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垦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时间:2017-07-03作者:文/陈 进 来源:《中国农垦》2017年第4期

    当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在全国蓬勃兴起,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农垦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排头兵,也必须认清形势,紧紧跟上这一时代发展潮流,推进农垦旅游产业特别是生态养生健康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此,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要提高认识,把发展农垦生态养生健康旅游产业放在突出位置

    (一)发展生态养生健康旅游产业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文件要求“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路线,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国家旅游局、农业部联合发文要求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把拓展现代农业功能作为推进农业和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实践和示范带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休闲度假、健康养老多元化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因此,农垦系统的干部职工必须切实提高认识,把发展生态养生健康旅游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这项工作。

    (二)部分垦区发展旅游业已有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样板。

    新疆兵团旅游构筑了“一心二圈两带多点”的新格局,形成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自驾旅游、低空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体系,逐步打造成中国屯垦旅游的集散中心。计划到“十三五”末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7616万人,收入329亿元,旅游业从业人数达31万人。

    大兴安岭农垦旅游异军突起,仅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系统化、规模化、组织化地开展起来。2016年组织了五次大型旅游团体活动,接待游客14523人。

    江西农垦利用100多个垦殖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将农垦绿色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庐山垦殖场依山傍水,垦出好风光。2016年接待游客30万人,年旅游收入接近600万元。彭泽县上十岭垦殖场,利用瓷茶古道、民俗村庄、亭台古树,建成了3A级景区,迎来大批游客。江西农垦正积极牵头筹备打造中国农垦旅游联盟,把全国农垦旅游推向一个新阶段。

    (三)发展生态养生健康旅游产业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也是发挥农垦养生资源优势的客观要求。

    国家《十三五旅游规划》要求,“引导社会资本发展非营利性乡村养老机构,完善养老旅游保险产品”。据中国人民大学养老研究院统计,到2016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31亿,占总人口的16.7%。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14-2050年,我国老年消费需求从4万亿元增加到106万亿元,占 GDP的分别从8.4%增加到33%,发展老年度假养老民宿旅游大有可为,银发经济已成为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养老养生旅游市场规模庞大,前景广阔。

    发展康养旅游已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实现基本人生目的需要。

    发展民宿旅游经济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窗口”,民政部等有关部门已和呼伦贝尔农垦达成协议,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旅游产业计划将健康旅游、养生养老、老年健康食品、体育文化、休闲度假、农场生产队民宿融合起来,形成大健康产业链,成为农垦的支柱产业。

    (四)农垦发展生态养生健康旅游产业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以安徽农垦为例。

    安徽农垦20个农场,大都具有绿色生态优势。其中,茶叶公司及其所属的白米山农场发展旅游已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茶叶公司敬亭山樱花谷建设旅游休闲观光园已有了一定基础,十字铺茶场5000亩茶园观光带已有了基本框架。敬亭山茶场借助地方政府扶持,打造“诗山花海”项目已有了一定条件;九连山茶场依托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的景观资源,开发“千亩桃园”森村旅游项目,打造以“森村人家”为主题,突出休闲、度假、采茶等特色旅游精品路线。到2020年,上述旅游板块产值可达5亿元。

    白米山农场地处皖东丘陵地区,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有林地10多万亩,是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生态次生林处女地。围绕老嘉山有柴王城、花果寺、仙人桥、仙人洞、六蝶泉、牛头湾、月牙湖、点将台等数十个景点,是明光市旅游开发的核心区。该场距滁州33公里,南京80公里,有多个高速公路出口,非常适合发展当今人们“融入自然,宿在景区”的民宿旅游,在对现有生产队和职工居住点进行改造升级后,即可形成一定的接待能力。

二、要下大功夫,切实做好农垦发展旅游产业的各项基础工作

    (一)要切实搞好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和策划工作。

    要聘请旅游专家帮助农垦搞好发展规划和推进旅游工作的策划。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就请中科院地理所专家帮助制订旅游产业的规划,把发展健康旅游产业作为主打产品;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就聘请北京九鼎旅游发展设计院帮助设计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路线,提出旅游发展的各种创意,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产品突出、生态良好,旅游示范景点车方雅布论山庄、欧肯河湿地、江湖人家、杜鹃小镇等。

    旅游规划应包括发展背景及优势分析、旅游的核心策略、规划理念、总体定位、规划目标、规划结构以及交通、设施、业态、服务等各个园区的专业规划等。规划还要全面分析农垦的旅游资源,包括农业、文化、山林等资源;分析农垦旅游的区域市场、休闲市场、度假养生市场、少年儿童修学市场、青年时尚体验市场以及农垦旅游潜在市场,以及从总体上包括出售农产品在内各项旅游收入的可行性分析等。

    (二)要大力搞好农垦旅游景区和产品的提升和宣传工作。

    要设计好农垦旅游的宣传名片和推介用语。如江西农垦提出的“赣垦旅游风景独好”,大兴安岭农垦提出的“绿水青山生态黑土地、田园乡愁农垦大兴安”,就突出了农垦的特色优势和产品卖点。

    要编印好农垦旅游景点图片、图册、宣传画、旅游路线图以及导游讲解用语,体现农垦体验农业、生态农业、健康养生产业的特点。

    要加强农垦旅游的宣传和推介。通过举办各种茶园、果园等农产品开采节,推介农垦特色旅游。要积极参加全省的各种旅游推介会、宣传农垦产品优势、讲好农垦故事。

    (三)要搞好农垦旅游的各项基础设施。

    要搞好交通旅游设施的配备,搞好民宿、宾馆、餐饮、农家乐等以及旅游厕所的配套建设。要加强对各旅游景点维护和管理。

    要建立自己的旅行社和导游队伍,以形成一定的接待能力。

    (四)要搞好人员培训,培育农垦旅游产业的各类市场经营主体。

    发展农垦旅游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农垦系统要加大旅游知识、旅游管理等培训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培训,着重提高认识。研究如何采取措施抓好旅游产业发展。也可以组织农场干部去省内乡村旅游点和外省垦区旅游景区考察学习,启发思路,增强发展旅游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是加强各类旅游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三是要加强旅游产业、农家乐、民宿等各类经营主体的培训,提高他们接待水平和能力,以及遵守各项旅游的政策法规等。要搞农场职工、合作社、农家小住、农垦旅游公司的培育和扶持,使他们成为农垦的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垦旅游的档次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要积极对接主管部门,争取支持和帮助

    一是要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示范企业和示范点。要积极向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申报,将农垦旅游企业、旅游景点纳入国家和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企业和示范点,纳入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建设示范。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把农垦旅游列入开发项目之中。如大兴安岭垦区与北京有关部门和有实力企业合作,开发中国·欧肯河湿地公园,甘河大桥和铁路桥景区建设;与亚洲汽车文化产业基地联合发展越野汽车旅游项目等。

    二是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如景区道路、交通设施、水利设施以及建设用地等统一规划和项目支持,景区旅游厕所建设补助等。要积极争取国家旅游项目建设的扶持,积极申报旅游景点和饭店的星级评定等。大兴安岭农垦积极与呼伦贝尔旅游局联系,将农垦两个招待所均评为三星级旅游宾馆,并获得了多个景区旅游厕所的建设经费。

    安徽省旅游系统的建设项目很多,2016年在建亿元项目就有1306个,全年完成投资额1680亿元。农垦旅游的停车场、自驾游营地、大型广告牌等建设项目均可以向省里提出申请。

    三是要将农垦旅游纳入国家和省的精品和特色旅游线路加以推介,有些景点可列为国家的各种教育基地。如把农垦旅游纳入省市的美食、生态、休闲、养生养老、民宿、亲子、自驾等旅游线路统一安排。要积极与各级旅游部门和旅行社搞好对接,把农垦景点纳入当地旅游线路统一安排,不断提升农垦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江西省红星垦殖场的王震公园、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博物馆分别被抚州市和周口市列入红色教育基地;江西彭泽上十岭垦殖场的攀岩项目被国家列入全国青省年野外活动营地,有力地提升了农垦旅游影响力和档次。

四、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共同推进农垦旅游产业的发展

    当前,农垦系统发展旅游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资源和基本条件,主要矛盾是开发不足,缺少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需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和建设。

    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重点产业的投资,是中央和国务院的一贯方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也积极推动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鼓励“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农垦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太平洋建设集团是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已转向健康旅游产业开发。安徽太平洋建设·天路集团曾多次到省内农垦企业考察调研,最近又提出与省农垦集团公司联合组建股份制生态养生旅游公司的意向。笔者认为,与太平洋建设·安徽天路集团联办旅游企业,至少有这样几条好处:

    一是有效地发挥农垦企业的资源优势。可以把农垦企业的资源变为资产,资产变为资本、股份,与太平洋建设共同组建公司,有利于开发农垦的旅游产业。

    二是有利于发挥太平洋建设资金投入优势、市场、经营和管理优势,能较快地形成旅游产业生产力,积极参与旅游市场的竞争。

    三是有利于创新农垦系统的体制机制,激发农垦企业经营活力。农垦引进太平洋建设这样的战略投资者,不仅可以解决农垦发展旅游业的资金不足,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市场经营机制,让旅游企业真正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解决目前农垦企业存在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办事拖拉、效率低,遇事层层请示,层层审批,贻误市场机遇等问题和毛病,创新企业经营体制和机制,提升经济效益。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壮大农垦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重大举措,也是发挥农垦资源优势,带动农产品销售、提升农垦的美誉度有效途径。农垦系统要依托发展现代农业优势,把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创业园、科技园、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以及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建设等与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起来,与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文化结合起来,打造有中国特色、文旅农一体化发展的农垦新型健康旅游产业,把农垦的青山绿水变为金山银山,把军垦文化、知青文化的农垦乡愁情结变为推动新时期农垦发展重要精神力量。

(作者系安徽省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会会长)

责任编辑:成德波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