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垦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0-02-27作者:王瑶 来源:《中国农垦》2020年第1期

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农垦与农村集体经济、农户家庭经济、农民合作经济等共同构成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这是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农业农村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农业农村发展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保障。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助力乡村振兴是农垦改革发展的大逻辑。

一、农垦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

大力发展农垦经济,对于带动农业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强调“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切实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引领作用,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这是农垦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雏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并作出具体的路径安排和政策抉择,这是党中央长期关注三农问题所作出的战略性选择,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领和中心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行动,也是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在农业农村发展理论上的又一重大飞跃,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垦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明确指出“切实发挥农垦在质量兴农中的带动引领作用”。这是党“三农”工作理论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农垦人既要从高处着眼,从进入新时代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更好地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又要从细节入手,加快补齐“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二、农垦助力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

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而建立的,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强、产业化体系全的独特优势,锤炼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北京农垦与祖国共辉煌,其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9月的平郊农垦局。近70年来,北京农垦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将北京农垦事业一步步开拓壮大。在1998年场乡体制改革前,拥有16个农场,其中13个实行场带乡体制,另外3个为纯国有农场。在13个场乡合一农场中,有5个是“一场带多乡”,8个是“一场带一乡”,共有37个乡镇,5个区公所(或办事处),总人口41.4万人,土地面积120万亩,其中耕地60万亩。以食品加工为主的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立足农业,服务首都,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对外合作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02年10月,北京农垦改制成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本建成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并迅速成长。2009年4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国资委决定,以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吸收重组北京华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市大发畜产公司,成立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整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成为国家在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2017年12月,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北京市国资委决定,对首农、京粮、二商三个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成立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市场的洗礼,重组元年,首农食品集团资产总额1130.28亿元、收入1145.76亿元、利润34.23亿元,资产和收入双超千亿,北京农垦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助力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更加牢固。

三、农垦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

新时代,农垦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上来,全面抓好贯彻落实。首农食品集团(北京农垦)将全力推动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一)推进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推进农场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首农食品集团坚持疏解整治与优化提升同步推进,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大力构建环五环的“一圈一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圈”是指重点发展集农业观光、农务体验、特色庄园于一体的农业休闲业态,打造环五环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圈;“一系”是指积极谋划腾退土地的集约利用,对一些具有工业遗存的老旧厂房进行升级改造,发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数字媒体、人工智能等产业,形成环五环高端产业园区体系。

(二)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宜居。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推进绿色发展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必由之路。首农食品集团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想方设法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重点抓好南郊农场“两园三区”(和义体育休闲公园、西毓顺饮鹿池公园、首农红星农庄农业观光区、首农紫谷农业观光区、首农第六产业园区),西郊农场“一场三园”(三元农业科教园、双塔绿谷首农庄园、翠湖农业生态园),东郊农场沙子营生态生活园,延庆农场世园会和冬奥会配套服务项目,让乡村“天蓝、地绿、水净”,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同时,按照市政府要求,着力抓好双桥农场广渠路二期还建项目、巨山农场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南郊农场长阳养老中心和职工大学改扩建项目、以及几个农场的保障性住房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努力建设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

(三)推进文化兴垦,实现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推进文化兴垦是实现乡风文明的有效途径。首农食品集团充分借鉴国内外乡村文明的优秀成果,努力推动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双桥农场利用地处朝阳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优势,打造出了极具工业特色的北京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目前,入驻文创企业 82 家,其中上市公司3 家,同时运用最先进的激光投影技术,夜间点亮全部 46 座筒仓,打出公益标语等宣传广告,已成为广渠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中央和北京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双桥农场打造的E9 区创新工场,已拍摄《星光灿烂》《乡亲乡爱》《天津大码头》和《中国仪仗兵》等影视作品,文化氛围日渐浓厚。百年栗园农场以自然为主题以家庭为主角以休闲为特色,处处彰显农村特色,处处充满童真童趣,是一个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农耕文化、体验互动挑战、增进亲子感情、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户外田园。同时,首农食品集团以吃得放心、玩得开心为目标,积极开展樱桃采摘季、金秋收获季等活动,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推进党建创新,实现治理有效。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乡村治理越有效,党建工作越扎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就越好。首农食品集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创新,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一是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场、爱农工的“三农”工作队伍,推动队伍强起来。二是以党建引领改革发展。坚持农垦改革发展方向,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让农场资源要素活起来,凝聚起农场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推动经济活起来。三是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把法治、德治与自治有机贯通,引导广大农工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营造秩序良好、健康淳朴、文明和谐的公序良俗,推动乡风美起来。

(五)推进精准帮扶,实现生活富裕。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要用生活富裕程度来评价。首农食品集团通过开展“三大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贫困人口脱贫。一是开展对口帮扶行动。认真落实中央精准扶贫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帮扶工作的指示精神,主动践行国企责任。河南兰考万头租赁牛场、承德平泉种猪培育场、甘肃黑河奶牛示范基地、河北行唐 100 万套蛋种鸡养殖示范园区、河北张家口和湖南株洲鲜切蔬菜工厂、“北京市受援地区特色扶贫产业双创中心”等一批重点扶贫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山东成武蛋种鸡项目一期已经投产,实现产业扶贫。二是开展就业帮扶行动。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的情况下,农场周边的农民就业率呈现明显上升的态势。目前,一系列具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特征的农场,其就业水平都比较高,像各界熟知的休闲观光农业就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实现增产增收。三是开展内部帮扶行动。积极开展以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医疗互助、大病救助、就业扶助、法律援助为主要内容的“四送四助”活动,减轻困难农工的家庭负担。

总之,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农垦人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书写好新时代农垦新篇章。


(作者系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