增加,投保面积逐年增加。二是惠及胶农大幅度提升,参保胶农户数及受益人口逐年增加。三是赔付资金逐年增加,赔付资金总额、每户获赔金额、每亩赔付金额都比上年有所增加。

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模式获得了市场尤其是地方政府、橡胶企业和胶农的认可,增强了胶农依靠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实施和推进中发挥了三大作用。

一是锁定目标人群,维护社会稳定。在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胶农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持续下降,因价格波动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之际,“保险+期货”项目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胶农,覆盖了贫困乡镇、村、村小组等,在稳定贫困户、胶农人心,促进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完善联接机制,壮大产业发展。一方面巩固农地关系。在天然橡胶价格频繁波动情况下,通过胶农和企业签订溢价预购合同,锁定现货最低交易价格,稳定胶农预期收益,有效提升了胶农对橡胶林地管理、维护以及橡胶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缓解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弃割、停割、毁林现象,保护天然橡胶原料基地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强化农企关系。通过签订溢价预购合同,确定胶农最低收益和原料供应量,稳定了橡胶原料来源,有效避免了胶价低迷时,企业货源不稳定、组织生产难度大情况,促进了天然橡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是保障农户增收,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度勐腊县勐捧镇天然橡胶“保险+期货”产业扶贫赔款现场兑现会于2019年3月16日在勐捧镇温泉村村委会举行,此次兑现共涉及勐捧镇1400余户胶农,赔付款总额118万元。除去现场兑付的18户,剩余胶农的赔付款通过景阳公司勐腊制胶厂、勐捧第二制胶厂网银支付平台及时兑现。通过现场赔付,在相对稳定贫困胶农基本生活基础上,起到宣传“保险+期货”项目、促进胶农保险增收意识,有力推动了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长效机制建设。

四、实施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的重要意义

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模式。通过利用现代化金融工具的有效对冲,使胶农能够提前锁定保底收益。从扶贫角度,与以前的输血式扶贫相比,可实现更加精准的扶贫,不会破坏市场价格机制,还能刺激当地的造血机制;从市场角度,可保障农户收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从风险管理角度,可有效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对冲风险机制,完善传统的再保机制。

实践证明,“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险+期货”模式可以成为期货行业助力脱贫攻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一)稳定当地胶农的收益预期

天然橡胶是西双版纳和普洱两地的支柱产业,景阳公司、江城公司和西盟公司是当地橡胶生产的龙头企业,也是产业扶贫的主力军。近年天然橡胶价格剧烈波动,两地胶农增收乏力,为帮助胶农走出“价贱伤农”的困境,在地方政府、上期所、保险公司和云南农垦集团的通力合作下,在当地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有序推进。胶农通过该项目运用场外看跌期权间接参与了对天然橡胶现货的套期保值过程。如果天然橡胶市场价格相对保险价格下跌,胶农可以获得差价赔付,取得预期收益;如果天然橡胶市场价格上涨,胶农可以按照较高的现货价格销售,取得较高的销售收入。农户收益预期稳定,对当地经济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据调研情况反馈,该项目实施后,农户丢刀弃岗、外出打工、造成橡胶资源浪费的现象得到缓解,胶农割胶积极性得到提高。

(二)丰富精准扶贫的开展形式,彰显保险期货行业独特价值

相对于传统的扶贫工作形式,运用“保险+期货”业务开展扶贫工作是一种创新。通过“保险+期货”业务,将当地农业产业有效引导到期货市场,将扶贫工作和期货市场相结合,激发生产者参与风险管理的动力,可复制,可持续,针对性强,起到了精准扶贫的效果,彰显了保险和期货行业的独特价值。其一,期货和保险发挥各自的优势,拓宽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径,既稳定了胶农的收益又转移了相关的风险,帮助解决了对接“三农”的最后一公里。其二,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天然橡胶产品期货的开发,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支持带动天然橡胶产区的经济发展。其三,胶农可以直接参与到价格保险的实践中来,意味着农业“保险+期货”项目试点更加全面、更具多样性,为以后“保险+期货”业务的增量扩面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未来可以增加覆盖面,进一步在地域、品种上推广这种模式。

五、推进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建议

天然橡胶价格保险是以橡胶干胶为标的、以“价格指数”为赔付依据的一种农业保险创新型产品,是针对天然橡胶生产经营者因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低于既定价格或价格指数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赔偿的一种制度安排。事实证明,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稳定与改善企业经营业绩、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助力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得到地方政府、橡胶生产企业及当地胶农充分认可。调研组认为,该试点项目进一步发展和服务产业扶贫的空间仍然巨大,并根据调研情况,对进一步优化提升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提出几点建议。

1.增加云南农垦集团为被保险人,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扶贫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云南国际橡胶交易中心和云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是云胶集团旗下的所属企业,发挥这两个中心作为农产品交易平台的作用,云胶集团可以将签订合作协议胶农、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云胶集团自有基地从事天然橡胶生产胶农的基本信息录入到这两个交易平台,让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的实施过程更加透明、公开,也更加有利于对项目实施工程的管理。

当前的保险模式主要考虑到被保险人与农户签订保险合同,因涉及农户较多,想法难统一,导致项目落地推进过程慢。建议保险公司、上期所、期货公司考虑以云南农垦集团(由云胶集团代行)作为保险主体,发挥天然橡胶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辐射作用,统筹运作,将更有利于提升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影响力,让惠农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

2.完善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模式,探索“收入保险”新模式,确保农户收益稳定增收。

当前的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扶贫模式是橡胶价格托底的保险模式(即保价格下跌风险),受保险时间段选择、橡胶保险价格确定等因素影响,胶农难以在项目实施中更多地感受到“保险+期货”带来的好处,甚至出现没有赔付的情况。

建议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及上期所多从胶农角度出发,探索将当前实施的胶农“橡胶价格托底保险”转向“橡胶收入保险”,在价格托底保险的同时,让胶农在橡胶价格上升时感受到参与保险的好处,在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的扶贫政策中得到更大实惠。

3.扩大试点范围、让惠农政策惠及广大胶农。

云胶集团自有的20多万亩橡胶林基地位于普洱市的西盟和江城两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些胶林均分布在广大的贫困乡镇和山区。建议上期所、期货公司在实施天然橡胶“保险+期货”中考虑建档立卡户的同时,也将云胶集团所属的胶农纳入保险对象,并逐步将试点范围扩展到贫困乡镇,让“保险+期货”的扶贫惠农政策惠及广大的胶农。

六、调研结论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调研组认为,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解决了当地胶农的风险管理需求问题,稳定了当地胶农的收益预期,同时丰富了精准扶贫的工作形式,彰显了期货行业独特价值。也要看到,该试点项目的推广也面临着推进速度、保险模式、试点范围、财政补贴等问题,这需要政府、交易所、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各方的共同探索。

脱贫攻坚,重在产业,成在产业。通过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的金融扶贫方式,发挥了期货行业服务“三农”的真正作用,提升了精准扶贫的工作着力点,履行了为边疆地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云胶集团将一如既往积极践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挥产业优势和组织优势,深挖天然橡胶经济的潜在动力,帮助贫困地区胶农更好地对接市场,持续加大在扶贫领域的投入,做好结对帮扶对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