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垦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4-12-23作者:吴家政 来源:《中国农垦》2014年第7期

    广东农垦是农业部直属垦区,拥有土地面积340万亩,从业人员11.4万多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口5.36万人,占总从业人口的47%;农业增加值33.12亿元,占垦区国民生产总值的29.56%。农业主要从事橡胶、蔗糖两大支柱产业以及剑麻、乳业、水果、养殖等四大优势产业的经营。
    广东农垦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构建了具有垦区产业发展特色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垦区农业科技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应用推广、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图透过广东农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践,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一、垦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一)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体系
    我国许多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庞大的人才资源、雄厚的技术储备、及时准确的农业科技信息和广泛的国际交流经验,它们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广东农垦目前与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通过合作实现双赢。现在垦区推广的很多主打作物品种和重点生产技术都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橡胶研究所引进并选育的抗逆高产、胶木兼优的热研-7-33-97、IAN873、热垦525天然橡胶品种等,成为近些年广东垦区主推种植橡胶品种。湛江农垦局与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签订了长期科技合作协议,由该研究所负责提供无病毒的增殖试管苗,这些增殖试管苗再由湛江垦区基地开展扩繁、育苗和推广种植。数据显示,种植增殖试管苗扩繁的种苗,甘蔗产量和出糖率比普通种苗分别提高10.6%和0.26%。
    (二)建成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的技术服务体系
    农业科研机构是吸纳和培养优秀科研和推广人员的理想平台。广东农垦长期以来十分重视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平台的建设,已建成和正在建设服务垦区产业的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有:一是广东省农垦南亚热带作物科技中心(广州),该中心主要工作是开展热带及亚热带作物的引种、繁育及生物技术的科研推广等,多年来为农垦提供了大量的优良作物品种;二是广东省湛江农垦科学研究所,该所主要从事甘蔗、橡胶、剑麻、菠萝等南亚热带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优质健康种苗组培繁育,以及相关的技术研发、新品种引进、成果转化与新技术推广等服务工作;三是广东农垦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茂名),该所主要从事天然橡胶及南亚热带名优水果新品种的引进培育、生产示范、科学研究、科技培训与推广等服务工作;四是正在建设的广东省阳江农垦科学研究所,该所建成之后将更加有效地推动阳江垦区产业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与服务。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立足农垦、面向广东、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既培养高职专业学生,又培训来自农垦企业的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办学特色突出,硕果累累。
    (三)打造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广东农垦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打造了以湛江垦区为首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同时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这些示范区和龙头企业,具有产业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供给保障安全、综合效益明显的特点,成为垦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对垦区以及周边农村地区起到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二是以广东垦区支柱产业及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了天然橡胶、糖业、乳业和剑麻等省部级科技创新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成为垦区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新平台,有力促进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三是先后建成了橡胶、甘蔗、剑麻、对虾和生猪等五个优质种苗繁育中心以及广垦橡胶技术创新中心,为广东农垦现代农业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以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垦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条件改变,加大了推广阻力
    当前广东垦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恶化挑战,农技推广工作阻力日益加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气象灾害频仍。广东具有发展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的气候条件,但强台风、严重干旱、寒害不时袭击,每次袭击都可能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例如粤东垦区“十一五”规划中将天然橡胶作为支柱产业,2013年因遭受超级强台风“天兔”袭击,农场橡胶树大片倒伏,造成整个粤东垦区计划2014年开割的橡胶树不得不往后推迟三到四年。
    二是土壤肥力下降。较之其它农作物,甘蔗对水肥的需求量更大。在同一地块年复一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容易造成土地有机质降低、蓄水能力减退、土壤板结,以及甘蔗产量和产糖率下降等不良后果。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研究显示,目前湛江垦区甘蔗平均出糖率为9.5%,比云南、广西和海南产区分别低3.25、2.3和1.99个百分点。
    三是病虫害日趋严重。由于土地开垦过度,生物栖息地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加上连年施用农药,病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造成在广东垦区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手段日趋乏力。
    (二)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降低了先进技术应用能力
    广东农垦的农技推广工作主要依靠总局专家、管理局专家和农场农技指导员这三支主体力量共同推进。总局和管理局的专家大多数来自广东农垦集团各级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他们普通拥有较高专业技术职称;少数从农垦系统外的科研院所机构聘请。农场农技指导员由农场聘任,专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根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全省农垦共聘任推广专家47名,其中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者22名,中级职称者18名,初级职称者7名,高、中、低职称比例构成分别是47%、38%和15%。同年,全省农场农技指导员439名,其中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者25名,中级职称者43名,初级及以下职称者370名,高、中、低职称比例构成分别是6%、10%和84%。以上数据表明,广东农垦特别是农场基层的农技推广队伍素质明显偏低。
    推广人员素质低,其后果就是缺乏创新技术意识,推广动力不足,执行力不强,直接降低了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的推广应用能力。如雷州半岛部分农场,既不轮作也不休耕已经连续20多年种植甘蔗,早就出现土地肥力严重下降、土壤板结、生态恶化和病虫害严重等现象,造成蔗糖单产持续下降、质量变差、生产成本攀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滑等严重问题。
    (三)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增加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广东农垦农技推广资金目前明显处于低投入状态,2012年的农业增加值为33.12亿元,当年从国家财政获得的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补贴700万元,补贴经费是农业增加值的0. 22%,2013年获得的相同项目补贴经费更少,只有500万元,不升反降。垦区自筹经费难度大,经费安排捉襟见肘,而处在强台风、严重寒害和旱害等自然灾害频仍地带的广东农垦,每隔几年就会遭受一次大面积的灾害袭击。由于农业自身固有的脆弱性,抗灾能力差,重灾之后需要大笔资金投入才能恢复生产或重建产业。另外,近些年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天然橡胶和甘蔗作为广东农垦两大支柱产业,其产品价格连年下降,经营处于亏损边缘,其他农业产业效益也不佳。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是造成广东农垦自筹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而经费短缺也直接制约着技术开发与应用、仪器设备的购置与升级换代、实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推广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等各方面的投入,进而无法满足产业发展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创新应用要求,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这种农业经济薄弱,产业规模大而不强,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具优势的被动局面。

三、加强垦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创新技术应用
    广东农垦要应对环境恶化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主动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例如:为了应对台风和寒害持续不断的气候威胁,有必要加快研究和推广抗风抗寒、适应广东地区的高产橡胶新品种;面对甘蔗单产和出糖率持续下降的不利形势,有必要在土壤改良、种苗提纯复壮、脱毒技术和生产管理创新方面下足功夫,扭转颓势;面对病虫害连续不断的肆虐,有必要通过环境保护、提供生物多样化栖息地,利用生物天敌取代化学农药,从而改良因人为造成的恶劣环境;面对劳动力日益短缺、工资不断增长的境况,有必要加快研发,突破机械化割胶等生产技术,解放劳动力。
    (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优化技术队伍结构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首要资源。一支稳定、专业、适应能力强的农技推广队伍是高效农技推广体系运作的必备条件,解决农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需要主管部门未雨绸缪,着力加快推广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工作放在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素质提升。二是挖掘垦区人才资源,自主培养提高。据统计,垦区现有430多名农场农技推广指导员当中, 50%以上的推广指导员属于从事推广工作少于10年的35岁以下的中青年,他们有着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有关单位要更加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创造机会提高其岗位胜任能力。三是引进高端人才,尤其是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专业人才,加快提高队伍层次。四是有计划分批聘用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校毕业生,通过不断补充新生力量,优化农技推广队伍结构。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增加推广投入
    农技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人、财和物等多方面的投入,而这些投入归根到底是资金的投入,为此要拓宽推广资金筹措渠道,既要争取项目的国家财政投入,又要加大垦区技术推广项目的统筹计划和年度预算。农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从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推广经费使用,农垦工商企业也要有大局意识,共同为垦区的农技推广事业贡献力量。经费投放要向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方面倾斜: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包括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与交流等项目的投入,提高科研能力。二是提高推广人员的福利待遇。一方面,要鼓励农技推广人员提升技术职称,对取得职称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待遇;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以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因地制宜改善工作条件,适当提高相关人员的工资收入和福利保障。三是加大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和能力提升的投入,大力支持农技推广队伍的能力建设,组织更多的推广人员到各地培训机构参加优质课程培训学习、到先进单位参观考察或开展业务交流,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等。四是加大推广应用投入,不遗余力地开展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进一步提升广东农垦的农业生产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成德波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