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研农技 奋楫争先惠民生

时间:2019-05-07作者:满孝永 来源:《中国农垦》2019年第1期

在陕西榆林农垦,有这样一位把农技工作当作事业的人——

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小便饱受农村贫穷落后之苦;他对农业、农村、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立志做一名农业技术专家,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1992年从榆林农业学校毕业被分配至榆林地区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后,他凭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矢志不移从事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工作,逐步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受人尊重的农业专家。他,就是榆林市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郝哲。

参加工作以来,郝哲26年如一日,始终扎根于农业生产一线,针对榆林设施果蔬逆境栽培存在的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科技扶贫等工作,先后自主设计并完成设施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20余项;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先后在多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项,制定榆林市地方标准技术规范20项,制作培训课件20余部;相继荣获榆林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全国沙产业大赛优秀成果奖等科技成果奖8项,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和科技扶贫创业能手等荣誉称号30余项。

从零起步,填补榆林设施蔬菜生产空白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榆林因气候酷寒、交通落后,导致当地冬季新鲜时蔬供应匮乏,城乡居民只得长期将酸菜作为冬季主菜。

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困局,郝哲选择将“日光温室的引进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作为自己工作后的第一个课题。但因日光温室在当时的榆林还是新生事物,尚无经验可供借鉴,加之自己是中专学历,又缺乏实践经验,郝哲对于即将面对的困难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为尽快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我一边向资深专家拜师求教,一边查阅与日光温室栽培有关的报刊书籍,并在分析本地历年气象资料的基础上,选择‘改行当农民’,从日光温室设计到建设,从帘被揭盖到环境调控,从整地施肥、田间管理到病虫防治,对每一项技术、每一步工作都亲力亲为、详细记录,让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郝哲说。

天道酬勤。通过对日光温室原理、栽培模式和不同作物栽培技术开展系统研究,郝哲逐步摸索出了一套与榆林自然气候条件相匹配的日光温室基本原理和环境调控技术,确定了日光温室的周年栽培模式,掌握了主要蔬菜作物的设施栽培技术。他首批种植的黄瓜、番茄、西葫芦、莴笋等蔬菜在1992年底成功上市,改写了榆林冬季不能生产喜温蔬菜的历史。

近年来,针对榆林设施蔬菜逆境栽培中存在的设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光热利用率低、栽培管理落后、缺乏配套技术规范等突出问题,郝哲又先后完成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设计建造技术研究与推广”“设施蔬菜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10余项设施蔬菜科研项目,创新设计了榆林冬春低温、大风频发等特殊自然条件下的新型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建造工艺参数,获得3项专利授权。此外,他还创建了亩产值5万元日光温室和亩产值2万元塑料大棚的设施高效种植模式10余种,筛选出适宜当地设施栽培的优良蔬菜品种30多个,制订了榆林市地方标准技术规范11项,示范推广设施蔬菜栽培新技术20多项,集成构建了优质、高效、高产的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体系,开创了榆林设施蔬菜生产新局面,为促进设施蔬菜提质增效、菜农增收、保障蔬菜产品安全和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设施蔬菜相关项目成果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和榆林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另辟蹊径,开拓沙地鲜食红枣栽培先河

长期以来,红枣产业都是榆林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很多农户甚至将红枣称为“铁杆庄稼”,其对于农民增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年来,榆林红枣产业连续出现丰产不丰收或成熟期遇雨裂变的情况,榆林红枣产业走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针对榆林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裂果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差等突出问题,郝哲结合榆林沙地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气候特点和枣树的生长发育条件,研究转变红枣栽培方式,引进鲜食枣品种,试验研究鲜食枣设施栽培技术,并积极争取课题立项。

“通过大量调研学习,我在红枣技术革新过程中选择‘三条腿’走路:一是品种嫁接改良,探索鲜食枣嫁接及种植技术;二是尝试现代枣园矮化密植,将树高全部控制至2米左右,每亩土地种植枣树110至330株;三是探索设施栽培技术,其中包括日光温室栽培、塑料大棚栽培和防雨棚栽培3种模式。”郝哲说。

其间,郝哲先后完成了“沙地红枣高效水肥一体化研究与示范”“沙地红枣丰产园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沙地鲜食枣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等科研项目4项,申请国家专利3项,制订榆林市地方标准技术规范4项;创建了日光温室栽培、塑料大棚栽培和防雨棚栽培3种沙地鲜食枣设施高效栽培模式,突破了栽培设施设计建造、高效栽培模式、优良品种选用、根际土壤复配改良、直播建园、矮化密植、轻简化整形修剪、控产保果、水肥一体化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及扣棚降温与安全升温等现代枣园建设多项关键技术,集成了鲜食枣设施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并在全市多个县区及宁夏等地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据统计,按照郝哲相关技术标准种植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防雨棚枣园,平均亩产分别可达到1320公斤、1210公斤和1130公斤,亩产值分别达到4-6万元、2-3万元和1-2万元,为破解当前困扰榆林红枣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了出路,创新了榆林红枣种植模式,实现了红枣由山地向沙地延伸、由露天生产向设施栽培的转变,培育了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带动项目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沙地鲜食枣相关项目成果还荣获全国首届沙产业大赛优秀成果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陕西省林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科技攻关,毛乌素风沙区种出了羊肚菌

羊肚菌是珍稀名贵食用菌,具有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和重要的保健作用,特别是在益肠胃、助消化、防癌抗癌和补肾助阳、补脑提神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方面有明显的功效,因而备受国内外高端消费市场的青睐。

但市面上所见的羊肚菌多以野生为主,人工栽培难度大,如果能攻克技术难题,配套产业开发,必然会有极好的市场前景。鉴于榆林毛乌素风沙草滩区一直生长有少量野生羊肚菌,郝哲便想到在当地开展羊肚菌仿野生人工培育技术研究,而他的想法正与榆林市马合农场场长张彦飞不谋而合。

2014年,郝哲便开始在马合农场开展羊肚菌栽培技术研究。他远赴四川、云南学习取经,前往全国多地林区采集野生羊肚菌种质资源,全程悉心呵护、跟踪监测培育,换来的却是“未出菇”的结果。“科研工作,可能千百次失败才能换来一次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嘛!”郝哲说。此后的实验中,他们选择了多处羊肚菌生长点,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废寝忘食,强化对羊肚菌野生环境的调查,不分昼夜监测土壤、空气的湿度、温度及营养成分,并在设施内模拟试验,终于在2016年获得成功,成就了首个在北方风沙区实现羊肚菌人工栽培的成功案例。

针对羊肚菌人工栽培大面积不出菇和产量不稳定等问题,郝哲还主持实施了“羊肚菌栽培设施设计建造技术研究”“羊肚菌适宜品种筛选及其设施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羊肚菌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结合北方风沙区的自然气候特点和羊肚菌的生理特性,通过分离提纯野生羊肚菌菌种,选育出适于北方风沙区人工栽培的羊肚菌优良菌株。利用适宜的栽培设施,模仿本地野生羊肚菌生态环境条件,攻克了北方风沙区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难题,获得授权专利1项,培育出适宜北方栽培的羊肚菌优良菌株4个,实现了羊肚菌在北方风沙区的规模化发展。

“羊肚菌栽培,两分靠种源,八分靠管护。现在按照我们技术标准推广的棉被拱棚种植模式,平均亩产可达150-200公斤,按照每年两茬的来算,产值高达五六万元。目前,我们已经就相关设施及管理技术开展试验性推广,待到时机成熟,羊肚菌必然可以成为带动榆林精准产业扶贫、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利器。”郝哲说。

“点菜”培训,让科技为农户插上致富翅膀

为便于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将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及时送到广大农民手中,解决当地农民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低、技术经验缺乏等问题,真正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长期以来,郝哲还特别注重科技培训和咨询指导服务。

“按照‘应农民之所求,急农民之所急,释农民之所疑,解农民之所难’的服务理念,榆林市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已全面推行‘农民点菜、专家下厨、跟踪服务’的农技服务新模式,我也会适时下乡举办一些‘点菜式’培训讲座,将以往培训‘专家要讲什么农民就学什么’变成‘农民想学什么专家就讲什么’,把科技兴农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农民。”郝哲说。

同时,他还在育苗、移栽、灌水、施肥、整枝打杈等关键生产技术环节,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对广大农民进行零距离指导,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多年来,郝哲已累计制定设施瓜菜水果栽培技术规程22项,举办各类培训班200余期,受训群众达2万余人(次)。通过他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当地农民的科技素质得到切实提高,一大批科技种植专业能手涌现出来,农民的“造血”功能得到增强,一大批农民逐步走上了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益的路子,郝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初心如磐,奋楫争先。在平凡而又艰苦的岗位上,郝哲严谨求实、敬业奉献,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用奉献履行了全心全意服务“三农”的工作使命,用高尚的品格和优良的作风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郝哲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取得的丰硕成绩得到各级领导和服务对象的高度赞誉。

用他的话说,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是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的。不管什么时间,只要工作需要或农民需求,他必是随叫随到,第一时间出现在工作现场,及时解决农民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郝哲说:“小溪汇入江海,才能浩瀚无垠;鲜花携手相拥,才能馨香郁浓。过去,我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我深爱的农垦事业;未来,我仍将以一颗赤诚之心,将全部的爱献给我深爱的农业科技事业,献给我深爱的这片土地。”


(作者单位:榆林日报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